-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观察技能
- 实验技能
- 收集、处理和发布信息的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小明利用稀硫酸与某金属的反应来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下表是四组5mL稀硫酸与0.1g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丝状金属的规格相同):
(1)该实验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除了天平、量筒、秒表之外还有________;
(2)小明是比较分析________来判断反应的速率;
(3)通过实验1和3,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
实验序号 | 1 | 2 | 3 | 4 |
金属 | 丝状 | 粉末状 | 丝状 | 丝状 |
稀硫酸质量分数 | 5% | 5% | 10% | 10% |
溶液温度/℃ | 20 | 20 | 20 | 35 |
金属消失的时间/s | 50 | 50 | 125 | 50 |
(1)该实验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除了天平、量筒、秒表之外还有________;
(2)小明是比较分析________来判断反应的速率;
(3)通过实验1和3,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
为了比较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某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2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上1号和2号,向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毫升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②向1号试管中滴入2滴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向2号试管中滴人2滴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
③观察2支试管内产生气泡的情况。
④2~3分钟后,将点燃的卫生香放入2支试管内液面的上方,发现2号试管的卫生棉燃烧得要旺。
查阅资料获知:每滴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中Fe3+微粒数大约是每滴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微粒数的26万倍,FeCl3溶液中起催化作用的是Fe3+。
(1)写出2号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该实验中过氧化氢分解快慢是转换为________来实现的。
(3)小明认为:上述实验中催化剂的种类和数量(微粒数)都不同,没有控制好变量,得出的结论不令人信服,小芳认为:过氧化氢酶的微粒数比Fe3+的微粒数少得多,再根据观察到实验现象,更能说明酶的催化效率高,你认同________(选填“小明”或“小芳”)的观点。
①取2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上1号和2号,向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毫升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②向1号试管中滴入2滴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向2号试管中滴人2滴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
③观察2支试管内产生气泡的情况。
④2~3分钟后,将点燃的卫生香放入2支试管内液面的上方,发现2号试管的卫生棉燃烧得要旺。
查阅资料获知:每滴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中Fe3+微粒数大约是每滴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微粒数的26万倍,FeCl3溶液中起催化作用的是Fe3+。
(1)写出2号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该实验中过氧化氢分解快慢是转换为________来实现的。
(3)小明认为:上述实验中催化剂的种类和数量(微粒数)都不同,没有控制好变量,得出的结论不令人信服,小芳认为:过氧化氢酶的微粒数比Fe3+的微粒数少得多,再根据观察到实验现象,更能说明酶的催化效率高,你认同________(选填“小明”或“小芳”)的观点。
实验室现有一瓶含少量水的碳酸氢铵样品,为测定其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B、C中所装药品均足量,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已知: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
NH3↑+H2O↑+CO2↑。

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Ⅰ.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
Ⅱ.关闭弹簧夹,给碳酸氢铵样品加热;
Ⅲ.当样品反应完全,......再停止加热,直到玻璃管冷却;
Ⅴ.实验完毕,测得装置B、C中药品的质量分别增加了m1,m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盛放的液体是_____。
(2)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步骤Ⅲ中,停止加热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
(4)该样品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用m1,m2的代数式表示)。


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Ⅰ.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
Ⅱ.关闭弹簧夹,给碳酸氢铵样品加热;
Ⅲ.当样品反应完全,......再停止加热,直到玻璃管冷却;
Ⅴ.实验完毕,测得装置B、C中药品的质量分别增加了m1,m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盛放的液体是_____。
(2)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步骤Ⅲ中,停止加热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
(4)该样品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用m1,m2的代数式表示)。
某些说英语的国家,在商业和日常生活中,除使用摄氏度温标外还沿用另一种温标——华氏温标。华氏温标的单位写作°F。细心的小川从天气预报中记录了在相同的温度时,两种不同的温标下的数值,整理如下表。
(1)请你将表中未填好的数值是________
(2)某日小明从伦敦起飞时温度为77°F,回到北京温度为22℃,两地温差为_______℃。
t(℃) | -5 | 0 | 5 | 10 | 15 | 20 | 25 |
T(°F) | 23 | 32 | 41 | 50 | 59 | | 77 |
(1)请你将表中未填好的数值是________
(2)某日小明从伦敦起飞时温度为77°F,回到北京温度为22℃,两地温差为_______℃。
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单个PM2.5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2.5μm=2.5μm×106m | B.2.5μm=2.5×10-5dm |
C.2.5μm=2.5×106cm | D.2.5μm=2.5×109m |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中仪器的读数是必不可少的。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温度计的温度为_________
(2)小球的直径是_________
(3)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

(1)温度计的温度为_________
(2)小球的直径是_________
(3)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
为了解甲酸的分解产物,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甲酸(HCOOH)的熔点为8.6℃,能分解生成两种物质。
(提出猜想)实验小组对甲酸的分解产物提出了猜想:
猜想1:H2和CO2;猜想2:CO和H2O。
(设计实验)20℃时,推测甲酸的状态,根据你的推测从图甲装置中选择_____(填字母)装置对甲酸进行加热。为加快分解速率,实验小组加入了催化剂,反应后将分解产物通入图乙装置进行实验。

(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到C处瓶内出现大量水珠,F处玻璃管中出现的现象为_____。
(交流拓展)资料表明,不同条件下,甲酸的分解产物不同,猜想1和猜想2均能成立。据此小新对甲酸的分解产物又提出新猜想:猜想3:H2O和CO2;猜想4:CO和H2。经讨论认为无需进行实验就能确定猜想3和猜想4都错误,理由是_____。
(查阅资料)甲酸(HCOOH)的熔点为8.6℃,能分解生成两种物质。
(提出猜想)实验小组对甲酸的分解产物提出了猜想:
猜想1:H2和CO2;猜想2:CO和H2O。
(设计实验)20℃时,推测甲酸的状态,根据你的推测从图甲装置中选择_____(填字母)装置对甲酸进行加热。为加快分解速率,实验小组加入了催化剂,反应后将分解产物通入图乙装置进行实验。

(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到C处瓶内出现大量水珠,F处玻璃管中出现的现象为_____。
(交流拓展)资料表明,不同条件下,甲酸的分解产物不同,猜想1和猜想2均能成立。据此小新对甲酸的分解产物又提出新猜想:猜想3:H2O和CO2;猜想4:CO和H2。经讨论认为无需进行实验就能确定猜想3和猜想4都错误,理由是_____。
小徐对“锌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
猜想1:可能与硫酸的质量分数有关;猜想2:可能与锌的形状有关。
他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和不同形状的锌进行了实验。

(1)表格中的a应为_____。
(2)用如图装置收集并测量氢气的体积,导管g应该与_____(选填“e”或“f”)相连。
(3)氢气的体积就是排出的水量,请举出使用类似方法的案例:_____。
(4)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的初步结论为_____。
猜想1:可能与硫酸的质量分数有关;猜想2:可能与锌的形状有关。
他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和不同形状的锌进行了实验。
实验编号 | 硫酸的质量分数(均取20mL) | 锌的形状(均取1g) | 氢气的体积mL(均收集3min) |
1 | 20% | 锌粒 | 31.7 |
2 | a | 锌片 | 50.9 |
3 | 30% | 锌粒 | 61.7 |
4 | 30% | 锌片 | 79.9 |

(1)表格中的a应为_____。
(2)用如图装置收集并测量氢气的体积,导管g应该与_____(选填“e”或“f”)相连。
(3)氢气的体积就是排出的水量,请举出使用类似方法的案例:_____。
(4)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的初步结论为_____。
小科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其它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中碳酸钙的含量,利用气密性良好的图甲装置进行实验:①称取石灰石样品6克,加入锥形瓶中,塞紧瓶塞,从左侧持续缓慢鼓入空气:②一段时间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注入足量的稀盐酸,开始计时;③待装置D总质量不再增加时停止鼓入空气。实验过程中测得装置D增加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

(1)根据图乙,运用化学方程式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下列情况中,会导致测得的碳酸钙质量分数偏大的是__________。
①去掉装置A,将空气直接鼓入装置B
②去掉装置C,将B与D装置直接相连
③当气泡停止产生时立即停止鼓入空气

(1)根据图乙,运用化学方程式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下列情况中,会导致测得的碳酸钙质量分数偏大的是__________。
①去掉装置A,将空气直接鼓入装置B
②去掉装置C,将B与D装置直接相连
③当气泡停止产生时立即停止鼓入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