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观察技能
- 实验技能
- 收集、处理和发布信息的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图所示,现用A,B两把不同规格的尺子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用____尺测量时准确度高。用_____尺测量时尺子放得不正确。根据图中所示,用B尺测得长度是______,最小刻度是______。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若干圈,总长度为_________厘米,铜丝的直径是_______毫米。

“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以下实验不属于该方法的是( )


A.图甲研究泥石流成因实验 |
B.图乙研究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实验 |
C.图丙研究地球板块碰撞实验 |
D.图丁研究分子有间隔实验 |
为了帮助家人用盐水选种,小天从实验室借来了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他进行了三次测量,以下是其中一次的测量过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调节。
(2)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记录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克。
(3)再将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接下来小天称得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25.6克,则小天在这次实验中测得盐水的密度为____克/厘米3。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调节。
(2)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记录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克。
(3)再将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接下来小天称得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25.6克,则小天在这次实验中测得盐水的密度为____克/厘米3。
甲乙丙三个容器里依次装有冷水、温水和热水,把左手伸入甲盆,右手伸入丙盆,过一会儿,同时拿出左右手并伸进乙盆,双手的感觉是( )
A.两手都感到温热 | B.左手感觉热、右手感觉冷 |
C.左手感觉冷、右手感觉热 | D.两手都感到温冷 |
有六位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本《自然科学》课本的长度,测得数据分别为26.02厘米、26.09厘米、26.10厘米、26.00厘米和26.08厘米、31.38厘米。其中只有明明同学最接近真实值,那他测量的结果是
A.26.02厘米 | B.26.09厘米 |
C.26.08厘米 | D.无法确定,因为真实值未知 |
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 )
A.测量仪器的最小刻度决定的 | B.测量仪器的量程决定的 |
C.测量者的估计能力决定的 | D.测量时所选用的单位决定的 |
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乙同学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后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你做此实验将选择哪种方法:_______(选填“甲”或“乙”)
(2)如果甲同学实验读数如右图所示,则这块碎石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厘米3。

(1)你做此实验将选择哪种方法:_______(选填“甲”或“乙”)
(2)如果甲同学实验读数如右图所示,则这块碎石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厘米3。
用体温计测得小科的体温为37.3℃,若没有把水银甩回玻璃泡就去测量小妍和小孙的体温,如果小妍和小孙的实际体温为37.1℃和38.4℃,那么两次测量结果应该是 ( )
A.37.1℃和37.3℃ | B.37.1℃和38.4℃ |
C.37.3℃和37.3℃ | D.37.3℃和3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