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作为燃料已进入千家万户。小聪在帮父母烧菜时想到:天然气燃烧的产物是什么呢?带着这一问题,小聪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探究:

探究一: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燃烧后的产物中可能有二氧化碳、水,同学们想利用甲图中的装置进行验证,请你帮助他们选择合理的装置并连接:燃烧后的混合气体应依次通过 装置。
探究二:甲烷燃烧会不会因氧气不足而生成一氧化碳呢?
同学们提出可用乙图装置加以检验,那么气体通入该装置之前应怎样处理?他们讨论后一致认为:
先把燃烧后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甲图中的A、B、C装置,然后再通入乙图装置。如果看到 现象则表明燃烧产物中有一氧化碳。注意事项:混合气体通过乙装置进行实验时,应先通气体、再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 。小聪认为上述方案还存在缺陷,请你指出来:    
当前题号:1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下列所示都是错误的实验操作,关于产生的不良后果的描述中哪项不正确?( )
A.标签被腐蚀B.试管破裂
C.吹不灭酒精灯D.读数偏大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日常生活中,切开的苹果很快就会“生锈”。小亮查到了相关资料:当苹果被切开时,空气中的氧气就会与苹果中的一些物质发生反应,使之变成褐色。苹果“生锈”以后,所含的维生素C质量会减少,营养价值会降低。小亮对此展开了探究:
猜想:(1)苹果“生锈”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有关。
(2)“生锈”的快慢还可能与温度有关。
实验:
 
实验操作(观察30分钟)
实验结果

将一小块苹果浸入装满蒸馏水(已除去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果肉表面不变色。

将一小块苹果放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果肉表面    
 

将一小块苹果放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再浸入热水里,观察现象。
果肉表面很快变色,且颜色很深。
 
(1)由________两组实验可以验证苹果“生锈”是否与空气中的氧气有关。
(2)实验结论之一:苹果“生锈”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变色越快。请你补充乙组的实验结果:果肉表面________。
(3)为了防止切开后的苹果“生锈”,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分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B.称量氢氧化的固体
C.测定溶液的D.处进气收集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小吴实验时能达到他想要达到的实验目的的是()
A.用甲图鉴别两种化肥
B.用乙图检验的存在
C.用丙图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
D.用丁图稀释浓硫酸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以下不属于该研究方法的是( )
A.核裂变的链式反应
B.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C.甲烷气体燃烧
D.地球形状的研究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某学生用三角尺测同一个木块长度是,记录下五组数据:①6.78cm,②6.74cm,③6.76cm,④6.93cm,⑤6.75cm.其中有一次测量值明显是错的,它是______,该木块的长度是__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对需测量的科学量进行估计,是应具有的基本技能之一。凭你的生活经验,下列估计不正确的是()
A.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为50克
B.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为20米3
C.一瓶矿泉水的体积约为0.5升
D.萧山区去年夏天的最高气温接近40 ℃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科学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请将下列选项填在相应的实验操作后。

A 防止药品污染 B 防止仪器破裂 C 减小实验误差 D 防止液体溅出
(1)给玻璃仪器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其目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使用过的滴管,经清洗后才能吸取其它液体,其目的是________。
(3)蒸发液体时,用玻璃棒不停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