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39°N附近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坡度B.温度C.水分D.光照
【小题3】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
A.丁地区植被改善B.乙地区沙化
C.甲地区植被退化D.丙地区荒漠化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黄河部分河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以荒漠化为主,乙以水土流失为主B.都以水土流失为主
C.甲以水土流失为主,乙以荒漠化为主D.都以荒漠化为主
【小题2】土壤盐碱化是图示平原地区发展种植业的障碍,其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地势低平,排水不畅B.春季气温升高快,蒸发旺盛
C.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D.过度放牧,水土流失严重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⑤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充足B.水源充足
C.降水丰富D.光照充足
【小题3】【小题4】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措施可行的是
A.①②③④全部种树B.①②种草、③种树
C.①种树、②③种草D.①种树、②③④种草
【小题5】【小题6】该区域在荒漠化之前,盛产优质向日葵的自然条件是
A.光照强B.气温年较差大C.土壤肥沃D.地形平坦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某地区略图,回答下列单选题。

【小题1】该地区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气候B.军事
C.地形D.水源
【小题2】该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生态问题是
①坡地开荒导致水蚀严重    ②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 
③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 ④农业结构调整导致酸雨增加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小题3】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最有利的自然区位条件是
A.光照B.水源
C.地形D.土壤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内蒙古通辽市素有“内蒙古粮仓”“黄牛之乡”美誉,近年来不断加快肉牛养殖产业,通过制定科尔沁肉牛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标准化肉牛产业示范基地。2017年通辽市开启企业与农户“互联网+肉牛”时代,采用肉牛标准化养殖,打造牧业现代化。肉牛养殖标准化,是指在肉牛养殖的各个环节按照制定的标准进行操作实施,包括牛舍建设、肉牛管理、饲料管理、防疫管理等,其目的就是实现优良的产品质量、更高的产品附加值和更好的肉牛饲养效益。

(1)指出通辽市发展肉牛养殖的区位优势。
(2)说明通辽市开启企业与农户“互联网+肉牛”时代对当地养牛业的意义。
(3)提出扩大肉牛业养殖的同时,治理当地沙漠化的措施。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⑤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丰富B.热量充足
C.光照充足D.水源充足
【小题2】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措施可行的是(   )
A.①种树、②③④种草B.①②③④全部种树
C.③种树、①②种草D.①种树、②③种草
【小题3】该区域在荒漠化之前,盛产优质向日葵的自然条件是(   )
A.土壤肥沃B.地形平坦C.光照强D.气温年较差大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酒金盆地绿洲年降水量85.3mm,年蒸发量2148.3mm,是全国最大的玉米、花卉、蔬菜和瓜果的制种基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近二十年来酒金盆地绿洲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变暖,冰川融水增加B.区位优势明显,制种基地扩大
C.季风增强,区域降水增多D.植被覆盖增加,蒸发明显减弱
【小题2】与金塔绿洲形状具有明显相关性的是
A.河流流程B.交通线路
C.人口数量D.地貌形态
【小题3】有研究人员对该地区绿洲快速扩张提出了担忧,其担忧的是绿洲化过快会
A.危及生物多样性B.降低昼夜温差
C.导致水资源超采D.加速土壤退化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起研究小组,沿图甲所示A、B、C、D四地进行生态调查,图乙是他们调查某地后所作的一水井周边景观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乙所示生态特征最可能是下列哪种人类活动引起的
A.滥采矿产B.过度农垦C.过度樵采D.过度放牧
【小题2】若B地要发展种植业,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应注重发展
A.绿洲农业B.河谷农业C.节水农业D.高效农业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如果在腾格里沙漠进行生态建设,有a:种草,b:植树造林,c:自然恢复三种措施。请你选择合理措施,并说明理由。
(2)黄土土质疏松,易发生水土流失。指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的不利影响。
(3)为什么说“一旦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减少,对本来就危机四伏的河西走廊生态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世纪50年代,苏联在西西伯利亚平原及哈萨克丘陵北部地区组织大规模的垦荒(如图)。这一地区属于草原带向半荒漠带过渡的干草原带,气候干旱,降水量和降水变率大,干旱年份出现的频率很高。这一地区地势较平坦,没有任何天然屏障阻挡来自极地和西伯利亚寒风的侵袭,冬春两季常有6~8级大风。冬季的强风常常将农田的积雪全部吹掉,春末夏初常形成大范围的沙尘暴。
在垦荒初期,人们没有充分考虑到垦荒区的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特点,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而是采用快速联片的“剃光头”式开荒及不恰当的耕作方法,如使用有壁犁深翻土地,将作物残茬埋入土中等,结果导致生态平衡失调,土壤风蚀以及由此引发的黑风暴一度十分严重。
(1)根据图文材料,说明苏联垦荒区土壤风蚀的潜在自然背景。并说明人们的生产活动怎样加剧了这个过程。
(2)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苏联在总结大规模垦荒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综合防护措施。仔细分析这些措施,你认为该地区防治荒漠化(土壤风蚀)的主要方向是什么?

苏联垦荒区位置示意
●大面积推广土壤保护耕作制度 主要措施有收获后田间留残茬、采用土壤保护耕作机械(如无壁犁)、推广带状种植等。这一套措施的主要特点是不深翻土地。因为深翻后,在以沙质和沙壤质土壤占优势的干草原地带,表土变得干燥松散,导致风蚀加剧。其他措施主要是为了减小风的侵蚀力量和增加土壤水分。
●推广农作物的休闲轮作制 休闲轮作是农田在一定时间内不种作物,借以休养地力的一项措施。它不仅能保持土壤水分,而且能够增加土壤肥力,消除杂草和防治病虫害。
●营造农田防护林带 在垦荒地区营造农田防护林带,可降低风速,增加空气湿度,缓解春季土壤缺水状况,改善农田小气候,从而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
●保留残茬,积雪保墒 事实证明,保留作物残茬和积雪保墒措施相结合,有利于增加冬季积雪的厚度和春季播种前的土壤含水量。
(3)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苏联垦荒区防治荒漠化的对策与措施可以被我国的哪些地区借鉴?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