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为我国主要盐碱地占耕地面积比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A、B两地盐碱地比重大,其主要原因是
A. 过度开采地下水    B. 化肥使用量大
C. 过度放牧    D. 灌溉措施不当
【小题2】针对A、B两地土地盐碱化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A. 提高地下水水位    B. 大力发展牧业
C. 增施化肥,改良土壤    D. 建立排灌系统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2011年3月公布的“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农业七大主产区图。农业发展过程中,“七大主产区”存在问题及其主要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
A.河套灌区:土地盐碱化——植被破坏
B.长江流域:水旱灾害——季风气候
C.东北平原:土地沙漠化——过度农垦
D.甘肃新疆:耕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面“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湖泊的最大水量一般出现在   (  )
A.冬季B.秋季C.春季D.夏季
【小题2】现在发现图中绿洲退化现象严重,对这一现象的原因推测中,最不可能成立的是 (  )
A.人口增长迅速B.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
C.水源污染严重且难治理D.为争取区域内粮食自给,发展粮食生产
【小题3】与华北平原相比,图中绿洲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
A.太阳辐射强B.热量充足C.水资源丰富D.土壤肥沃
【小题4】图中a、b、c、d四个聚落,最容易形成城镇的是 (  )
A.aB.bC.cD.d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农牧交错带是指以草地和农田大面积交错分布的生态系统,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该农牧交借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地形D.交通
【小题2】如果该农牧交错带受到破坏,可能造成的生态问题主要是
①水土流失   ②土地荒漠化   ③土地盐碱化   ④土壤酸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海南岛西部沿海盛行东北风,全年风季漫长。年降水量达1000mm左右,但干燥度(一定时段内可能蒸发量与同期降水量的比值)较高。注入沿海的河流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附近海域大陆架平缓且多上升流,曾经广布的植被下埋藏了大量地质时期形成的古风成沙。自历史时期海岛西部逐渐形成了狭长的沙漠化地区,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区以人工栽种单一的木麻黄为防治沙漠化的主要手段,该树种喜光热,耐干旱、贫瘠,抗风力强,生长快,30~50年即衰老,但近年来防护林因经济开发频遭人为破坏。下左图示意海南岛西部沙漠地区。

材料二:上右图为我国新疆白杏树集中分布位置和范围图。杏树耐旱、抗寒、喜光、不喜空气湿度过高,最适宜分布于暖温带地区。2014年初,新疆组织专家制定了《新疆杏产业组织规划》,提出“努力将新疆杏产业做成世界最大杏产业基地”的目标。到2016、年,新疆的杏树栽培面积已达300余万亩,居我国各省(区)首位。新疆杏品种多,果实品质优异,其加工制成品大量销往中亚、欧洲等国际市场。
(1)左图中海南岛西部沙漠化地区沙物质的主要有哪些?     
(2)近年来,是否继续采用传统的栽种单一木麻黄的治沙方式引发了海南当地广泛的讨论,请从支持者的角度说明理由。
(3)描述新疆杏树分布的特点    
(4)与陕西关中地区相比,评价南疆杏树生长区的自然区位条件。
(3) “—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新疆白杏产业发展有哪些重大意义?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2012年中国粮食供需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高缺粮地区主要分布于________,缺粮的主要原因为________。
(2)甲、乙两地同为高余粮地区,试比较两地农业地域的差异。
(3)丙地区虽为高余粮地区,但在农业生产中容易导致________的生态环境问题。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亚是世界上重要的产棉区之一,其中乌兹别克斯坦每年出口棉花70万吨。
材料二 中亚棉花分布图(图甲)
材料三 中国某跨国集团计划在中亚建设棉纺工厂。其规划如图乙。

材料四 图丙为新疆水系图。20世纪50年代,艾比湖水域面积曾达1 250平方千米。到了70年代,由于周边土地开发和工农业用水,湖区开始萎缩,只有600平方千米。2006年后,当地进入干旱期,上游河流断流,导致艾比湖水域面积迅速减小,只有483平方千米。
(1)简述中亚发展棉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
(2)利用图乙中棉花生产示意图,说明棉花种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
(3)本区生产的食用油和棉纺织产品将远销欧洲和俄罗斯。分析销往欧洲和俄罗斯的理由。
(4)分析艾比湖迅速萎缩带来的最主要的生态问题及防治措施。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水分B.光照C.坡度D.温度
【小题3】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
A.甲地区植被退化B.丙地区荒漠化
C.乙地区荒漠化D.丁地区植被改善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重庆某大学的“沙变土”技术,是在沙子中掺入植物纤维黏合剂和水,搅拌后让沙子具有类似土壤的功能。该项技术已在乌兰布和沙漠东部推广运用,3000亩试验地农作物长势喜人。

下图为该试验地位置示意图。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土壤比较,沙地缺少的功能主要是
A.固定根系B.保水保肥C.保热保气D.团粒结构
【小题2】最适合推广该技术来发展农业生产的沙漠化地区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3】植物根系在“沙变土”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的首要作用是
A.稳定沙丘B.减弱蒸发C.提供有机质D.滋生微生物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某农业活动经营模式图,箭头表示“流向”,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农业模式主要分布在(  )
A.西南地区B.东南丘陵C.珠三角D.我国西北地区
【小题2】从事该农业活动最容易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壤盐碱化B.环境污染C.土地荒漠化D.气候变暖
【小题3】要实现该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
A.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种植业B.发展生态农业,实施集约化养殖
C.增加牲畜数量,增大饲养面积D.农林牧副渔相结合,大力发展水产养殖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