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荒漠化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湿地及其功能
- 洞庭湖区湿地的保护
- 三江平原湿地开发与保护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材料一: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之国”、“风车之国”,围海造田的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七分之一。近年来荷兰实施一项“退耕还海”工程,位于其南部西斯海尔德水道两岸的部分堤坝被推倒,使得填海造陆得来的土地被海水淹没。
材料二:下左图为“西欧地区略图”,下右图为“荷兰沿海地区示意图”。

(1)挪威沿海海岸类型为 ,其特点有 。
(2)北海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气产地。简述北海油气田开采的条件。
(3)若图14中P处发生原油泄漏,其扩散的方向是 ,原因是受 影响。造成直接危害的产业部门是 。
(4)简析荷兰沿海地区围海造田有利的自然条件。
(5)简述荷兰实施“退耕还海”项目的生态意义。
呼伦湖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是内蒙古和东北地区第一大湖。R河段曾与海拉尔河(额尔古纳河上游)相通,是湖水唯一外泄到黑龙江的通道。R河段河道浅 平,河水有时北流,有时南流。1958年当地在R河筑坝建闸,呼伦湖成为内陆 湖,之后湖区生态环境恶化。 1971年开通a人工河;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呼伦湖不断萎缩;2006年起,修建人工河b,到2014年湖区面积恢复到2002年的水平。如图示意呼伦湖位置及其周边水系。

(1)指出呼伦湖湖水的主要补给。
(2)分析R河段筑坝建闸前流向变化的自然原因。
(3)说明R河筑坝建闸后呼伦湖湖水盐度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4)说明修建a、b人工河对遏制呼伦湖生态恶化的作用。

【小题1】生态浮岛(下图)具有综合的环境效益,其设计的初衷主要是为了
A.净化水质 | B.美化环境 |
C.改善局部小气候 | D.打造生物生存环境 |
①难以进行机械化操作 ②生态环境效益不明显
③容易受恶劣天气影响 ④较多水生植物难越冬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红碱淖,位于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过渡地带、毛乌素沙漠与鄂尔多斯盆地交汇处,是 中国最大的沙漠湖泊。红碱淖是当地主要渔场,湖水也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煤炭开发提 供水源。近年来,红碱淖面积不断“缩水”,水位不断下降,长此以往,红碱淖也很有可能成为“第二个消失的罗布泊”。下图为红碱淖的地理位置及其周边人类活动分布图。
(2)说明红碱淖面积不断“缩水”产生的影响。
(3)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是我国重要的重化工基地,试说明其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的措施。

【小题1】P为三江平原,其沼泽面积广的原因是
①东北地区寒冷的气候和冻土的发育,使土壤中的水分不易排干
②夏季降水较少,洼地积水
③地势低平,夏季雨水较多,水洼连串
④荒地多,人为影响小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A.引入灌溉水源 | B.增加土壤肥力 |
C.平整土地 | D.排水 |
A.粮食大量过剩 | B.保护湿地,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
C.劳动力缺乏 | D.转向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的开发 |
【小题1】海洋环境与陆地环境相比,其复杂特殊主要表现在( )
A.海洋空间范围广 |
B.海洋环境恶劣 |
C.人类对海洋了解很少 |
D.海洋能源密度低,开发利用技术要求高、难度大 |
A.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肾” |
B.沿海滩涂属于海洋生态系统 |
C.三江平原是我国主要森林分布区之一 |
D.海洋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浮游植物 |

(1)说明①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指出②海域的海底地形名称,并简析其成因。
(3)请为图示岛屿森林资源可持续开发提出合理化建议
(4)分析图中沼泽的形成原因。
帕图斯湖为一潟湖(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是巴西第一大湖泊,与大西洋仅隔一北宽南窄的沙坝,湖泊南端奥格兰德有宽约1.6千米的水道连通大西洋,湖水最大深度仅5米,湖泊内渔产丰富,类型多样。注入帕图斯湖的雅库伊河为巴西货运量最大水系之一,流域内和湖区西岸为发达的农牧区。

(1)海岸潟湖是陆上河流与海水共同作用的产物,分析狭长帕图斯湖的形成过程。
(2)分析帕图斯湖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3)帕图斯湖泥沙淤积严重,影响了航运的发展,请说出解决措施。
黑颈鹤是大型涉禽,栖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沼泽地、湖泊及河滩地带,是世界上唯一一种生长、繁衍在高原的鹤,主要以植物叶、根茎、玉米、砂砾为食。下图中的草海(湖泊)是黑颈鹤主要的繁殖栖息地,但近年来草海面积不断萎缩。

分析草海适宜黑颈鹤栖息繁殖的有利条件及当地保护草海应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