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全区大部处在干早、半干旱区,是我国历史上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当前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的重点区域。全国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内蒙古荒漠化土地面积9.14亿亩、沙化土地面积6.12亿亩,与第四次监测相比,全区荒漠化土地减少625万亩、沙化土地减少515万亩,减少面积均居全国首位。下图示意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区的分布。


(1)描述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荒漠化空间分布特征。
(2)简述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荒漠化带来的危害。
(3)说出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严重区治理的措施。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河南黄泛平原风沙区主要集中于黄河故道周边地带。该风沙区经过多年综合治理,已从“春种一壶籽,秋收一瓢粮”变成了如今“沙地河道花果飘香,平川农田粮丰林茂。”

材料二 河南信阳地势南高北低,西部和南部为桐柏山、大别山;中部是丘陵岗地,此区梯田层层,河渠纵横,塘堰密布,水田如网;北部是平原和洼地。信阳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少数积雪特别深厚的区域之一,最大积雪达45厘米,降雪日数在20天以上。“信阳毛尖”(茶叶)享誉中国,茶树生长喜酸怕碱,喜阴怕晒,喜暖怕寒,喜湿怕涝。

材料三 下图分别为河南省黄泛平原风沙区分布图、 A地和信阳市的气候资料统计图。

(1)根据材料三,描述河南省地形特征。
(2)分析信阳积雪日数多的原因。
(3)说明黄泛平原的气候特征与该地风沙区面积广的关联性。
(4)试从地理角度解释黄泛平原风沙区形成了“林木繁茂—灾害减少—粮食丰产—环境优美”良性循环的原因。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中央气象台2017年5月5日6时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下图为运用3S技术生成的“5月5日8时至6日8时全国沙尘落区预报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本次沙尘暴的沙源主要为
A.甲、乙B.乙、丙C.甲、丙D.乙、丁
【小题2】扬尘、沙尘暴天气造成的影响主要有
A.传播流感病毒,诱发呼吸道疾病B.大风吹散污染物,改善大气污染
C.加重大气的酸性,腐蚀文物古迹D.影响大气能见度,引发交通事故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目前,频发的沙尘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读中国沙尘天气日分布图,完成各题。

(1)根据图中所示,大致归纳出我国沙尘天气的分布规律。
(2)根据灾害的类型划分,沙尘暴属于 灾害,与沙尘暴相关的自然灾害是
(3)根据你的生活体验,简要描述一下沙尘暴。
(4)如果当地出现了沙尘暴,你该提醒家人要注意什么?
(5)与广东省相比较,沙尘暴对山东省的影响 (大,小)。为什么?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年平均降水量由东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减少到200、50毫米以下。长期的干旱,使这里形成的独特的自然景观。其要素如图所示:

(1)按相关关系将下列字母填在框图相应的位置上。
A、干旱 B、降水稀少
(2)简析本地区以草原、荒漠景观为主的原因。
(3)指出荒漠化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4)试提出我国西北地区防治荒漠化的可行性措施。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有
A.地质灾害频次增多,土壤盐渍化加剧B.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植被荒芜
C.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D.臭氧层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表示撒哈拉沙漠附近牧区的荒漠化过程,图中序号代表土地退化、水分减少、过度开发。随着旅游业发展,该牧区部分牧民转而从事旅游相关的产业。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表示该地区荒漠化过程的自然背景,其含义是
A.气候干旱B.土地贫瘠C.植被稀疏D.地表崎岖
【小题2】图中序号按土地退化]水分减少、过度开发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①②
【小题3】图示箭头乙的含义是
①人口数量增加  ②草地面积减少  ③载畜能力下降  ④放牧规模扩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4】该牧区旅游业发展的生态意义表现为
A.污染减少,环境质量改善B.牧场压力减轻,草原质量改善
C.就业增加,牧民收入提高D.交通条件改善,经济发展加快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某次沙尘暴相关信息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这次沙尘暴运动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A.伊犁河流向B.冰川消退方向
C.西南风向D.太阳转动方向
【小题2】防止沙漠扩张的最有效措施是
A.减少路网密度B.恢复自然植被
C.放缓产业西移D.加快西气东输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敖汉旗地理环境示意图。

材料二图2为敖汉旗2004-2013产业结构变化曲线。

材料三沙棘是敖汉旗的主栽树种之一,根系发达耐旱耐贫瘠。当地有众多沙棘加工企业,主要产品为沙棘籽油、沙棘茶、沙棘果汁等。
(1) 说明敖汉旗生态问题的区域差异。
(2) 从区域可持续发展角度,评价敖汉旗大力种植沙棘的综合效益。
(3) 分析敖汉旗的产业结构及变化特征,并判断敖汉旗目前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红色荒漠”是指在我国南方湿润红土地区的土地荒漠化。这些地区地形以丘陵及山区为主,由于高强度的经济活动和滥用资源(主要是砍伐森林),植被覆盖率在30%以下,加之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易形成水土流失,土地生产力下降,土地资源丧失,导致红壤裸露,形成“红色荒漠”。
材料2:“红色荒漠”形成结构示意图。

(1)完成“红色荒漠”结构示意图 图中字母分别表示水土流失、人口增加、滥伐森林、高温多雨等条件,请写出各个字母所代表的含义。
A____ B____  C____D____   
(2)南方地区“红色荒漠”主要发生在江南地区,该地区的地形主要____,红色荒漠造成的不利影响____ 、____。
(3)简要说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土地荒漠化防治的不同的措施。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