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选)下图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
A.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
B.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
C.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D.营造防护林,保护农田
当前题号:1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
河套平原土壤肥沃,是内蒙古主要农业区,素有“塞外江南”的美称。图为河套平原区域图。读图回答题。

河套平原大面积种植水稻可能会引起(   )
A.土壤次生盐碱化B.下游水资源短缺
C.凌汛危害的加剧D.水土流失面积扩大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草是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发达,入土深,宜旱作,耐盐碱,喜阳怕涝,生命力很强。栽培甘草应选择地下水位1.5m以下,排水条件良好,土层厚度大于2m,内无板结层,灌溉便利的沙质土壤较好。
据《诗经》记载,在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库布齐草原上就出现了朔方古城。当时,这里森林茂密、水草丰美、绿茵冉冉、牛羊成群。而现今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六大沙漠,总面积约1.86万km2。25年间,亿利资源集团通过“市场化、产业化、公益化”的治沙模式,授资30多元用于生态建设,投资300多亿元发展产业,绿化库布齐沙漠的5000多km2,控制荒漠化面积10 000多km2,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还种植甘草209万亩,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下图为库布齐沙漠位置图。

(1)试指出库布齐地区由原来的森林、草原转变为沙漠的主要原因。
(2)分析库布齐沙漠种植甘草的优势自然条件。
(3)列举库布齐沙漠治理可采取的合理措施。
(4)分析亿利资源集团在库布齐地区采用的治沙模式的好处。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古“丝绸之路”重要通道沙雅县(如下图),地域辽阔,面积约3.2万平方千米。塔里木河自西向东在沙雅县中部偏北横贯全县,将本县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渭干河冲积扇平原和塔里木河河谷平原,是沙雅县农业及人口聚居的地方,约占总面积的19.6%;南部为沙漠,约占总面积的80.4%。沙雅县境内塔里木河两岸保存有最完好的、世界最大的“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烂”的沙漠英雄树——胡杨林,如今正面临面积锐减、碎片化趋势严重和质量下降等问题(见下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表 1989~2009年沙雅县胡杨林面积变化

(1)指出导致1989~2009年沙雅县胡杨林面积减小、碎片化严重及质量下降的原因。
(2)分析沙雅县分布并保存有最完好的、世界最大的胡杨林的原因。
(3)你是否赞同该县实施退耕扩林,解决日益凸显的荒漠化问题?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不断向南扩展,吞没了大片的农田和草原,造成这一恶果的主要原因是(  )
A.滥垦草原,过度放牧B.气候异常,连年干旱
C.副热带高压南移,降水稀少D.内战频繁,破坏森林和草原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沙漠小米是来自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的新型节水型小米,沙漠小米耗水量只有当地作物玉米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沙漠小米主要通过网络进行销售。

(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工程甲是____________,导致图中①地夏季多暴雨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____。
(2)阿拉善地区容易出现的主要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该地地处内陆,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频繁,光照时间长,蒸发量远超过降水量,易引「起风蚀。
(3)②山是我国____________(自然区)中南方与北方的地理分界线,该山以南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
(4)简述沙漠小米种植业给当地带来的生态效益。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 制种是指生产已经培育成功的作物品种。目前,甘肃省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下图为河西走廊地区水系及主要城市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我国为西气东输路线图。

(1)评价甘肃省成为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的气候条件。
(2)分析甘肃省大力发展玉米制种可能对当地和下游地区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
(3)近几年巴丹吉林沙漠面积扩大,为实现我国土地荒漠化防治目标,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4)西气东送工程的天然气管道经过河西走廊,阐述管道运输优点。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题文)阅读我国重要甜菜产区(左图)及其气候资料图(右图)。回答问题。

(1)分析该区域有利于甜菜生长的自然条件。
(2)指出该区域过度扩大甜菜种植面积可能引发的问题。
(3)总排干工程是河套灌区排水沟的主体工程,说出其发挥的作用。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中①、②、③、④为四个不同的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地点最有可能位于农牧交错地带的是(    )
A.④B.②C.③D.①
【小题2】下列对于①、②、③、④四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属于半干旱地区,风沙危害严重,应大力植树种草,恢复植被
B.②地区多洪涝灾害,应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C.③地可能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春小麦分布普遍
D.④地区农作物多为一年两熟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生态足迹是指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一个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时,就会出现生态赤字,其大小等于生态承载力减去生态足迹的差数。生态赤字表明该地区的人类活动负荷超过了其生态容量。下图为我国夏季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之一的湟水流域位置示意图及湟水流域2000~2005年人均生态赤字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湟水谷地成为夏季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突出优势条件是(  )
A.海拔较低,热量充足B.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C.气温较低,病虫害少D.农业技术水平高
【小题2】据图推断,湟水流域各类人均生态赤字变化趋势是(  )
A.人均草地生态赤字扩大B.人均林地生态赤字扩大
C.人均水地生态赤字减小D.人均耕地生态赤字先减小后扩大
【小题3】湟水流域各类人均生态赤字变化的原因是(  )
A.草地——过度放牧及病、虫、鼠害B.林地——过度樵采、过度农垦
C.耕地——不合理利用水资源D.水地——退耕还湖,降水增加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