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史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 新中国的成立及其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 祖国统一大业
-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经济史
- 文化史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探索历史的奥秘
-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 古代史(学科网)
- 高考热点专题
1999年,澳门的GDP是59亿美元,2018年达到545亿美元,几乎增长了10倍。澳门GDP的增长主要得益于
A.“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 B.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
C.澳门产业结构的合理 | D.改革开放的正确决策 |
“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A.“一国两制”的提出 | B.“九二共识”的确定 |
C.帝国主义势力的削弱 | D.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绵亘不断。商周时期,文告、法典等文书档案记载于兽骨、青铜器和简牍上。西周时,许多重要档案均“书之玉版,藏之金置,置之宗庙”以求得神灵和祖先庇佑,以后历代藏书之制莫不仿于此。东周时期,又出现了丝帛和石刻档案。《汉书》载:“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随着“蔡侯纸"问世,档索进一步发展。两宋时,律法规定档案要按期连级上送;《大明律》则规定,“凡弃毁制书及各衡门印信者斩,若弃毁官文书者,杖一百"。中国历代档案典籍异常丰富,除史官修史可参阅库内档案外,其他官员学士罕有窥其美富者。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中国档案事业发展的新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78年以来中国档案事业发展的启示。
材料一 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绵亘不断。商周时期,文告、法典等文书档案记载于兽骨、青铜器和简牍上。西周时,许多重要档案均“书之玉版,藏之金置,置之宗庙”以求得神灵和祖先庇佑,以后历代藏书之制莫不仿于此。东周时期,又出现了丝帛和石刻档案。《汉书》载:“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随着“蔡侯纸"问世,档索进一步发展。两宋时,律法规定档案要按期连级上送;《大明律》则规定,“凡弃毁制书及各衡门印信者斩,若弃毁官文书者,杖一百"。中国历代档案典籍异常丰富,除史官修史可参阅库内档案外,其他官员学士罕有窥其美富者。
——据潘晓红《中国古代档案发展历史剖析》等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社会变迁,企业中的經济仲裁文件、公证文件等均被作为文书档案收藏。1907年,清延创办了刊布谕旨、类折等文书档案的《政治官报》;北洋政府时期则规定,各单位均可利用档案,外国使馆人员亦可。在近代,档案违法行为的处理包括申诫、记过和撤职等。当时有学者指出,档案学即用科学方法处理档案的学问,在欧洲也是近百年来发达的事。——据刘遍红《中国近代档案法规发展演变动因》等
材料三 1978年以来,温湿度和防火防盗电子监控、防霉杀虫、机械化修被等技术和设备在档案事业中已普遍应用。随着社会发展,档案工作已实现了主要为历史研究服务的转向。1982年和1995年,我国先后创办了世界上唯一的***国.——杨冬权《发展、提高、创新一新中国档案事业60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档案发展的思想文化条件。(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中国档案事业发展的新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78年以来中国档案事业发展的启示。
1979年,(中国)“选举法”修订,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这表明
A.我国的民主进程开始于1979年 |
B.农村取得了与城市平等的发展权利 |
C.代表名额由偏向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 |
D.代表名额由偏向农村转变为城乡平等 |
据统计,从1993年到1998年3月,仅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审议法律及有关法律的决定有129件,通过法律85件,通过有关决定33件。国务院和全国各地还制定了大量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规章。这些举措
A.加强了“依法治国”的基础 | B.旨在完善立法工作 |
C.主要是为了开展普法教育 | D.树立了法律的权威 |
《义勇军进行曲》在1982年被正式确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国歌中有这样的歌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这就肯定了长城
A.作为中华民族肝胆与骨气象征的人文价值 | B.是凝聚农牧民族的历史丰碑 |
C.是开放交流、开拓进取的象征 | D.是勤奋智慧的象征 |
1954年宪法规定:在***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步消灭剥削和贫困把自己的国家建设成为繁荣昌盛的公有制的社会。这反映出1954年宪法的新特点是( )
A.社会主义原则 | B.人民民主原则 |
C.广泛的民主性 | D.弘扬爱国精神 |
1975年蒋介石去世时,新华社发了一条消息,标题叫《蒋介石死了》;1988年蒋经国去世时,《人民日报》刊登《蒋经国昨天病逝》的消息;2003年宋美龄去世,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亲自发唁电致哀。大陆对三人的态度表明( )
A.“一国两制”的提出与影响 | B.国家政治形势变化与需要 |
C.三人对中国社会影响的差异 | D.两岸意识形态的分歧消失 |
“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行使香港、澳门主权,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而制定的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构想。其获人大通过正式成为国家法律制度是在
A.1980年,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 |
B.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 |
C.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 |
D.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