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各题。

赠弹筝人

(唐)温庭筠

天宝年中事玉皇,曾将新曲教宁王。

钿蝉金凤皆零落,一曲《伊州》泪万行。

赠弹筝者

(元)萨都剌

银甲弹冰五十弦,海门风急雁行偏。

故人情怨知多少,扬子江头月满船。

【小题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温诗中弹筝人曾出入宫廷,侍奉君王,还曾教导过宁王音乐,表现出她昔日的辉煌。
B.“钿蝉”“金凤”是精美的首饰,但弹筝人丢弃了这些首饰,体现了她的朴素、大方。
C.温诗末句中的“泪”,既是为个人身世坎坷而流,也是为时代变迁、社会动荡而流。
D.虽然两首诗题材相近,但温诗侧重写弹筝人的身世,萨诗侧重表现音乐的感染力。
【小题2】请简要分析萨都剌《赠弹筝者》最后两句的妙处。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客 至

杜 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小题1】高中学过杜甫两首诗的篇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寓情于景,透出诗人在闲逸的江村生活中的寂寞心情,为客至之喜作了铺垫。
B.颔联用与客人谈话的口吻,增强了生活实感,表现了诗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诚。
C.颈联着意描画最能显示宾主情意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主人待客力不从心的歉疚。
D.篇首以“群鸥”引兴,篇尾以“邻翁”陪结,在对比中抒发了待客的真挚情谊。
【小题3】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溪   亭

林景熙[注]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注]林景熙:宋末元初人。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运用比兴的手法,写日暮时分,诗人徘徊溪亭,观览景色,思绪纷纷。
B.颔联写明月上高树,诗人半醉半醒,心绪不宁,难以去怀,说明诗人感慨至深。
C.尾联悠长的渔歌、若明若暗的灯火,让人倍感凄凉孤寂,蕴含着国破家亡、漂泊无依之感。
D.诗人在真实描摹客观景物的同时,又把某种独特感受倾注在景物描写之中,使读者也受到感染。
【小题2】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兴一首①

黄公度

牙叉老木抱江城,城古江寒相对清。

云雁不逢音信杳,沙鸥无数往来轻。

露华今夜凝仙掌,词藻他年动帝京。

淮海一身犹卧病,关河千里未休兵。

(注)①诗人为官正直,讥切时政,遭到奸相秦桧的妒恨,被贬岭南。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写诗人江寒凄清之秋远眺近看,抚今追昔,念己及国,感慨万千。
B.诗人用“抱”“相对”,将无情之老木、城、江拟人化•营造出凄清意境。
C.诗人借助云雁和无数沙鸥写出了对音信的渴望及音信不见的伤感无奈。
D.全诗前两联写景,并融情于景;后两联议论,深刻透彻,让人警醒。
【小题2】诗的后两联表现了哪些复杂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画鹰

杜 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注:①本诗作于开元末期,是杜甫早期的作品。②:挺立,挺起。③胡:猢狲。④绦镟:这里指系鹰用的丝绳和环。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上句用“风霜”体现画面的肃杀之气,起到了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B.颔联通过描写画鹰耸身观望的动作和侧目而视的神态来刻画画鹰的形象。
C.颈联写如果解开画鹰的绳环它就会高飞,就是轩楹也阻挡不了它的气势。
D.诗歌章法严谨,从“画作殊”写起,又从“势可呼”转入情感的抒发。
【小题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巴岭答杜二见忆

严武②

卧向巴山落月时,两乡千里梦相思。

可但步兵偏爱酒,也知光禄最能诗。

江头赤叶枫愁客,篱外黄花菊对谁。

跂马望君非一度,冷猿秋雁不胜悲。

[注]①杜二,即社甫,因排行老二有此称。②严武,唐朝中期诗人,初为拾遗,后任成都尹。严武虽为武夫,亦能作诗,他与杜甫常以诗歌唱和。
【小题1】概括作者和杜甫的深厚情谊的表现。
【小题2】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衣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小题1】从题材分类看,这首诗歌属于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首联、颔联中“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的时节,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B.诗人开篇先说魏万的走,后用“昨夜微霜初渡河”,点出前一夜的景象,用倒戟而入的笔法,极为得势
C.嘹唳的雁声,觉得怅惘凄切;坐对云山,感到前路茫茫,黯然神伤,这是作者送别友人后的心情写照。
D.“催寒近”、“向晚多”六个字相对,暗含着岁月不待,年华易老之意,顺势引出了结尾二句。
【小题3】从抒情方式的角度,对尾联加以赏析。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风雨 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①,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②,消愁斗几千?

(往)①宝剑篇:初唐将领郭震,向武则天呈《宝剑篇》:“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飘沦古狱边。虽复沉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武则天大为赞赏。②新丰酒:典出唐代马周游长安,宿新丰(今陕西省临潼县东)酒店,店主人对他很冷淡。马周耍酒悠然独酌。后唐太宗召对,授临察御史。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雨中黄叶调零的冷寂,青楼上管弦鸣奏的喧闹,颔联上下句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B.本诗重视炼字,颔联“仍”“自”在转折后突出表现了权贵在青楼肆意享乐的丑态。
C.本诗原无题,后人取“风雨”为题,一语双关,既指自然风雨,也指诗人的现实处境。
D.本诗首尾借用郭震和马周典,虽处逆境,但诗人相信自己终能如二人一般得到赏识。
【小题2】诗歌尾联写道“消愁斗几千”,从全诗看,作者的“愁”有哪些?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48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返襄阳。他不甘隐沦,却以隐沦终老。此诗大约是诗人返乡途中漫游长江下游时所作。
【小题1】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___________诗。
【小题2】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落木”“鸿雁”“北风”等意象勾画出一幅江上深秋景象。
B.颔联“遥隔”两字,表明两地相距遥远,透露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C.颈联两句均为“借人映己”,将诗人思乡之情表现得更为强烈。
D.本诗语言较少斧凿痕迹,句意平淡自然,细细咀嚼却余味无穷。
【小题3】分析本诗以景作结的妙处。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①

唐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然。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②埃。

[注] ①苗发、司空曙:俱为作者友人。
②绿琴:汉司马相如有绿绮琴,故后世称琴为绿琴。
【小题1】本诗的体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对作品理解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诗人因风入题,又借此发挥自己的想象,切合诗题中“闻风”二字。
B.颔联的“开门复动竹”是诗人的幻觉,是“临牖思悠然”的结果。
C.尾联“何当”二字表露出不胜埋怨和渴望,双关风与故人,引出寄思主题。
D.本诗借风以寄思是一种比兴的艺术手法,风是触发诗人思绪的媒介。
【小题3】请从景与情的角度鉴赏颈联“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