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居①
杜甫
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
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
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②对沉浮。
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
(注)①此诗是杜甫卜居成都草堂时所作。卜居,择地居住。②鸂鶒(xī chì):水鸟名,俗称紫鸳鸯。【小题1】诗中的“幽”体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小题2】这首诗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游西湖
苏辙
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
行过闾阎争问讯,忽逢鱼鸟亦惊猜。
可怜举目非吾党,谁与开尊共一杯。
归去无言掩屏卧,古人时向梦中来。
(注)苏辙:北宋宰相、文学家,晚年为避新旧党争之祸,辞退官职,筑室于颖昌(今河午昌市东),自号颖滨遗老。【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说从梦中醒来到西湖之上再游览一次,结尾说古时的贤人在梦中纷纷向“我”走来前后照应,强调“梦”带来的快乐。 |
B.颔联运用拟人、对偶手法,通过描述乡民和鱼鸟对他出游西湖的反应,从侧面烘托出诗人多年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 |
C.尾联“归去”一句,是说回到家后什么话也不说,挡住屏风就睡下,是前面主要事件游西湖的结局。 |
D.本诗结构圆合,以“出门游湖”始,以归去“掩屏卧”终。叙述了此次游西湖的所见、所感。意境闲淡,情趣悠远。 |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小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湓浦口(pén) 琵琶(pá) | B.贾人(jiǎ) 遂命酒(suì) |
C.悯然(mǐn)转徙(xǐ) | D.恬然(tián) 迁谪(zhé) |
①听其声; 问其人 ②遂命酒; 命曰《琵琶行》
A.两个“其”指代对象相同,两个“命”意思相同。 |
B.两个“其”指代对象不同,两个“命”意思不同。 |
C.两个“其”指代对象相同,两个“命”意思不同。 |
D.两个“其”指代对象不同,两个“命”意思相同。 |
A.这三个词都表示白居易被贬官降职。 |
B.“左迁”是贬官降职的意思,与之相反的是“升迁”“拜”“除”等。 |
C.“出官”是外出做官,不涉及官职升降。 |
D.“迁谪”是贬官的意思。“迁”是指官职的变化,“谪”是被罚流放或贬职的意思。 |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小题1】这首诗前两句选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初夏时令特点?并具体描述前两句中的景色。【小题2】诗中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感?请作简要赏析。
归次汉中境上
陆游
云栈屏山阅月①游,马蹄初喜踏梁州。
地连秦雍川原壮,水下荆扬②日夜流。
遗虏③孱孱宁远略,孤臣耿耿独私忧。
良时恐作他年恨,大散关头又一秋。
[注]①阅月:过了一个月。“阅”与“越”通。②荆扬:均为古州名,此指湖北、江苏等地.③遗虏:残存的虏寇。【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选取典型景物,意境开阔,“马蹄初喜”化用唐人诗句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
B.颔联以豪迈语写出了汉中的雄伟壮阔、水利之便,突显了汉中地区的军事战略地位。 |
C.颈联对金人的军事力量作了描述,兵力孱弱,缺少谋略,应趁机反攻,夺回失地。 |
D.本诗颇多豪壮语,对仗工整,叠词精巧,寓意深刻,尤其是首联与颔联更见豪荡。 |
途中见杏花
吴 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更忆帝乡①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帝乡,此指都城长安。长安多杏树。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途中偶见一枝杏花,这触动了他满怀的复杂心绪,让他写下这首笔法委婉细腻,情感动人的诗歌。 |
B.颈联写天色渐暗,空气里的花香仍夹带着料峭的寒意,黄莺和蝴蝶飞到林中与杏花相伴。 |
C.尾联虚写,诗人从眼前的鲜花联想到往年在京城长安看到的千万树杏花。 |
D.“帝乡千万树”浮现于诗人脑海中的这幅长安杏花图,实际上代表着他深心忆念的长安生活。 |
山雨
翁 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山 雨
何绍基
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
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
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
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小题1】翁卷《山雨》一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小题2】两首诗都描写了雨,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雨后赠斯远
赵蕃
已是霜凝更雨湿,春其渐起但无痕。
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
小驻要须穷日日,细寻无惜遍村村。
揩摩病目从兹始,并待君诗洗睡昏。
(注)赵蕃:南宋中期著名诗人,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虚实结合,意思是虽然草木依旧枯萎,但梅花一定会悄然开放。 |
B.“穷日日”“遍村村”,从时空角度强调新春发现之难,表现了诗人探春寻春心情之急与信念的坚定。 |
C.尾联写诗人在收到朋友斯远寄来的新诗之后,擦亮眼睛,振奋精神,一改昏沉之态,连忙回诗相赠。 |
D.本诗巧妙地将写景叙事与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表达诗人对新春的渴望和希望有所作为的思想感情。 |
野人送朱樱
杜甫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
数回细写①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忆昨赐霑门下省②,早朝擎出大明宫。
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③。
[注] ① 写:这里指将樱桃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②赐霑:即霑赐,受到赏赐之意。门下省,杜甫当年任左拾遗,属门下省。 ③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以西蜀村民送朱樱为由,表达了作者寄寓蜀地时较为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全诗用语总体平易,寓意耐人寻味。 |
B.“西蜀樱桃也自红”的意思是西蜀的樱桃也自然地垂下鲜红的果实,其中的“也”字暗示出作者所经历的时空变化。 |
C.“数回细写愁仍破”是说尽管作者十分细心倾倒樱桃,但仍恐碰破,樱桃如此娇嫩的弱点,给诗人增添了一丝哀愁。 |
D.“万颗匀圆讶许同” 一句中“万”字写出了樱桃数量之多;“讶许同”是说这么多樱桃大小如此相同,让人惊叹。 |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小题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误落尘网中”一句,道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极度厌恶的心情,用激情之语排斥官场,表明诗人无奈归隐的悲愤与乐观放答的心境. |
B.诗的九至十六句描绘了一幅安宁静谧,远近错落、动静相宜、有声有色的田园风光图. |
C.“暧暧”两句,远村、墟烟构成一幅远景。“暧暧”与“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因此可以互换。 |
D.诗人以常见普通的农村生活入诗,和他内心的闲适、自在、喜悦交融,构成一个完美诗境,使普通景物具有美感. |
E.诗中用白描的手法,简练的勾画事物,从而使诗人感情得到充分抒发,使诗富有画意,生机盎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