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途中见杏花
吴 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帝乡,此指都城长安。长安多杏树。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途中偶见一枝杏花,这触动了他满怀的复杂心绪,让他写下这首笔法委婉细腻,情感动人的诗歌。
B.颈联写天色渐暗,空气里的花香仍夹带着料峭的寒意,黄莺和蝴蝶飞到林中与杏花相伴。
C.尾联虚写,诗人从眼前的鲜花联想到往年在京城长安看到的千万树杏花。
D.“帝乡千万树”浮现于诗人脑海中的这幅长安杏花图,实际上代表着他深心忆念的长安生活。
【小题2】这首诗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0-06 08:48: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何远字义方,东海郯人也。武帝践阼,为后军鄱阳王恢录事参军。远与恢素善,在府尽其志力,知无不为。恢亦推心仗之,恩寄①甚密。迁武昌太守。远本倜傥,尚轻侠。至是乃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所受。武昌俗皆汲江水,盛夏,远患水温,每以钱买民井寒水。不取钱者,则摙②水还之。迹虽似伪,而能委曲用意。车服尤弊素,器物无铜漆。江左水族甚贱,远每食不过干鱼数片而已。然性刚严,吏民多以细事受鞭罚,遂为人所讼,征下廷尉,被劾十数条。后为武康令,愈厉廉节,除淫祀,正身率职,民甚称之。太守王彬巡属县,诸县皆盛供帐以待焉。至武康,远独设糗③水而已。武帝闻其能,擢为宣城太守。自县为近畿④大郡,近代未之有也。郡经寇抄,远尽心绥理,复著名迹。期年,迁树功将军、始兴内史。时泉陵侯朗为桂州,缘道多剽掠,入始兴界,草木无所犯。远在官好开途巷,修葺墙屋,民居市里,城隍厩库,所过若营家焉。田秩奉钱,并无所取,岁暮择民尤穷者充其租调,以此为常。而性果断,民畏而惜之,所至皆生为立祠,表言政状,帝每优诏答焉。迁东阳太守。远处职,疾强富如仇雠,视贫细如子弟,特为豪右所畏惮。在东阳岁余,复为受罚者所谤,坐免归。远性耿介,无私曲,居人间绝请谒,不造诣。与贵贱书疏,抗礼如一。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是以多为俗士所疾恶。其清公实为天下第一。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其轻财好义,周人之急,言不虚妄,盖天性也。每戏语人云:“卿能得我一妄语,则谢卿以一缣。”众共伺之,不能记也。

——节选自《南史卷七十列传第六十》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远与恢素    善:友好。
B.远本倜傥,轻侠 尚:崇尚。
C.贫细如子弟  视:爱抚。
D.士类益以此之 多:称赞。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何远“生性耿介”和“为官清廉“的一组是
A.迹虽似伪,而能委曲用意。   不取钱者,则摙水还之。
B.正身率职,民甚称之。 岁暮择人尤穷者充其租调。
C.与贵贱书疏,抗礼如一。 田秩奉钱,并无所取。
D.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   远尽心绥理,复着名迹。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远任录事参军时尽心尽力,很受上级信任倚重;但性情刚正严厉,任武昌太守时常因小事鞭罚吏民,因而被检举审理的罪状有十数条之多。
B.何远坚守节操,不逢迎上司,太守王彬巡察属县,何远仅给他提供干粮、饮水;为官有才干,任始兴内史时,未再发生过界内盗匪抢掠侵犯的事。
C.何远在任时,像经营家业一样整治辖境,百姓为他建造生祠,皇帝也下诏予以表彰;但在东阳太守任上,由于遭到受罚者的诬告,而被免职还家。
D.何远品行正派,不循私情,与人交往不受请托,也不拜访他人;为人轻财好义,能周人之急,说话从无虚妄,大家始终无法找到他说谎话的证据。
【小题4】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2)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卢潜容貌瑰伟,善言谈,少有成人志尚。仪同贺拔胜辟开府行参军,补侍御史。世宗引为大将军西阁祭酒,转中外府中兵参军,机事强济,为世宗所知,言其终可大用。
天保初,除中书舍人,以奏事忤旨免。寻除左民郎中,坐讥议《魏书》,与王松年、李庶等俱被禁止。会清河王岳将救江陵,特赦潜以为岳行台郎。还,迁中书侍郎,寻迁黄门侍郎。为奴诬告谋反,文宣明之,以奴付潜,潜不之责。黄门郑子默奏言,潜从清河王南讨,清河王令潜说梁将侯瑱,大纳赂遗,还不奏闻。文宣杖潜一百,仍截其须,左迁魏尹丞。
肃宗作相,以潜为扬州道行台左丞。先是,梁将王琳为陈兵所败,拥其主萧庄归寿阳,朝廷以琳为扬州刺史,敕潜与琳为南讨经略。琳部曲义故多在扬州,与陈寇邻接。潜辑谐内外,甚得边俗之和。陈秦、谯二州刺史王奉国、合州刺史周令珍前后入寇,潜辄破平之,以功加散骑常侍。王琳锐意图南潜以为时事未可属陈遣移书至寿阳请与国家和好潜为奏闻仍上启且愿息兵依所请。由是与琳有隙,更相表列。世祖追琳入京,除潜扬州刺史,领行台尚书。
武平三年,征为五兵尚书。扬州吏民以潜戒断酒肉,笃信释氏,大设僧会,以香华缘道,流涕送之。潜叹曰:"正恐不久复来耳。" 至邺未几,复为扬州道行台尚书。四年,陈将吴明彻来寇,陈人遂围寿阳,壅芍陂,以水灌之。城寻陷。时李騊駼将逃归,并要潜。潜曰: “寿阳陷,吾以颈血溅城而死,佛教不听自杀,故荏苒偷生,今可死矣!”于是闭气而绝,年五十七。赠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兖州刺史。    
(节选自《北齐书·卢潜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琳锐意图南/潜以为时事未可属/陈遣移书至寿阳/请与国家和好/潜为奏/闻仍上启/且愿息兵依所请
B.王琳锐意图南/潜以为时事未可/属陈遣移书至寿阳/请与国家和好/潜为奏闻/仍上启且愿息兵/依所请
C.王琳锐意图南/潜以为时事未可属/陈遣移书/至寿阳请与国家和好/潜为奏闻/仍上启且愿息兵/依所请
D.王琳锐意图南/潜以为时事未可/属陈遣移书/至寿阳请与国家和好/潜为奏闻仍上启/且愿息兵依所请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祭酒”:古时常常引入官名,意为首席、主管。如汉代博士祭酒即为博士之首。较为闻名的有国子祭酒,军事祭酒等。
B.“敕”:中国古代帝王的诏令,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汉时凡尊长或官长告诫子孙或
僚属,皆可称敕。南北朝以后专指皇帝诏书。
C.“领”:表示兼任、代理某官职之意,表达此意的还有“假、权、摄、署、知、行”等词语。
D.“赠”: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追授给死者的一种官职或称号,也称追赠;其余还有赠谥、赠典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卢潜精明干练。深受世宗赏识,世宗推举他为大将军西阁祭酒,调任中外府中兵参军,并且认为他可以担当大任。
B.卢潜治理得法。任扬州道行台左丞时,善于安抚和睦内外,使得所辖境内始终未受侵扰,保持和平安定,他也因此受到加封。
C.卢潜深受百姓爱戴。他被征召为五兵尚书离开扬州时,扬州吏民举办了僧会,用香花装饰在道路两旁,痛哭流涕地为他送行。
D.卢潜深明大义,颇有气节。陈朝人用水灌城导致寿阳沦陷后,李騊駼约卢潜逃跑,但他却拒绝了弃城保命的机会。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奴诬告谋反,文宣明之,以奴付潜,潜不之责。
(2)寿阳陷,吾以颈血溅城而死,佛教不听自杀,故荏苒偷生,今可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