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始闻秋风①

(唐)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②动,雕眄③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①本诗写于诗人晚年。②拳毛:即蜷毛,马毛拳曲貌。③眄,斜视。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的“我”可理解为有情的秋风,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一年未见的“君”,也就是诗人,形象塑造可谓别出心裁。
B.“看黄菊”“听玄蝉”,诗人用秋日特有的风物点出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也借助黄菊和玄蝉表露了自己高洁自守的情怀。
C.颔联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写,五更听到风声醒来,对镜感叹自己容貌之变化,和首联相接,仿佛是在畅叙别情。
D.尾联的“君”指秋风,而“扶病”二字则解释了“一年颜状镜中来”的原因,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小题2】有人评价此诗情感跌宕起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古风

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注)华池:此处指王母的瑶池。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古诗,诗人托物言志,以荷花自喻,表达人生的感慨和理想。
B.荷花生于幽泉之侧,分外明艳动人,暗示了诗人高洁的人格与不俗的才华。
C.诗歌的末两句,表现出诗人对当权者用人不问实际才干,只看门第的愤慨。
D.这首诗的语言不事雕琢、清新自然,正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小题2】“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一句哪两个字用得最为精妙?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上将行

耿淖

萧关扫定犬羊群,闭阁层城白日曛。

枥上骅骝嘶鼓角,门前老将识风云。

旌旗四面寒山映,丝管千家静夜闻。

谁道古来多简册,功臣唯有卫将军?

A.“扫定”说明战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而“犬羊群”表示对敌人的蔑视。
B.楼阁层城,落日余晖,景象雄阔。“闭”字暗示了严阵以待,防卫谨严。
C.马是良马“骅骝”,表明边关将士装备精良,将是“老”将,能征善战。
D.写旌旗招展映照山川,烘托军威强盛;“寒山”暗示出战争形势的严峻。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忆昔

陆游

忆昔从戎出渭滨,壶浆马首泣遗民。

夜栖高冢占星象,昼上巢车望虏尘。

共道功名方迫逐,岂知老病只逡巡。

灯前抚卷空流涕,何限人间失意人。

(注)①此诗写于诗人任闲职之时。②古代的一种兵车。用以瞭望敌军。
A.当年随军强渡渭水,看到遗民提着酒浆慰问宋军,诗人激动地流下眼泪。
B.三、四两句刻画出当年从军的诗人时刻为北伐做着充分准备的爱国形象。
C.人们“共道”而诗人“老病”,这个的现实展现出诗人功业无成的无奈。
D.“逡巡”二字写出诗人当前因身体老病而深感抱负无法施展的仿徨心理。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幽居冬暮

李商隐

羽翼摧残日,郊园寂寞时。

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

急景忽云暮,颓年浸已衰。

如何匡国分,不与夙心期。

(注)①本诗是诗人晚年被罢免盐铁推官一职,回到郑州闲居后所作。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如羽翼被摧铩,身心交瘁,只得退守郊园忍受寂寞无聊。
B.诗人以寒鹜自喻,形象地写出诗人虽然处境艰难,但仍然不改操守。
C.第五、六句写景色惨淡,暮色将至,自己也年华衰颓,为后句抒情蓄势。
D.本诗语言不刻意锤炼和精心藻饰,但却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感。
【小题2】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听郑羽人弹琴

(唐)李中

仙乡景已清,仙子启琴声。秋月空山寂,淳风一夜生。

莎间虫罢响,松顶鹤初惊。因感浮华世,谁怜太古情。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羽人”,就是古代中国神话中的飞仙,诗中“仙乡”“仙子”两词照应了诗的题目。
B.秋天的夜晚,明月照在山中,山林一片寂静,诗人听仙人弹琴,淳古之风油然而生。
C.诗中选取的“琴声”“秋月”“松鹤”等意象,同尾联的“浮华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弹琴人特殊的身份,独特的意境,以及浮华的现实,催生了诗人昔盛今衰的幽怨之情。
【小题2】诗的第三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岸”两句用罗列几个名词或名词短语成句的手法描写了南行途中所见到的春江美景:春水方生,桃花夹岸;云帆一片,极目四望,枫树成林。
B.杜甫的《登高》和《南征》都写了景,但作用不同,前者借凄清萧索之景抒诗人悲凉愁苦之情,后者以乐景衬哀情,抒情极为沉痛。
C.“君恩北望心”一句,道出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但报效朝廷的热忱未减的情怀。
D.“老病南征日”和“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情感一致,因病而不能上战场,都表达了一种无力报国的悲哀。
【小题2】本诗尾联说“百年歌自苦”,诗人在诗中写出了哪些“苦”?请联系全诗概括并分析。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弈棋二首呈任公渐(其一)

黄庭坚

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校两棋。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①化枯枝。

湘东一目②诚堪死,天下中分尚可持。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

(注)①蜩甲,《庄子》中有佝偻文人承蜩的故事,丈人一心捕蜩,竟把身子当枯树,手臂当树枝。②湘东一目:《南史》载,梁湘东王萧绎,早年一目失明,此处喻指围棋只有一“眼”,而围棋有两个“眼”才能活。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项是(   )
A.首联写公事之余,双方开始下棋,既呼应标题中的“弈棋”二字,又引出下面的内容。
B.“碧落”指天空,这和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中的“碧落”意思相同。
C.“尚可待”与“诚堪死”构成转折,说明落后一方已经走出危局,扭转了不利形势。
D.诗歌重点描写了弈棋者在下棋过程中的心理状态,而没有重点描写双方的博弈过程。
【小题2】颔联、颈联写出了弈棋者怎么样的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吴中书事

杨乘

十万人家天堑东,管弦台榭满春风。

名归范蠢五湖上,国破西施一笑中。

香径自生兰叶小,响廊深映月华空。

尊前多暇但怀古,尽日愁吟谁与同。

(注)①杨乘,晚唐诗人。同州冯翎(今陕西大荔)人。宣宗大中元年登进士第,官至殿中侍御史。②香径:采香径,故址在今苏州香山旁,相传夫差曾遣美人于此采香吴王种香花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③响廊:即响屣廊,用于跳舞的木板长廊。相传是吴王夫差为西施而造。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及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以“十万人家”写出当年吴国的繁华,以“管弦台榭”代指当年吴国歌舞升平的景象。
B.额联“名归范鑫五湖上”指的是范暴献计于勾践,把西施献给吴王夫差,吴被灭之后归隐一事。
C.尾联“谁与同”和范仲淹的“吾谁与归”的意思相同,表现了诗人欲辞官归隐却无人理解的无奈。
D.这首七言律诗,以景起笔,以愁收结,感情深沉,语言含蓄;领颈两联对仗工整,韵律和谐。
【小题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哪些“愁”?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田园作

(唐)孟浩然

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

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

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

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

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

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

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

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

注:[1]三径:原指庭中小路,引申为隐士居住之所。[2]金马门:汉代宫门。汉武帝时,曾命学士东方朔、主父偃等待诏金马门,以备顾问。[3]扬雄:汉代学者,善作赋。客有荐扬雄文似相如者,帝令待诏承明殿,后随帝郊祀甘泉宫,还,奏上《甘泉赋》。
【小题1】本诗前四句暗引__________的典故,描写作者过着一种__________的生活。
【小题2】本诗题目的《田园作》,内容却反其道而行之。请简要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