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小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运用了对写法,也叫主客移位法,“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也运用了对写法。
B.这首诗虽然有八句,并且双数末尾一个字都押韵,但三、四、五、六句较随意,不是格律诗。
C.芙蓉, 荷花,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的感觉,“涉江采美蒂”一句,营造了清、高洁的意境。
D.“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写游子不觉回望故乡,他看到了思念的故乡,思念的亲人。
【小题2】“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为何忧伤?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3-20 11:11: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①
(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泊吴江夜见孤雁
(元)萨都剌
明月丽长空,水净秋宵永。悄无踪、乌鹊南飞,但见孤鸿影。
自离边塞路,偏耐江波静。西风鸣、宿梦魂单,霜落蒹葭冷。
注释①苏轼初到黄州贬所所作。萨都剌被贬官南行途中所作。
【小题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两首词篇章结构上相似,都是上片在写环境、氛围、时间的基础上引出见孤雁之事,下片集中写孤雁。
B.苏词“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虚实相间,先写“幽人”独自走来,后将人、鸟形象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又以诗意之美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萨词“秋宵永”的“永”字浸润了作者的主观情感:因为夜不能寐,才感到秋夜格外漫长。
C.苏词“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与萨词“悄无踪、乌鹊南飞,但见孤鸿影”,“孤鸿影”出现的情境相似,作用相同。
D.苏词中“孤雁”最后栖息于“寂寞沙洲冷”,表现出前途未卜的忧惧;萨词中“孤雁”栖息在“霜落蒹葭冷”,表现高洁孤傲。
E. 两篇写作背景有相似之处,都是借孤雁抒写主人公孤寂、幽冷的情感,所写孤雁都是人格化的存在。
【小题2】两首词在意境上各有特色,请简要分析。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