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项脊轩志

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四窗,垣墙周庭,以前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词
(1)顾   (2)辟   (3)偃   (4)往往    (5)已   (6)归
【小题2】文言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B.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C.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D.轩东故尝为厨
【小题3】用现代汉语通顺翻译划线句
(1)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2)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小题4】作者说“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请概括文中所记可悲之事。
【小题5】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往往通过借物抒情的方式来抒写心境。请你联系归有光《项脊轩志》对此加以简述。
当前题号:1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苏辙

①辙之不肖,何足以求交于鲁直?然家兄子瞻与鲁直往还甚久,辙与鲁直舅氏公择相知不疏,读君之文,诵其诗,愿一见者久矣。性拙且懒,终不能奉咫尺之书,致殷勤于左右,乃使鲁直以书先之,其为愧恨可量也。

②自废弃以来,颓然自,顽鄙愈甚,见者往往嗤笑,而鲁直犹有以取之。观鲁直之书,所以见爱者,与辙之爱鲁直无异也。然则书之先后,不君则我,未足以为恨也

③比闻鲁直吏事之余,独居而蔬食,陶然自得。盖古之君子不用于世,必寄于物以自遣。阮籍以酒,嵇康以琴。阮无酒,嵇无琴,则其食草木而友麋鹿,有不安者矣。独颜氏子饮水啜菽,居于陋巷,无假于外,而不改其乐,此孔子所以叹其不可及也。今鲁直目不求色,口不求味,此其所有过人远矣,而犹以问人,何也?闻鲁直喜与禅僧语,聊以是探其有无耶?

④渐寒,比日起居甚安,惟以时自重。

【小题1】据文中某人名字中的“字”,在题目横线上应填入的姓名是_________。
【小题2】简要概括第一段“为愧恨”和第二段“未足以为恨”的原因。(用自己的话回答)
第①段:_______________
第②段:_______________
【小题3】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颓然自放  放纵B.所以见爱者  用来……
C.此其所有过人远矣  内心D.聊以是探其有无耶  大概
【小题4】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
当前题号:2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世无玉树,请以此花当之。花之白者尽多,皆有叶色相乱,此则不叶而花,与梅同致。千干万蕊,尽放一时,殊盛事也。

②但绝盛之事,有时变为恨事。众花之开,无不忌雨,而此花尤甚。一树好花,止须一宿微雨,尽皆变色,又觉腐烂可憎,较之无花,更为乏趣。群花开谢以时,谢者既谢,开者犹开,此则一败俱败,半瓣不留。语云:“弄花一年,看花十日。”为玉兰主人者,常有延伫经年,不得一朝盼望者,讵非香国中绝大恨事?故值此花一开,便宜急急玩赏,玩得一日是一日,赏得一时是一时。若初开不玩而俟全开,全开不玩而俟盛开,则恐好事未行,而杀风景者至矣。噫!天何仇于玉兰,而往往三岁之中,定有一二岁与之为难哉!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小题1】第①段中“殊盛事也”中“盛事”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小题2】第②段中作者说“但绝盛之事,有时变为恨事”的原因是
【小题3】文中引用“弄花一年,看花十日”的作用是   
【小题4】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玉兰花的主人,为了玉兰花开常常要期盼苦等几年。
B.迎来了玉兰花开,有时却因为一场大雨不能尽情地欣赏。
C.玉兰花的主人苦等几年,却等不来一个朝思暮想的知音。
D.绚烂一时却不能玩赏,这难道不是香花园里的极大憾事?
【小题5】请简析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当前题号:3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重修盘门双忠祠记

余观建炎之事,宋之不亡者幸耳。方金兵破扬州,于时,高宗驻平江,去敌尚远,平江固可守也。蹙蹙焉去之临安,而越,而明,不暇一夕息。已而敌破健康,道广德,趋临安,由越入明,纵掠海上而归。使其时平江诸将帅,以劲旅遏其冲,俾只轮不反无难者。奈何兵不战而溃,城不攻而下,坐使五十万人并命于锋刃而莫之救!

相传金兵从盘门入,有二士者拒敌于门外,一死于阵,一死于水,而盘门破矣。呜呼!彼守城者,或则侍郎,或则宣抚使,非不显且要也;委而去之,若弃涕唾。而独遗二士者以殉国之烈,此不可为发愤而深痛者哉!

然自二士之死,里人神而祀之,迄今六百余年,而灵爽益著。二士俱汴人,从高宗南渡守平江,其一刘姓鼐名,盖死于阵者也;其一张姓鳌名,盖死于水者也。祠有明永乐中俞祯碑,以鼐为顺国明王,职天坛传奏司;以鰲为顺济龙王,职盘溪守御司。其封爵莫知何昉,要其来也则远矣。近者祠久不修,里人聚金千两,新其宇。既成,属予记。祠在盘门外灵岩乡,俗名双土地祠,余更之曰双忠。夫其忠也,乃其所以自神也。遂书而记之。

(注)①盘门:江苏吴县城南门。②建炎:宋高宗年号。建炎三年,金军连陷南京、临安,帝航海走。③平江:江苏吴县。④越:今浙江绍兴。⑤明:今浙江宁波。⑥俾:使;只轮不反:反,同返。⑦灵爽:指神灵精气。⑧永乐:明成祖年号。⑨昉:曙光初见,引申为开始。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广德(__________) ⑵以劲旅遏其(__________)
⑶非不显且也(__________)   ⑷既成,予记(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蹙蹙去之临安  盘盘,囷囷焉《阿房宫赋》
B.纵掠海上归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绝江河《劝学》
C.而独遗二士者殉国之烈  不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D.此不可发愤而深痛者哉  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小题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坐使五十万人并命于锋刃而莫之救!
⑵夫其忠也,乃其所以自神也。
【小题4】作者为之“发愤而深痛”,是因为    (用自己的话回答)。
【小题5】综观全文,本文所“记”的主要内容有:⑴__________;⑵____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竹里馆记

王世贞

(1)去新安郭之三里,其地负髙而临深。其江曰练江,泓渟万仭,黄山、白岳,蜿蜒摩天,其址在数十百里之外,而葱郁接于眉睫。其清可以酿,其膏可以粳秫、蔬茹。邑人汪惟一之业在焉。计亩而延袤可二十,而竹据其三之一。惟一乃构数椽,读书其间,以竹自蔽,不复施藩。

(2)惟一之言曰:“吾日三商而起,汲江烹茗之赢取而洗竹裁箨为冠暑则去之。有鹤四翼,时唳时舞,吾起而应,竹皆吾助。间一开吾巻,而琅玕①之色流润缃碧②,初阳拂梢,则少文之图若益而青葱者;微飔流响,则少文之琴若益而琮琤③者。吾放歌而声留于长离尾翮④之间,而不杂于尘嚣,不堕于市廛之耳。至于雪之旦,月之夕,白云之芊眠于昼,凉风之飒于夏,吾无不与竹宜者。吾之与此君真足以终其身而不知老者。”

(3)吴兴徐子与异之,题其馆“竹里”,而书属余记,曰:“惟一多游吴越间,而意不能舍其竹以往,得子文而时时寓其目,是惟一不恒有竹而竹恒在也。”惟一曰:“非是之谓也。子之记待吾竹以有,而吾之竹赖子之记以不冺,为两相待者耶?两相成者耶?”予不能辞,乃次而授之为记。

①琅玕:指竹子。②缃碧:代指书卷。③琮琤:玉石碰击声。④尾翮:代指竹梢。
【小题1】第一段画线句运用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对第二段划线处标点正确的是(  )
A.汲江,烹茗之赢取。而洗竹裁箨为冠,暑则去之。
B.汲江烹茗之赢,取而洗竹,裁箨为冠,暑则去之。
C.汲江烹茗之,赢取而洗竹,裁箨为冠暑,则去之。
D.汲江烹茗之赢,取而洗,竹裁箨,为冠暑则去之。
【小题3】对与“吾无不与竹宜者”相关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鹤舞我应时,竹助我雅兴。
B.开卷读书时,竹增我乐趣。
C.放声高歌时,竹脱我尘俗。
D.昼夜睡眠时,竹予我清凉。
【小题4】概括第三段中徐子与汪惟一的说法,作者作“记”的意义有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简析本文的思路。
当前题号:5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呻吟语》原序
吕坤[注]
呻吟,病声也。呻吟语,病时疾痛语也。病中疾痛,惟病者知,难与他人道,亦惟病时觉,既愈,旋复忘也。
予小子生而昏弱善病,病时呻吟,辄志所苦以自恨曰:“慎疾,无复病。”已而弗慎,又复病,辄又志之。盖世病备经,不可胜志;一病数经,竟不能惩。语曰“三折肱成良医”,予乃九折臂矣。沉痼年年,呻吟犹昨。嗟嗟!多病无完身,久病无完气,予奄奄视息,而人也哉?
三十年来,所志呻吟语凡若干卷,携以自药。司农大夫刘景泽摄行缮性,平生无所呻吟,予甚爱之。顷共事雁门,各谈所苦,予出呻吟语视景泽,景泽曰:“吾亦有所呻吟,而未之志也。吾人之病大都相同,子既志之矣,盍以公人?盖三益焉:医病者见子呻吟,起将死病;同病者见子呻吟,医各有病;未病者见子呻吟,谨未然病。是子以一身示惩于天下,而所寿者众也。即子不愈,能以愈人,不既多乎?”予矍然曰:“病语狂,又以其狂者惑人闻听,可乎?”因择其狂而未甚者存之。呜呼!使予视息尚存,当求三年艾,健此余生,何敢以沉痼自弃?景泽,景泽,其尚医予也夫!
[注]吕坤,明代思想家、哲学家。《呻吟语》是他探讨人生哲理的一部著作,反映出他对社会、政治、世情的体验与见解。
【小题1】下列各项中与“而未之志也”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此世所以不传也B.以为莫己若者
C.臣诚恐见欺于王D.蚓无爪牙之利
【小题2】作者引“三折肱成良医”一语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解释作者所言之“病”的内涵。
【小题4】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作者作《呻吟语》的原因。
【小题5】赏析文章最后一句:“景泽,景泽,其尚医予也夫!”
当前题号:6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阿寄传
⑴钱塘田豫阳汝成有《阿寄传》。阿寄者,淳安徐氏仆也。徐氏昆弟别产而居:伯得一马,仲得一牛,季寡妇得寄。寄年五十余矣,寡妇泣曰:“马则乘,牛则耕,踉跄老仆,乃费吾藜羹!”阿寄叹曰:“噫!主谓我力不牛马若耶!”乃画策营生,示可用状,寡妇悉簪珥之属,得金一十二两畀寄,寄则入山贩漆,期年而三其息,谓寡妇曰:“主无忧,富可立至矣。”
⑵又二十年而致产数万金,为寡妇嫁三女,婚两郎,赍聘皆千金。又延师教两郎,皆输粟入大学,而寡妇阜然财雄一邑矣。顷之,阿寄病且革,谓寡妇曰:“老奴马牛之报尽矣。”出枕中二楮,则家计巨细悉均分之,曰:“以此遗两郎君!”言讫而终。徐氏诸孙或疑寄私蓄者,窃启其箧,无寸丝粒粟之储焉。一妪一儿,仅敝缊掩体而已。
⑶余盖闻之俞鸣和。又曰:“阿寄老矣,见徐氏之族,虽幼必拜,骑而遇诸途,必控勒将数百武以为常。见主母不睇视,女虽幼,必传言,不离立也。”若然,则缙绅读书明礼义者,何以加诸?以此心也,奉君亲,虽谓之大忠纯孝可也。
(注)畀:bì,给与。革:jí,通“亟”。(病情)危急。楮:chǔ,纸的代称。控勒:勒住马缰。武:半步,泛指脚步。离立:并立。
【小题1】写出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寡妇得寄 (2)寡妇悉簪珥之
(3)又师教两郎 (4)以此两郎君
【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词语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⑴别产居⑵言讫B.⑴顷⑵则家计巨细悉均分
C.⑴而寡妇阜财雄一邑矣⑵若D.⑴必控勒将数百武为常⑵何加诸
【小题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主谓我力不牛马若耶!
(2)寄则入山贩漆,期年而三其息。
【小题4】选文用阿寄    一事表现其“忠”。
【小题5】作者评价阿寄为“大忠纯孝”。你怎样看这个评价?
当前题号:7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昌黎先生集》序

唐·李汉

① 文者,贯道之器也;不深于斯道,有至焉者,不也。《易》繇爻象,《春秋》书事,《诗》咏歌,《书》《礼》剔其伪,皆深矣乎!秦汉已前,其气浑然;迨乎司马迁、相如、董生、扬雄、刘向之徒,尤所谓杰然者也。至后汉、曹魏,气象萎靡;司马氏已来,规范荡悉;谓《易》已下为古文,剽掠僭窃为工耳!文与道蓁塞,固然莫知也。

② 先生生于大历戊申,幼孤,随兄播迁韶岭。兄卒,鞠于嫂氏,辛勤来归。自知读书为文,日记数千言;比壮,经书通念晓析,酷排释氏,诸史百子,皆搜抉无隐。汗澜卓踔,渊泫澄深,诡然而蛟龙翔,蔚然而虎凤跃,铿然而韶钧鸣。日光玉洁,周情孔思,千态万貌,卒泽于道德仁义,炳如也。洞视万古,悯恻当世,遂大拯颓风,教人自为。时人始而惊,中而笑且排,先生志益坚,终而翕然随以定。呜呼!先生于文,摧陷廓清之功,比于武事,可谓雄伟不常者矣!

③ 长庆四年冬,先生殁。门人陇西李汉,辱知最厚且亲,遂收拾遗文无所失坠,得赋四,古诗二百一十,联句十一,律诗一百六十,杂著六十五,书、启、序九十六,哀辞、祭文三十九,碑志七十六,笔、砚、鳄鱼文三,表状五十二,总七百,并目录合为四十一卷,目为《昌黎先生集》。

注释:①僭:越分  ②卓踔:高远  ③翕然:和顺  ④常:一般、普通、平常

【小题1】文中“昌黎”是指韩愈的  
【小题2】对第①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认为文坛上先秦典范的古文已经逐渐消失。
B.李汉认为《易》以后的古文是把抄袭掠夺越分窃取当作精巧。
C.曹氏父子认为文坛上先秦典范的古文已经逐渐消失。
D.韩愈认为《易》以后的古文是把抄袭掠夺越分窃取当作精巧。
【小题3】分析第②段画线句写“时人”种种神态的作用。
【小题4】作者写第③段的意图是
【小题5】简述作者对韩愈文章特点和文学成就的评价。(用自己的话回答)
当前题号:8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送秦中诸人引

元好问

①关中风土完厚,人质直而尚义,风声习气,歌谣慷慨,且有秦汉之旧。至于山川之胜,游观之富,天下莫与为比。故有四方之志者,多乐居焉。

②予年二十许时,侍先人官略阳,以秋试留长安中八九月。时纨绮气未除,沉涵酒间,知有游观之美而不暇也。长大来,与秦人游益多,知秦中事益熟,每闻谈周、汉都邑,及蓝田、鄠、杜间风物,则喜色津津然动于颜间。二三君多秦人,与余游,道相合而意相得也。常约近南山,寻一牛田,营五亩之宅,如举子结夏课时,聚书深读,时时酿酒为,从宾客游,伸眉高谈,脱屣世事,览山川之胜概,考前世之遗迹,庶几乎不负古人者。然予以家在嵩前,暑途千里,不若二三君之便于归也。清秋扬鞭,先我就道,矫首西望,长吁青云。

③今夫世俗惬意事,如美食大官,高赀华屋,皆众人所必争,而造物者之所以甚靳,有不可得者。若夫闲居之乐,澹乎其无味,漠乎其无所得,盖自放于方之外者之所贪,人何所争,而造物者亦何靳耶?行矣诸君,明年春风,待我于辋川之上矣。

注释:①结夏课:举子考进士不中,退而肄业学习,称过夏,结业出学后称为结夏课。②脱屣:摆脱而不当一回事。③靳:吝惜。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
(1)时时酿酒为______________ (2)庶几乎不负古人者___________
【小题2】第①段中“四方之志多乐居关中”是因为_________。
【小题3】第②段中最能概括作者与“秦中诸人”关系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对画线句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闲居之乐无味无得,所以造物者不吝惜。
B.闲居之乐的无味无得是超脱世俗者所追求的。
C.闲居之乐能使世俗之人放弃所争,淡泊名利。
D.超脱世俗者乐在无所贪、无所争、无所吝惜。
【小题5】分析本文的写作意图。
当前题号:9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①牡丹得王于群花,予初不服是论,谓其色其香,去芍药有几?择其绝胜者与角雌雄,正未知鹿死谁手。及睹《事物纪原》,谓武后冬月游后苑,花俱开而牡丹独迟,遂贬洛阳,因大悟曰:“强项若此,得贬固宜,然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乎?”(韩诗“夕贬潮阳路八千”。)物生有候,葭动以时,苟非其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后系人主,可强鸡人使昼鸣乎?如其有识,当尽贬诸卉而独崇牡丹。花王之封,允宜肇于此日,惜其所见不逮,而且倒行逆施。诚哉!其为武后也。
②予自秦之巩昌,载牡丹十数本而归,同人嘲予以诗,有“群芳应怪人情热,千里趋迎富贵花”之句。予曰:“彼以守拙得贬,予载之归,是趋冷非趋热也。”兹得此论,更发明矣。艺植之法,载于名人谱帙者,纤发无遗,予倘及之,又是拾人牙后矣。但有吃紧一着,花谱偶载而未之悉者,请畅言之。是花皆有正面,有反面,有侧面。正面宜向阳,此种花通义也。然他种犹能委曲,独牡丹不肯通融,处以南面则生,俾之他向则死,此其肮脏不回之本性,人主不能屈之,谁能屈之?
③予尝执此语同人,有迂其说者。予曰:“匪特士民之家,即以帝王之尊,欲植此花,亦不能不循此例。”同人诘予曰:“有所本乎?”予曰:“有本。吾家太白诗云:‘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倚栏杆者向北,则花非南面而何?”同人笑而是之。斯言得无定论?
(选自李渔《闲情偶记》)
【小题1】第①段开头写作者对“牡丹得王于群花”存疑,其作用是    
【小题2】对第①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
A.植物生长有一定的时令,只要不在这时候,虽然有十个尧帝,也不能长出一枝冬穗。
B.植物生长有一定的时令,苟且于一时,即使有十个尧帝,冬天也不能长出一枝麦穗。
C.植物生长要等待时机,随便违背它,即使十个尧那样的圣贤,冬天也没有一枝麦穗。
D.植物生长有一定时令,如违背它,即使十个尧那样的圣贤,冬天也长不出一枝麦穗。
【小题3】(小题3)第③段“予曰:‘有本’”中的“本”指 。(用自己的话回答)
【小题4】简述作者在文中对武后的态度。
【小题5】概括本文的主旨。
当前题号:10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