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词是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又叫“长短句”“诗余”,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而词的标题则概括词的主要内容。
B.九宾之礼,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由九种地位不同的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延引上殿。由高到低依次是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如“乃朝服,设九宾”。
C.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的史书体例。从体裁形式上看,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史表和史论的综合。《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新闻以消息、通讯、特写等样式,向我们提供各方面最新的资讯,它具有及时性和真实性的特点。而报告文学则不用强调真实,可以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文化常识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国语》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撰的一部纪传体著作。
B.单于:秦汉时匈奴君主的称号,高适的《燕歌行》中“单于猎火照狼山”指敌酋。
C.从事:官名,源于汉武帝时期,有刺史属吏之称,如《伶官传序》有“遣从事”一说。
D.太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称为太牢。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孟珙字璞玉,随州枣阳人。其父宗政招唐、邓、蔡壮士二万余人,号“忠顺军[注]”,命江海总之,众不安,制置司以珙代海,珙分其军为三,众乃帖然。嘉定十年,金人犯襄阳,宗政以兵御之。珙料其必窥樊城,献策宗政由罗家渡济河,宗政然之。越翼日,诸军临渡布阵,金人果至,半渡伏发,歼其半。十六年,以功特承信郎。丁父忧,制置使起复之,珙辞,讫葬趣就职,又辞,转成忠郎。

绍定元年,珙白制置司创平堰于枣阳,建通天槽八十有三丈,溉田十万顷,使军民分屯,是年收十五万石。又命忠顺军家自畜马,官给刍粟,马益蕃息。二年,升京西第五正将、枣阳军总辖,本军屯驻忠顺三军。金顺阳令李英、申州安抚张林降,珙言:“归附之人,宜因其乡土而使之耕,因其人民而立之长,少壮籍为军,俾自耕自守,才能者分以土地,任以职使,各招其徒以杀其势。”制置司是之。丙辰,蓐食启行,进伐敌寇。时积雨未霁,文彬患之,珙曰:“此雪夜擒吴元济之时也。”策马直至石穴,分兵进攻,俱破。金兵万人自东门出战,珙遮其归路,得降人,言城中饥,珙曰:“已窘矣,当尽死而守,以防突围。”拨发官宋荣不肃,将斩之,众下马罗拜以请,犹杖之。黎明,珙跃马入阵,军气复张,殊死战,俘金人百有二,斩首三百余级。翼日,金人饰美妇人以相蛊,珙命麾下杀之,遂拔敌

端平二年,授主管侍卫马军司公事,时暂黄州驻扎,朝辞,上曰:“卿名将之子,忠勤体国,破蔡灭金,功绩昭著。”珙对曰:“此宗社威灵,陛下圣德,与三军将士之劳,臣何力之有?”帝问恢复,对曰:“愿陛下宽民力,蓄人材,以俟机会。”帝问和议,对曰:“臣介胄之士,当言战,不当言和。”四川制置使陈隆之与副使彭大雅不协,交章于朝。珙旦国事如此合智并谋犹惧弗克而两司方勇于私斗岂不愧廉蔺之风乎驰书责之,隆之、大雅得书大惭。

(选自《宋史·孟珙传》,有删改)

[注]军:北宋时军事和行政相结合的管理单位。屯边戍守,屯田生产,战时为兵。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珙曰/国事/如此合智并谋/犹惧/弗克而两司方勇于私/斗岂不愧/廉蔺之风乎/
B.珙曰/国事如此/合智并谋犹惧/弗克而两司方勇/于私斗岂不愧/廉蔺之风乎/
C.珙曰/国事如此/合智并谋/犹惧弗克/而两司方勇于私斗/岂不愧廉蔺之风乎/
D.珙曰/国事/如此合智并谋/犹惧弗克/而两司方勇/于私斗岂不愧/廉蔺之风乎/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授:授官,任命官职。古代关于任职授官的词语还有很多,比如拜、除、擢、左迁等都是升迁授职的意思。
B.丁父忧:遭逢父亲丧事。古代官员遭父母丧应停职守孝,称“丁忧”,有时朝廷特诏,准许官员不着公服,素服治事,不必弃官去职。
C.绍定元年:绍定,南宋理宗的年号;元年,一般指帝王即位或帝王改换年号的第一年。年号纪年是中国古代纪年制度,自汉武帝时期开始使用。
D.廉蔺之风:战国时赵国将军廉颇和文臣蔺相如皆为功臣,蔺相如被拜为上卿廉颇不服,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不与之计较。廉颇终于觉悟,两人成刎颈之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珙眼光长远,见识非凡。他下令杀死金人派来的美女,面对危险无所畏惧;以廉蔺之风责备陈隆之与彭大雅私相争斗的行为,终使两人悔悟。
B.孟珙多谋善虑,身先士卒。金军犯襄阳,他献计布阵伏击,从而取得重大胜利。征讨敌寇时,久雨未止,他和樊文彬皆认为这是袭击敌人的良机。
C.孟珙才干出众,善于带兵。孟珙把原本不安心的“忠顺军”管理得井井有条。对归顺而来的李英、张林及其部众等,孟珙建议应该分别予以安置。
D.孟珙重视发展屯田,兴修水利。他在枣阳兴修水利,让军民分别屯田,获得丰收;让忠顺军每家自己养马,马匹得以繁衍,解决了军粮战马问题。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翼日,金人饰美妇人以相蛊,珙命麾下杀之,遂拔敌。
(2)此宗社威灵,陛下圣德,与三军将士之劳,臣何力之有?
当前题号:3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行简字敬甫。颖悟力学,淹贯经史。大定十九年进士第一,应奉翰林文字。丁母忧,杜门读书。服除,复任。章宗即位,太常博士,累礼部郎中。行简奏曰:“往年饥民弃子或丐以与人其后诏书官为收赎或其父母衣食稍充即识认官亦断与之。自此以后,饥岁流离道路,人不肯收养,肆为捐瘠,饿死沟中。伏见近代御灾诏书,皆曰‘以后不得复取’,今乞依此施行。”上是其言。

泰和二年,为宋主生日副使。上召生日使完颜瑭戒之曰:“卿过界勿饮酒,每事听于行简。”谓行简曰:“宋人行礼,好事末节,苟有非是,皆须正之。”上复曰:“颇闻前奉使者过淮,每至中流,即以分界争渡船,此殊非礼。卿自戒舟人,且语宋使曰‘两国和好久矣,不宜争细故伤大体’。丁宁谕之,使悉此意也。”四年,诏曰:“每奏事之际,须令张行简常在左右。”

五年,群臣复请上尊号,上不许,诏行简作批答,因问行简宋范祖禹作《唐鉴》论尊号事。行简对曰:“司马光亦尝谏尊号事,不若祖禹之词深至,以谓臣子生谥君父,颇似惨切。”上曰:“卿用祖禹意答之。”其文深雅,甚得代言之体。改顺天军节度使。上谓行简曰:“卿未更治民,今至保州,民之情伪,卒难臆度,如何治之则可?”对曰:“臣奉行法令,不敢违失,狱讼之事,以情察之,铃制公吏,禁抑豪猾,以镇静为务。”上曰:“在任半岁或一年,所得利害上之。”

贞祐三年七月,朝廷备防秋兵械,令内外职官不以丁忧致仕,皆纳弓箭。行简上书曰:“弓箭非通有之物,其清贫之家及中下监当,丁忧致仕,安有所谓如法军器。今绳以军期,补弊修坏,以求应命而已,与仓猝制造何以异哉。”是议也,丁忧致仕官竟得免。是岁,卒,赠银青荣禄大夫,谥文正。行简端悫慎密,为人主所知。自初入翰林,至太常、礼部,典贡举终身,缙绅以为荣。

(选自《金史》,有删改)

[注]①大定:金世宗完颜雍的年号。②泰和:金章宗完颜璟的年号。③贞祐:金宣宗完颜珣的年号。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往年饥民/弃子或丐以与人/其后诏书官为收赎/或其父母衣食稍充即识认官/亦断与之
B.往年饥民弃子/或丐以与人/其后诏书官为收赎/或其父母衣食稍充/即识认/官亦断与之
C.往年饥民弃子/或丐以与人/其后诏书/官为收赎或其父母/衣食稍充即识认/官亦断与之
D.往年饥民/弃子或丐以与人/其后诏书/官为收赎或其父母/衣食稍充即识认官/亦断与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除,表示授予官职;摄,表示代理官职。文言文中表示代理官职的词还有行、转、署等。
B.尊号,指古代尊崇皇帝皇后的称号。从唐代开始,皇帝有尊号,一般皇帝在世之时群臣便会奏请上尊号。
C.丁忧,指遭逢父母之丧,官员解职守丧。致仕,交还官职,指官员辞职归家。
D.礼部,中国古代官署之一,北魏始置,隋朝以后为中央行政机构六部之一,掌管学校、礼乐、外交等事务。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行简学识渊博,在大定十九年考取进士第一名,章宗对他很是信赖。
B.泰和五年,群臣请求为章宗上尊号,章宗不答应并诏命张行简作批答。
C.张行简治民有方。章宗询问他如何治理保州,他汇报了任职一年中调查实情、安民为要的成功做法。
D.张行简敢于谏言。贞祐三年,朝廷征缴弓箭时,他的谏言使那些丁忧、致士的人免于缴纳弓箭。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未更治民,今至保州,民之情伪,卒难臆度,如何治之则可?
(2)今绳以军期,补弊修坏,以求应命而已,与仓猝制造何以异哉。
当前题号:4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歌”命名的有白居易的《长恨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以“行”命名的有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兵车行》等。
B.《水浒传》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
C.古人很注意日常交往的礼节,仪表举止、言谈话语、坐立行走都很符合礼仪。在古代的礼节中,见面常用的礼仪是拜礼和揖礼,而室内座位方面又以坐西向东为尊。“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中的“趋”是指古人走过长者尊者面前,要小步快走,以表示敬意。
D.《堂吉诃德》作者是西班牙人狄更斯,他是最早使喜剧主体具有悲剧特征的欧洲作家;《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丰富的历史内容。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是古文运动的倡导人,文坛领袖,主张文章要言之有物。三苏、曾巩、王安石都是出自他的门下。
B.中国古代等级制度分明,这也表现在对“死”的不同说法上,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称不禄,庶人死称死,自己死称填沟壑。
C.“思厥先祖父”中,“先祖父”是对已离世的祖父的称呼,“先”含有怀念、哀痛之情,是对已死长者的尊称。“妣”原指母亲,后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妣。
D.序,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有“赠序”、“宴集序”“诗序”等,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是赠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宴集序,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是诗序。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古代诗歌不少诗句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的,下面对这些节日的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⑴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⑵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⑶ 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   ⑷ 渚闹渔歌响,风和角棕香。
⑸ 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嫦娥应断肠。   ⑹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⑻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A.⑴\⑵⑷\⑶\⑸⑺\⑹\⑻B.⑴⑹\⑶\⑵⑻\⑷⑺\⑸
C.⑴\⑷\⑶\⑵⑻\⑸⑹\⑺D.⑴\⑶\⑵⑷⑻\⑸⑺\⑹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孟子文章“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中的“痒序”就是地方上的学校。
B.中国晋代以后的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是“国子学”,北齐改名国子寺,隋炀帝时改为国子监。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或两者同时设立,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C.“书院”是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
D.太学,中国古代的大学,其名始于西周,西晋始设国子学,与太学并立。国子学与太学,名称虽异,历代制度亦有变化,但都是最高学府。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有关文化方面的常识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A.古代书信体颇为丰富:“书”,指一般书信,如《报任安书》《与微之书》;“表”,是写给长辈、尊者的书信,如《出师表》《陈情表》;还有“疏”,也指书信,后来专指给皇上的奏章,如《谏太宗十思疏疏》。
B.古时候讲究谦辞敬辞的使用,如表示谦逊的自我称呼,“猥以微贱,当侍东宫”“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若望仆不相师” “妾当作蒲苇”,敬称对方的如“孰与君少长”“少卿足下”“公教晞以道”。
C.诗人自称居士者多,许多是因为参透人生之后对佛禅的向往和依归。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欧阳修号“六一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等等。也有叫道人、散人的,如姜夔号“白石道人”,罗贯中号“湖海散人”。
D.李白诗歌豪放飘逸,杜甫诗歌沉郁顿挫,二人被称为盛唐诗坛上的双子星座。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课内文学文化常识题
(1)第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习用“ ,知人论世”的方法来分析诗歌的内容和主旨。
(2)“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此布衣指的是唐朝诗人杜甫,把个人的遭际和时代的不幸、民众的疾苦紧密联系在一起,描绘出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悲哀,他的诗被称作变乱时代的伟大“ ”。
(3)欧阳修,字永权,号六一居士,亦号醉翁,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   》。现存有《欧阳文忠公集》153卷。
(4)汉代散文可分为史传文、政论文、 三类。
(5)《祭十二郎文》中指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称为
(6)《长恨歌》这首诗中用来形容妇女浓黑而柔美的鬓发,泛指头发的词语是
(7)《长恨歌》这首诗中代指六宫中的女性,本为女性化妆用品,用以抹脸和描眉的词语是
(8)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    ,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当前题号:10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