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孟珙字璞玉,随州枣阳人。其父宗政招唐、邓、蔡壮士二万余人,号“忠顺军[注]”,命江海总之,众不安,制置司以珙代海,珙分其军为三,众乃帖然。嘉定十年,金人犯襄阳,宗政以兵御之。珙料其必窥樊城,献策宗政由罗家渡济河,宗政然之。越翼日,诸军临渡布阵,金人果至,半渡伏发,歼其半。十六年,以功特承信郎。丁父忧,制置使起复之,珙辞,讫葬趣就职,又辞,转成忠郎。

绍定元年,珙白制置司创平堰于枣阳,建通天槽八十有三丈,溉田十万顷,使军民分屯,是年收十五万石。又命忠顺军家自畜马,官给刍粟,马益蕃息。二年,升京西第五正将、枣阳军总辖,本军屯驻忠顺三军。金顺阳令李英、申州安抚张林降,珙言:“归附之人,宜因其乡土而使之耕,因其人民而立之长,少壮籍为军,俾自耕自守,才能者分以土地,任以职使,各招其徒以杀其势。”制置司是之。丙辰,蓐食启行,进伐敌寇。时积雨未霁,文彬患之,珙曰:“此雪夜擒吴元济之时也。”策马直至石穴,分兵进攻,俱破。金兵万人自东门出战,珙遮其归路,得降人,言城中饥,珙曰:“已窘矣,当尽死而守,以防突围。”拨发官宋荣不肃,将斩之,众下马罗拜以请,犹杖之。黎明,珙跃马入阵,军气复张,殊死战,俘金人百有二,斩首三百余级。翼日,金人饰美妇人以相蛊,珙命麾下杀之,遂拔敌

端平二年,授主管侍卫马军司公事,时暂黄州驻扎,朝辞,上曰:“卿名将之子,忠勤体国,破蔡灭金,功绩昭著。”珙对曰:“此宗社威灵,陛下圣德,与三军将士之劳,臣何力之有?”帝问恢复,对曰:“愿陛下宽民力,蓄人材,以俟机会。”帝问和议,对曰:“臣介胄之士,当言战,不当言和。”四川制置使陈隆之与副使彭大雅不协,交章于朝。珙旦国事如此合智并谋犹惧弗克而两司方勇于私斗岂不愧廉蔺之风乎驰书责之,隆之、大雅得书大惭。

(选自《宋史·孟珙传》,有删改)

[注]军:北宋时军事和行政相结合的管理单位。屯边戍守,屯田生产,战时为兵。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珙曰/国事/如此合智并谋/犹惧/弗克而两司方勇于私/斗岂不愧/廉蔺之风乎/
B.珙曰/国事如此/合智并谋犹惧/弗克而两司方勇/于私斗岂不愧/廉蔺之风乎/
C.珙曰/国事如此/合智并谋/犹惧弗克/而两司方勇于私斗/岂不愧廉蔺之风乎/
D.珙曰/国事/如此合智并谋/犹惧弗克/而两司方勇/于私斗岂不愧/廉蔺之风乎/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授:授官,任命官职。古代关于任职授官的词语还有很多,比如拜、除、擢、左迁等都是升迁授职的意思。
B.丁父忧:遭逢父亲丧事。古代官员遭父母丧应停职守孝,称“丁忧”,有时朝廷特诏,准许官员不着公服,素服治事,不必弃官去职。
C.绍定元年:绍定,南宋理宗的年号;元年,一般指帝王即位或帝王改换年号的第一年。年号纪年是中国古代纪年制度,自汉武帝时期开始使用。
D.廉蔺之风:战国时赵国将军廉颇和文臣蔺相如皆为功臣,蔺相如被拜为上卿廉颇不服,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不与之计较。廉颇终于觉悟,两人成刎颈之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珙眼光长远,见识非凡。他下令杀死金人派来的美女,面对危险无所畏惧;以廉蔺之风责备陈隆之与彭大雅私相争斗的行为,终使两人悔悟。
B.孟珙多谋善虑,身先士卒。金军犯襄阳,他献计布阵伏击,从而取得重大胜利。征讨敌寇时,久雨未止,他和樊文彬皆认为这是袭击敌人的良机。
C.孟珙才干出众,善于带兵。孟珙把原本不安心的“忠顺军”管理得井井有条。对归顺而来的李英、张林及其部众等,孟珙建议应该分别予以安置。
D.孟珙重视发展屯田,兴修水利。他在枣阳兴修水利,让军民分别屯田,获得丰收;让忠顺军每家自己养马,马匹得以繁衍,解决了军粮战马问题。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翼日,金人饰美妇人以相蛊,珙命麾下杀之,遂拔敌。
(2)此宗社威灵,陛下圣德,与三军将士之劳,臣何力之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02 08:06: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图,字表圣,河中人也。父舆,大中时为商州刺史。图,咸通十年,归仁绍榜进士。主司王凝初典绛州,图时方应举,自别墅到郡上,去,阍吏遽申司空秀才出郭门。后入郭访亲知,即不造郡斋。公谓其尊敬,愈重之。及知贡,图第四人捷,同年鄙薄者谤曰:“此司空图得一名也。”公颇闻,因宴全榜,宣言曰:“凝叨忝文柄,今年榜帖,专为司空先辈一人而已。”由是名益振。未几,凝为宣、歙观察使,辟置幕府。召拜殿中侍御史,不忍去凝府,台劾,左迁光禄寺主簿。卢相携还朝,过陕、虢,访图,深爱重,留诗曰:“氏族司空贵,官班御史雄。老夫如且在,未可叹途穷。”就属于观察使卢渥曰:“司空御史,高士也。”渥遂表为僚佐。携执政,召拜礼部员外郎,寻迁郎中。丁黄巢乱,间关至河中,僖宗次凤翔,知制诰、中书舍人。景福中,拜谏议大夫,不赴。昭宗在华州,召为兵部侍郎,以足疾自乞,听还。图家本中条山王官谷,有先人田庐,遂隐不出,作亭榭室,悉画唐兴节士文人像。尝曰:“某宦情萧索,百事无能。量才一宜休,揣分二宜休。耄而聩三宜休。”遂名其亭曰“三休”。作文以伸志,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言诡激不常,欲免当时之祸。初以风雨夜,得古宝剑,惨淡精灵,尝佩出入。性苦吟,举笔缘兴,几千万篇。自致于绳检之外,豫置冢棺,遇胜日,引客坐圹中,赋诗酌酒,沾醉高歌。客有者,曰:“君何不广耶?生死一致,吾宁暂游此中哉。”岁时祠祷,与闾里父老鼓舞相乐。时寇盗所过齑粉,独不入谷中,知图贤,如古王蠋也。士民依以避难。后闻哀帝遇弑,不食扼腕,呕血数升而卒,年七十有二。先撰自为文于濯缨亭一鸣窗,今有《一鸣集》三十卷,行于世。
(节选自辛文房《唐才子传》)
(注)①归仁绍:苏州人,唐咸通十年己丑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三十人,其中有司空图。②卢携:唐代名臣,曾任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门下侍郎、兵部尚书等职。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别墅到郡上谒   谒:拜见
B.作亭榭室 素:无涂饰
C.言诡激不常 涉:涉及
D.客有者 难:疑惑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空图父亲司空舆曾担任商州刺史,后来司空图考取进士,又因为主管官员王凝的保举,被朝廷任命为殿中御史使。
B.卢携还朝任职时,他去看望了司空图,对他推崇赏识并为他留诗,因为他的推荐,司空图被表奏为官,此后官职又有升迁。
C.司空图曾被授谏议大夫、兵部侍郎等职,他没有赴任或告病还乡,后来司空图隐居于中条山王官谷中,他作文吟诗,举止放达。
D.司空图贤名在外,在他声誉的庇护下百姓得以免遭寇盗伤害,他忠于皇帝,最后绝食呕血而死,并有文集流传后世。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凝叨忝文柄,今年榜帖,专为司空先辈一人而已。
(2)君何不广耶?生死一致,吾宁暂游此中哉。
【小题4】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司空图的形象特点,不超过30个字。

同类题2

阅读下面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①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②,棋未收,叹新丰孤 馆③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注:①徐再思:元代散曲作家,只做过“嘉兴路吏”,创作此曲时,他旅居江湖,已十年 不归。②灯花:油灯结成花形的余烬。③新丰孤馆:《新唐书·马周传》记载,马 周未发迹时,曾旅居新丰,受尽店家冷遇。
【小题1】下列对本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声梧叶一声秋”一句,写秋雨绵绵,梧叶声声,烘托出秋天萧瑟的氛围。
B.“三更归梦三更后”一句,写作者半夜才回到故乡,更显出漂泊江湖的凄苦。
C.“一声”、“一点”、“三更”的反复咏叹,更使人感到长夜难捱的凄凉和寂寞。
D.末句“都到心头”四字戛然而止,欲语还休,却有引人遐思、令人回味之功。
【小题2】“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三句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亲人,而以年迈双亲的忧思把自己的思念抒发得更加深婉动人。下列诗句中使用了类似手法的一项是:
A.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B.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江汉》)
C.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唐·高适《除夜作》)
D.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唐·张籍《秋思》)
【小题3】“落灯花”一句源自南宋赵师秀的《约客》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 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请分析本曲与赵诗在内容和情感上有何不同。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
金•元好问
幕府文书鸟羽轻,敝裘羸马月三更。
未能免俗私自笑,岂不怀归①官有程。
十里陂塘春鸭闹,一川桑柘晚烟平。
此生只合田间老,谁遣春官②识姓名?
【注】①到正大七年(1230),金国北面的蒙古军加紧进逼。地处南北交通要道的邓州(治所在今河南邓县),也受到南宋的不断袭扰。为了加强防务,邓州守将聘请元好问出来担任幕职。②岂不怀归:语出《诗经•小雅•出车》:“岂不怀归,畏此简书。”③春官:指礼部,礼部执掌人才推荐、选拔、考试诸事。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
A.首联中“鸟羽轻”意义双关:一指征召文书上插有鸟羽,表示征召紧急;二指文书传送快,如同飞鸟一般的迅疾。这三个字把征召的紧急情态,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出来。
B.颔联“未能免俗私自笑”,通过细节描写,传神地写出诗人被官府征召后不可抑制的喜悦之态。而 “官有程”三字,又照应上联“月三更”,点明诗人连夜出发的缘由。
C.颈联写景。借十里池塘,群鸭戏水;桑柘遍地,晚烟无风描绘出川原一片热闹、美好的景致。与首联“敝裘羸马”的凄凉画面形成鲜明对比,借此表达了诗人的贫穷。
D.本诗在谋篇布局上独具匠心。第一、三联叙事写景,叙述赴邓原因,描写了连夜赶赴邓州的情景及白日所见;二、四联侧重抒情,表达了自己赴邓的复杂情感。疏密有致,波澜层出。
E、本诗在遣词造句上趋于精严。在用字上“轻”“闹”准确生动;在手法运用上综合采用了比兴、虚实相生、用典等表现手法,使全诗含蕴深厚、耐人寻思。
(2)这首诗的颈联和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白传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傲放,与贺之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选自《唐才子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B.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C.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D.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常说的“四书五经”,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B.皇帝的命令称“诏”“敕”“圣旨”“谕旨”“上谕”等。假托或假冒皇帝的命令,称为“矫诏”。
C.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D.文中“不知翰林至此”,此处应指“翰林学士”,是朝廷中负责起草皇帝诏书的。古代负责诏书起草的工作非常重要,实际上是参与国家重大事务的决策工作。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
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担任翰林。
C.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官府赦免李白的死罪。
D.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小题4】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1)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
(2)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②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③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拨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
(注)①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③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
【小题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昌初致仕 致仕:做官。
B.居易以忠鲠遭摈    累:屡次。
C.与胡杲……李文爽集 燕:通“宴”,宴饮。
D.不尚艰难   艰难:艰涩。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必令家老妪读之   既其出,则或咎欲出者
B.放纵诗酒 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
C.鸡林国行贾售其国相 然力足以至焉,人为可讥
D.刘宾客齐名 秦伯说,郑人盟
【小题3】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
B.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
C.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
D.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
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
【小题5】翻译下列句子
(1)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
(2)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3)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