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文化常识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国语》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撰的一部纪传体著作。
B.单于:秦汉时匈奴君主的称号,高适的《燕歌行》中“单于猎火照狼山”指敌酋。
C.从事:官名,源于汉武帝时期,有刺史属吏之称,如《伶官传序》有“遣从事”一说。
D.太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称为太牢。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1-03 08:47: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束发戴冠常用“簪”来固定帽子;“笏”是大臣朝见皇帝时用来记事的手板。“簪笏”常代指官员或官职。
B.古人把每个月份冠以“孟”“仲”“季”以示区分,用“望”“朔”“晦”分别表示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和月末最后一天。
C.古代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替国君主持赞礼的官员称为“相”,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小相”属“士”这一级。
D.尚飨,亦作“尚享”,希望死者的灵魂来享用祭品,这是祭文结束时的常用语。尚,表示希望;飨,鬼神享用祭品。
同类题2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如称司马迁为司马子长,杜甫为杜子美,柳宗元为柳屯田,韩愈为韩退之。
B.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定丧服的轻重。期,指的是穿三周年丧服;功,又分为大功、小功。大功,穿九个月丧服;小功,穿五个月丧服。
C.古人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月份冠以伯、仲、季以示区分,如伯秋、仲秋、季秋。中秋节又处在仲秋的中间,所以也叫仲秋节。
D.魏晋时期,太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刺史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郎中是尚书省的属官;洗马,即太子洗马,是太子侍从官。
同类题3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锱铢:古代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
B.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一般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C.薨:《礼记·曲礼》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日不禄,庶人日死。”唐代及以后二品以上官员去世也都称薨。
D.刑部:又称秋官、宪部。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刑法、狱讼之事,考课黜陟之方,在清代是最高司法机关。
同类题4
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共收诗305篇。内容分为“风”“雅”“颂”,主要手法是“赋”“比”“兴”。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
B.下榻:在某地住宿。榻,狭长而低矮的坐卧用具。典故:豫章太守陈蕃素来不接待宾客,专为徐稚设一榻,平时挂起,只有徐稚来访才放下。因此后世有“下榻”之说。
C.执敲扑而鞭笞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敲扑,刑具,短的叫“敲”,长的叫“扑”。
D.阴阳:山北水南为阳,山南水北为阴。我国许多地名与此有关,如“江阴”、“淮阴”、“汉阳”、“汉阴”、“华阴”“河阳”等。《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指汉水南面。
同类题5
下列有关文化方面的常识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A.古代书信体颇为丰富:“书”,指一般书信,如《报任安书》《与微之书》;“表”,是写给长辈、尊者的书信,如《出师表》《陈情表》;还有“疏”,也指书信,后来专指给皇上的奏章,如《谏太宗十思疏疏》。
B.古时候讲究谦辞敬辞的使用,如表示谦逊的自我称呼,“猥以微贱,当侍东宫”“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若望仆不相师” “妾当作蒲苇”,敬称对方的如“孰与君少长”“少卿足下”“公教晞以道”。
C.诗人自称居士者多,许多是因为参透人生之后对佛禅的向往和依归。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欧阳修号“六一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等等。也有叫道人、散人的,如姜夔号“白石道人”,罗贯中号“湖海散人”。
D.李白诗歌豪放飘逸,杜甫诗歌沉郁顿挫,二人被称为盛唐诗坛上的双子星座。
相关知识点
语言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
风俗礼仪
阅读与鉴赏
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