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中,“奄奄黄昏后”中的“黄昏”,不是傍晚,而是古代十二时辰之一的“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
B.“风骚”中的“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指屈原的作品《楚辞》中的《离骚》篇。后来,“风骚”并称,泛指文学。
C.庐冢,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搭建的屋舍。亦作“庐墓”。
D.癸丑,古人常用“天干”(甲乙丙丁等)十个字和“地支”(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1-20 11:48: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示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是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代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词等。
B.荀子,名况,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是先秦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C.老舍,中国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他的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等,剧本有《茶馆》《离婚》等。
D.我国古代把农历每月初一叫“朔”,十五叫“望”,月末一天叫“晦”。《赤壁赋》中 “七月既望”,指望日的后一日,即农历十六。
同类题2
《北京的春节》极有民族特色,请依据课文内容填出下列节日的名称。
腊月初八
腊月二十三
腊月二十九或三十
正月初一
正月十五
同类题3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刺史”,汉初文帝因为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称为“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行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B.“三径”,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条小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人因以“三径”代隐士住处。“三径之资”指隐居的资本。
C.“督邮”,汉代各郡的重要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政令兼司法等。
D.“元嘉草草”中的“元嘉”是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同类题4
下列各项中
文化常识
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席位常以左为尊,职位常以右为尊,如“归国,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B.古代君王、诸侯临朝听政,皆面南而会,即以此称君;而以北面为卑,或以之称臣。
C.古代贵族鸣钟列鼎而食,用钟鸣鼎食指代名门望族,如“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
D.在古籍文献中,农历每月的第一日叫“朔”,十五日叫“望”,三十日叫“晦”。
同类题5
下列各句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中,“黄昏”指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
B.“二十四史”的前四史包括司马迁著的《史记》、班固著的《汉书》、范晔著的《后汉书》,以及陈寿著的《三国志》,都是纪传体例。
C.《师说》中“六艺”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D.《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中,“青衫”指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也为青黑色,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官职低。
相关知识点
语言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
天文历法
风俗礼仪
文史典籍
阅读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