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束发戴冠常用“簪”来固定帽子;“笏”是大臣朝见皇帝时用来记事的手板。“簪笏”常代指官员或官职。
B.古人把每个月份冠以“孟”“仲”“季”以示区分,用“望”“朔”“晦”分别表示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和月末最后一天。
C.古代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替国君主持赞礼的官员称为“相”,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小相”属“士”这一级。
D.尚飨,亦作“尚享”,希望死者的灵魂来享用祭品,这是祭文结束时的常用语。尚,表示希望;飨,鬼神享用祭品。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1-20 03:44: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王羲之,字逸少,西晋著名书法家,祖籍琅邪(今山东临沂)。《晋书》说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因此他被后世誉为“书圣”。
B.“赋”我国古代的一种重要文体,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富于文采,讲究韵律。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赋的流变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
C.《巴黎圣母院》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家雨果创作的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杰作。书中的人物爱斯梅拉达和卡西莫多集中体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
D.马丁·路德·金,美国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政治主张的核心是“非暴力主义”。 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从1986年起,美国政府将每年一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
同类题2
下列对莎士比亚相关作品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亨利四世》采用了平行结构,剧中有两条线索:一条描写了宫廷的政治斗争,另一条反映了平民的生活。
B.夏洛克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中创造的最光辉的喜剧人物,被称为“一支狂欢之夜的长明烛”。
C.莎士比亚在历史剧《理查德三世》中塑造了理查德三世狡诈、毒辣,但又足智多谋、能言善辩的暴君形象。
D.《李尔王》这部作品中存在两条重要情节线索:一是李尔王和三个女儿的故事,二是葛罗斯特一家人的遭遇。
同类题3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雨果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他的创作主张是“美丑对照原则”。在《炮兽》“人兽大战”的场景中,就充满着种种对照:血肉之躯和钢铁猛兽,理性和野性,智慧和野蛮,灵巧和粗暴,还有斗勇和智取,以及动与静……显示出浪漫主义文学的瑰丽特色。
B.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在欧美文坛上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创作上侧重于描写人物意识流动,揭示人类精神存在。
C.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作家是列夫·托尔斯泰,他的三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而高尔基是俄国伟大的文学家,著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D.海明威《桥边的老人》中的“我”,带有冷静的旁观者色彩,更多的是在“显示”故事而不是“讲述”故事,没有过多的主观感受与心理描写,一切景物象征意义,一切情节的内涵全部蕴含在客观的叙述中,体现了海明威独特的叙事风格。
同类题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
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苏武传》《过秦论》《望海潮·东南形胜》《高老头》的作者依次是东汉的史学家、文学家班固,西汉的文学家贾谊,北宋的词人柳永,法国的浪漫主义大师巴尔扎克。
B.《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C.元杂剧的剧本内容由唱词、科、白组成,元杂剧的结构一般是四折一楔子,角色为末、旦、净、丑等。
D.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以翠翠的爱情生活为主线,描绘了湘西边城的美丽风光和风土人情,表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同类题5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茶馆》第三幕中,三位主要人物在暮年相遇,他们一起撒纸钱,为自己,也为旧时代送丧;而茶馆主人王利发的儿子王大栓却已经参加了八路。
B.《子夜》中,在吴老太爷的葬礼上,吴荪甫收到了家乡发来的电报,知道家乡正发生农民暴动,他开始为自己的资产担忧,脸上也显露出老太爷过世时都没有的忧愁。
C.泰戈尔《飞鸟集》通过对自然、对人生的点点思绪的抒发,写下了他对自然、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索,从而给人们以多方面的启示。
D.《哈姆莱特》第三幕中,波洛涅斯察觉到哈姆莱特可能是装疯,而他认为“大人物的疯狂是不能听其自然的”,所以建议克劳狄斯将哈姆莱特送往英国再结果他。
E.《红楼梦》中,刘姥姥前两次进荣国府都得了不少银子,第三次进荣国府时,贾母已死,凤姐在重病中把自己的独生女儿托付给她。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天文历法
风俗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