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文化常识: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1)羽扇,用鸟羽制成的扇子;纶巾,佩有青丝带的头巾。羽扇纶巾是古时儒者的装束。(______)
(2)樽,一种盛酒器,一般是敞口,高颈,圈足,其上常饰有动物形象。(______)
(3)封狼居胥,东汉大将霍去病远征匈奴,歼敌七万余,封狼居胥山而还。后用“封狼居胥”指建立显赫战功。(______)
(4)元嘉,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秦初开始使用,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______)
(5)黄花,即菊花。重阳赏菊,是我国的传统习俗之一,古代的文人骚客常在这一天相聚赏花,吟诗作文。(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19-11-02 03:44: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郭永,大名府元城人,少刚明勇决。以祖任为丹州司法参军。守,武人也,为奸利无所忌,永数引法裁之。守大怒,盛威临永,永不为动,则缪为好言荐之朝。后守欲变具狱,永力争不能得,袖举牒还之,拂衣去。

寻知大谷县。太原帅率用重臣,每宴飨费千金,取诸县以给,敛诸大谷者尤亟。永以书抵幕府曰:“非什一而取,皆民膏血也,以资觞豆之费可乎?脱不获命,令有投劾归耳。”府不敢迫。

调东平司录参军,府事无大小,永成决之。吏有不能办者,私相靳曰:“尔非郭司录耶!”通判郑州燕山兵起, 以永为其路转运判官。郭药师屯边,怙恩暴甚,与民市不偿其直,复驱之,至坏目折支乃已。安抚使王安中莫敢问。永白安中,不治且难制,请见而显责之;不从,则取其尤者磔之市。乃见药师曰:“朝廷负将军乎?”药师惊曰:“何谓也?”永曰前日将军杖策归朝廷上推赤心置将军腹中客遇之礼无所不至而将军未有尺寸功报上也今乃倚将军为重乃纵部曲戕民不禁平居尚尔如缓急何药师虽谢无愧容,永谓安中曰:“它日乱边者必此人也。”已而移河北西路提举常平。

会金人趋京师,所过城邑欲立取之。是时天寒,城池皆冻,金率藉冰梯城,不攻而入。永适在大名,闻之,先弛壕渔之禁,人争出渔,冰不能合。金人至城下,睥睨久之而去。

永博通古今,得钱即买书,家藏书万卷,为文不求人知。见古人立名节者,未尝不慨然掩卷终日,而尤慕颜真卿为人。(杜)充之守大名,名称甚盛,永尝画数策见之,它日问其目。曰:“未暇读也。”永数之曰“人有志而无才,好名而遗实,骄蹇自用而得名声,以此当大任,鲜不颠沛者,公等足与为治乎?”充大惭靖康元年冬,金人再犯京师,中外阻绝,或以两宫北狩告永者,永号绝仆地,家人舁归,不食者数日,闻大元帅府檄书至,始勉强一餐。其忠义盖天性然。

(节选自《宋史·忠义》)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前日将军杖策归朝廷/上推赤心置将军腹中/客遇之礼无所不至/而将军未有尺寸功报上也/今乃倚将军为重/乃纵部曲戕民不禁/平居尚尔/如缓急何/
B.前日将军杖策归朝廷/上推赤心置将军腹中/客遇之礼/无所不至/而将军未有尺寸功报上也/今乃倚将军为重/乃纵部曲戕民/不禁平居尚尔/如缓急何/
C.前日将军杖策归朝廷/上推赤心置将军腹中/客遇之礼无所不至/而将军未有尺寸功/报上也/今乃倚将军为重/乃纵部曲戕民不禁/平居尚尔/如缓急何/
D.前日将军杖策归朝廷/上推赤心置将军腹中/客遇之礼/无所不至/而将军未有尺寸功/报上也/今乃倚将军为重/乃纵部曲戕民/不禁平居尚尔/如缓急何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府,旧时行政区划名,比县高一级,文中大名府、东平府都是宋朝的行政区划。
B.通判,官名,掌管州府的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同时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之责。
C.靖康,是宋钦宗的第一个年号,也是北宋的最后一个年号,共使用两年。
D.北狩,指到北方打猎,这里运用了春秋笔法,实际指的是两宫因金人再犯京师而被迫向北撤退。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永不畏权势,坚持原则。他任丹州司法参军时,太守贪图私利无所顾忌,郭永多次根据法律制裁他;太守凶神恶煞地逼迫郭永,郭永不为所动。
B.郭永体恤民情,反对腐败。他任大谷县知县时,太原的主帅经常从下属各县收取赋税用于招待,其中大谷县赋税尤其严重,郭水因此写信给幕府反对。
C.郭永喜爱藏书,仰慕贤者。他得到钱就买书,家藏书万卷,写文章不求别人知道;读到有名节的古人,常常掩卷感慨,叹息终日。
D.郭永足智多谋,忠于朝廷。为了阻止金人登城,他取消了捕鱼的禁令,百姓捕鱼,池不冰结,金人难以借冰入城;当他听到两宫北狩的消息时,号哭气绝,从此重疾不起。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什一而取,皆民膏血也,以资觞豆之费可乎?
(2)(杜)充之守大名,名称甚盛,永尝画数策见之,它日问其目。

同类题5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羊耽妻辛氏,字宪英,陇西人,魏侍中毗之女也。聪朗有才鉴。初,魏文帝得立为太子,抱毗项谓之曰:“辛君知我喜不?”毗以告宪英,宪英叹曰:“太子,代君主宗庙社稷者也。代君不可以不戚,主国不可以不惧,宜戚而喜,何以能久!魏其不昌乎?” 弟敞为大将军曹爽参军,宣帝将诛爽,因其从魏帝出而闭城门,爽司马鲁芝率府兵斩关赴爽,呼敞同去。敞惧,问宪英曰:“天子在外,太傅闭城门,人云将不利国家,干事可得尔乎?”宪英曰:“事有不可知,然以吾度之,太傅殆不得不尔。明皇帝临崩,把太傅臂,属以后事,此言犹在朝士之耳。且曹爽与太傅从受寄托之任,而独专权势,于王室不忠,于人道不直,此举不过以诛爽耳。”敞曰:“然则敞无出乎?”宪英曰:“安可以不出!职守,人之大义也。凡人在难,犹或恤之;为人执鞭而弃其事,不祥也。且为人任,为人死,亲昵之职也,汝从众而已。”敞遂出。宣帝果诛爽。事定后,敞叹曰:“吾不谋于姊,几不获于义!”
其后钟会为镇西将军,宪英谓耽从子祜曰:“钟士季何故西出?”祜曰:“将为灭蜀也。” 宪英曰:“会在事纵恣,非持久处下之道,吾畏其有他志也。”及会将行,请其子琇为参军,宪英忧曰:“他日吾为国忧,今日难至吾家矣。” 琇固请于文帝,帝不听。宪英谓琇曰:“行矣,戒之!古之君子入则致孝于亲出则致节下于国在职思其所司在义思其所立不遗父母忧患而已军旅之间可以济者其惟仁恕乎”会至蜀果反,琇竟以全归。祜尝送锦被,宪英嫌其华,反而覆之,其明鉴俭约如此。泰始五年卒,年七十九。
——《晋书•列女·羊耽妻辛氏 》
【注释】 
毗(pí ) 殆(dài ):危险。属:通“嘱”。四个辅佐大臣:司马懿、曹爽、刘放、孙资。祜(h ù )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古之君子入则致孝于亲/出则致节下/于国在职思/其所司在义思/其所立不遗父母/忧患而已/军旅之间可以/济者其惟仁恕乎/
B.古之君子/入则致孝于亲/出则致节下于国/在职思其所司/在义思其所立/不遗父母/忧患而已/军旅之间可以/济者其惟仁恕乎/
C.古之君子入则致孝于亲/出则致节下于国/在职思其所司/在义思其所立/不遗父母忧患而已/军旅之间可以济者/其惟仁恕乎/
D.古之君子/入则致孝于亲/出则致节下于国/在职思其所司/在义思其所立/不遗父母忧患而已/军旅之间可以/济者其惟仁恕乎/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君,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也是封建制度的一种尊号,尤指君主国家所封的称号或封号;又引申为人的尊称,相当于“您”,文中即此意。
B.太傅,中国古代职官。始于西周,为国王的辅佐大臣与皇帝老师,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三公之一。
C.太子,是皇帝的长子,其地位仅次于皇帝,拥有监国与摄政的权利,并拥有类似于朝廷的东宫。
D.泰始,是西晋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一个年号,共计10年。这也是西晋的第一个年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羊耽妻辛氏宪英明鉴识人,她认为太傅关闭城门是要诛杀曹爽的打算, 后来宣帝果然诛杀了曹爽。
B.羊耽妻辛氏宪英认为钟会处事往往恣意而为,不是长久居于人下的作风,觉得他担任镇西将军,是有别的不可告人的打算。后来钟会到了蜀地果然反叛。
C.羊耽妻辛氏宪英认为曹爽大权独揽,对王室不忠无理,但在太傅关闭城门欲杀曹爽时仍让弟弟辛敞誓死保卫他。
D.羊耽妻辛氏宪英不但洞察世事而且生活俭约,羊祜曾经送给宪英锦被,宪英嫌锦被华丽,就反过来盖。
【小题4】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代君不可以不戚,主国不可以不惧,宜戚而喜,何以能久!
(2)天子在外,太傅闭城门,人云将不利国家,干事可得尔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