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文章作者
- 鲁迅(1881-1936)
- 周作人(1884-1967)
- 柳亚子(1887-1958)
- 胡适(1887-1962)
- 刘半农(1891-1934)
- 郭沫若(1892-1978)
- 毛泽东(1893-1976)
- 顾颉刚(1893-1980)
- 许地山(1893-1941)
- 丁西林(1893-1974)
- 叶圣陶(1894-1988)
- 邹韬奋(1895-1944)
- 冯友兰(1895-1990)
- 林语堂(1895-1976)
- 茅盾(1896-1981)
- 郁达夫(1896-1945)
- 徐志摩(1896-1945)
- 朱光潜(1897-1986)
- 田汉(1898-1968)
- 朱自清(1898-1948)
- 郑振铎(1898-1948)
- 翦伯赞(1898-1968)
- 瞿秋白(1899-1935)
- 闻一多(1899-1946)
- 老舍(1899-1966)
- 冰心(1900-1999)
- 夏衍(1900-1995)
- 王力(1900-1986)
- 鲁彦(1901-1944)
- 陈毅(1901-1972)
- 梁思成(1901-1972)
- 柔石(1902-1931)
- 沈从文(1902-1988)
- 李伟森(1903-1931)
- 冯雪峰(1903-1976)
- 胡也频(1903-1931)
- 梁实秋(1903-1987)
- 巴金(1904-2005)
- 艾芜(1904-1992)
- 沙汀(1904-1992)
- 丁玲(1904-1986)
- 吕叔湘(1904-1998)
- 臧克家(1905-2004)
- 李广田(1906-1968)
- 吴伯箫(1906-1982)
- 赵树理(1906-1970)
- 张天翼(1906-1985)
- 李健吾(1906-1982)
- 冯铿(1907-1931)
- 萧军(1907-1988)
- 周立波(1908-1979)
- 吴组缃(1908-1994)
- 殷夫(1909-1931)
- 吴晗(1909-1969)
- 姚雪垠(1910-1999)
- + 曹禺(1910-1996)
- 《雷雨》
- 《日出》
- 《原野》
- 艾青(1910-1996)
- 钱钟书(1910-1998)
- 萧乾(1910-1999)
- 吴强(1910-1990)
- 萧红(1911-1942)
- 马南邨(1912-1966)
- 孙犁(1913-2002)
- 杨朔(1913-1968)
- 唐弢(1913-1992)
- 杨沫(1914-1995)
- 周而复(1914-2004)
- 徐迟(1914-1996)
- 叶君健(1914-1999)
- 严文井(1915-2005)
- 柳青(1916-1978)
- 刘白羽(1916-2005)
- 袁珂(1916-2001)
- 田间(1916-1985)
- 碧野(1916-2005)
- 查良铮(1918-1977)
- 秦牧(1919-1992)
- 黄仁宇(1918-2000)
- 郭小川(1919-1976)
- 魏巍(1920-2008)
- 汪曾祺(1920-1997)
- 杜鹏程(1921-1991)
- 何为(1922-2011)
- 峻青(1922-)
- 李季(1922-1980)
- 马峰(1922-)
- 曲波(1923-2002)
- 贺敬之(1924-)
- 张爱玲(1920-1995)
- 戴望舒
- 陆蠡
- 蔡元培
- 梁斌
- 冯至
- 穆旦
- 何其芳
- 卞之琳
- 语言知识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
A.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 |
B.交代当时的天气特征及其对人的影响 |
C.渲染了舞台气氛,烘托了悲剧色彩 |
D.暗示一场雷雨即将来临 |
周朴园:什么?鲁大海?他!我的儿子?
鲁侍萍:他跟你现在完完全全是两样的人。
周朴园:(冷笑)这么说,我自己的骨肉在矿上鼓励罢工,反对我!
鲁侍萍:你不要以为他还会认你做父亲。
周朴园:(忽然)好!痛痛快快地!你现在要多少钱吧?
鲁侍萍:什么?
……
鲁大海:(如梦初醒)这三个没有骨头的东西,他们就把矿上的工人们卖了。哼,你们这些不要脸的董事长,你们的钱这次又灵了。
周萍:(怒)你混账!
周朴园;不许多说话。(回头向大海)鲁侍萍: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一一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鲁大海:开除了?!
周冲:爸爸,这是不公平的。
周朴园:(向周冲)你少多嘴,出去!
周冲愤然由中门下
鲁大海:哦,好,好,(切齿)你的手段我早就领教过,只要你能弄钱,你什么都做得出来。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你还——
周朴园:你胡说!
鲁侍萍:(至大海前)别说了,走吧。
鲁大海:哼,你的来历我都知道,你从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在叫江堤出险——
周朴园:(厉声)下去!
仆人们:(拉大海)走!走!
鲁大海:故意淹死了二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你扣三百块钱!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你现在还——
周萍:(冲向大海,打了他两个嘴巴)你这种混账东西!
大海还手,倒是被周宅的仆人们拉住。
周萍:打他!
鲁大海:(向周萍)你!
仆人一起打大海,大海流了血。
周朴园:(厉声)不要打人!
仆人们停止打大海,仍拉住大海。
鲁大海:(挣扎)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
周萍:(向仆人们)把他拉下去!
鲁侍萍:A(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周萍:你是谁?
鲁侍萍: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鲁大海:妈,别理这东西,您小心吃了他们的亏。
鲁侍萍:B(呆呆地看着周萍的脸,又哭起来)大海,走吧,我们走吧。
(节选自曹禺《雷雨》)
【小题1】A与B两处画线的句子体现了侍萍怎样的心理?【小题2】周朴园对周萍、周冲分别说“不许多说话”“你少多嘴”,其用意是什么?
【小题3】从节选的剧情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朴园-一个虚伪、心狠手辣的人。
【小题4】联系剧情,分析鲁大海的人物形象。
周朴园 (惊愕)梅花?
鲁侍萍 旁边还绣着一个萍字。
周朴园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鲁侍萍 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周朴园 哦,侍萍?(低声)是你?
鲁侍萍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半晌。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侍萍 (怨愤)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周朴园 你可以冷静点。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如果你觉得心里有委屈,这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
鲁侍萍 哼,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你大概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周朴园 从前的旧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
鲁侍萍 那是因为周大少爷一帆风顺,现在也是社会上的好人物。可是自从我被你们家赶出来以后,我没有死成,我把我的母亲可给气死了,我亲生的两个孩子你们家里逼着我留在你们家里。
周朴园 你的第二个孩子你不是已经抱走了么?
鲁侍萍 那是你们老太太看着孩子快死了,才叫我带走的。
(自语)哦,天哪,我觉得我像在做梦。
周朴园 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
鲁待萍 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了!你结了婚,就搬了家,我以为这一辈子也见不着你了;谁知道我自己的孩子偏偏要跑到周家来,又做我从前在你们家里做过的事。
【小题1】鲁侍萍不止一次说到命运,“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对侍萍的命运观,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侍萍不能解释自己三十年来为什么受那么多苦,不得不自认是“不公平的命”所使然。 |
B.鲁侍萍在苦难中挣扎,悲叹自己的“命苦”,她相信命运,但也表现出对世道不公的愤懑与不平。 |
C.她虽然一再说“命运”如何,但并无深意,只是客观反映了她对自己苦难一生的悲叹。 |
D.三十年的苦和恨,使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侍萍觉醒了,她所说的“命”,从根本上看,是对不公平世道的控诉与抗争。 |
【小题3】提到他们的第二个孩子,二人都强调是“你的”,他们的意图有什么不同?
周朴园 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鲁侍萍 不敢说。
周朴园 哦。
鲁侍萍 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周朴园 哦?你说说看。
鲁侍萍 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周朴园 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
鲁侍萍 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
周朴园 (苦痛)哦!
鲁侍萍 这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了她,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
周朴园 (汗涔涔地)哦。
鲁侍萍 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周朴园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鲁侍萍 我姓鲁,老爷。
周朴园 (喘出一口气,沉思地)侍萍,侍萍,对了。这个女孩子的尸首,说是有一个穷人见着埋了。你可以打听得她的坟在哪儿么?
鲁侍萍 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
周朴园 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
鲁侍萍 亲戚?
周朴园 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鲁侍萍 哦——那用不着了。
周朴园 怎么?
鲁侍萍 这个人现在还活着。
周朴园 (惊愕)什么?
鲁侍萍 她没有死。
周朴园 她还在?不会吧?我看见她河边上的衣服,里面有她的绝命书。
鲁侍萍 不过她被一个慈善的人救活了。
周朴园 哦,救活啦?
鲁侍萍 以后无锡的人是没见着她,以为她那夜晚死了。
周朴园 那么,她呢?
鲁侍萍 一个人在外乡活着。
周朴园 那个小孩呢?
鲁侍萍 也活着。
周朴园 (忽然立起)你是谁?
鲁侍萍 我是这儿四凤的妈,老爷。
周朴园 哦。
鲁侍萍 她现在老了,嫁给一个下等人,又生了个女孩,境况很不好。
周朴园 你知道她现在在哪儿?
鲁侍萍 我前几天还见着她!
周朴园 什么?她就在这儿?此地?
鲁侍萍 嗯,就在此地。
周朴园 哦!
鲁侍萍 老爷,你想见一见她么?
周朴园 不,不,谢谢你。
鲁侍萍 她的命很苦。离开了周家,周家少爷就娶了一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她一个单身人,无亲无故,带着一个孩子在外乡什么事都做,讨饭,缝衣服,当老妈,在学校里伺候人。
【小题1】周朴园说梅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侍萍却说“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对这两人的对话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揭露了周朴园极力掩饰当年对侍萍始乱终弃的虚伪。 |
B.反映了周朴园因内心空虚而追忆当年的快乐与幸福的心态。 |
C.侍萍对周朴园的谎言愤怒万分,强压愤怒驳斥周的虚伪。 |
D.侍萍嘲讽的语言中含有对过去遭遇的回忆,也有内心痛苦的流露。 |
A.汗涔涔地: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突出人物心虚的一面。 |
B.抬起头来:借助行动描写写心理,揭示人物紧张心态。 |
C.喘出一口气:描写人物情态,写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平静。 |
D.惊愕:通过人物的神态,揭示人物疑虑不安的心态。 |
A.鲁侍萍不直接告知自己的身份,是因为不愿提及那些给她情感和心灵以创伤的往事。 |
B.周朴园在与侍萍对话中所体现出来的虚情假义的一面,推动了戏剧冲突向前进一步发展。 |
C.周朴园对侍萍始乱终弃源于资本主义所倡导的门当户对的腐朽思想,特别是大年三十驱逐其出门,更揭示了资产阶级残忍的一面。 |
D.“老爷,你想见一见她么”一句话所引起的周朴园的紧张神态,更加暴露出他性格复杂的特点。 |
(1)下文节选自《雷雨》(第一幕),全剧从鲁贵和女儿四风的对话开始,鲁贵喜好赌博,一次次把鲁大海寄给侍萍的工钱输掉。他知道四凤与周萍的关系,常向女儿“借钱”。这次又向女儿”借钱”来了——
鲁贵:真的?说起来这不怪我,昨天那几个钱,大账还不够,小账还剩点,所以我就耍了两把,也许赢了钱,不都还了么?谁知运气不好,连喝带赌,还倒欠了十来块。
四凤:这是真的?
鲁贵:(真心的)这可一句瞎话都没有。
四凤:那我实实在在地告诉您,我也没有钱!(说完就要拿起药碗)
鲁贵:(着急)凤儿,你这孩子是什么心事?你可是我的亲生孩子,
四凤:(嘲笑地)亲生的女儿也没法把自己卖了,替您老人家还赌债啊?
鲁贵:(严重地)孩子,你可明白点,你妈疼你,只在嘴上,我可是把你的什么要紧的事情,都处处替你想。
四凤:(明白地,但是不知他闹的什么把戏)你心里又要说什么?
鲁贵:(停一停,四面望了一望,走进四凤,佯笑)我说,大少爷常跟我提过你,大少爷他说——
潜台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电影《命运呼叫转移》第四章《山难》中奸商滕少延出了车祸,打电话求救却无人相信,生死边缘,他在忏悔。他想到了坏朋友大头,先因行骗发达,后因犯罪入狱,滕少延说了一向耐人寻味的台词:“老天只是近视眼,没有瞎眼。”它的潜台词是什么?
潜台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朴园 好,好,好,那么,你现在要什么?
鲁侍萍(停一停)我,我要点东西。
周朴园 什么?说吧。
鲁侍萍(泪满眼)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
周朴园 你想见他?
鲁侍萍 嗯,他在哪儿?
周朴园 他现在在楼上陪着他的母亲看病。我叫他,他就可以下来见你。不过是——(顿)他很大了,——(顿)并且他以为他母亲早就死了的。
鲁侍萍 哦,你以为我会哭哭啼啼地叫他认母亲么?我不会那样傻的。我明白他的地位,他的教育,不容他承认这样的母亲。这些年我也学乖了,我只想看看他,他究竟是我生的孩子。你不要怕,我就是告诉他,白白地增加他的烦恼,他也是不愿意认我的。
周朴园 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鲁侍萍 好,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
周朴园(由衣内取出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侍萍接过支票,把它撕了。
【小题1】戏剧人物的语言往往有潜台词。请分析画线句的丰富内涵。【小题2】上文选自《曹禺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结尾处“侍萍接过支票,把它撕了”在该书1994年版中是这样表述的:
“鲁侍萍(接过支票)谢谢你。(慢慢撕碎支票)”
你认为哪一种表述更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A.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他在短篇小说《边城》里,构建了一个与现代文明迥然不同的湘西世界。 |
B.被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的作品是明代的《水浒传》《三国演义》和清代的《西游记》《红楼梦》。 |
C.我国现代文学作品中,繁漪、觉慧、傩送分别是曹禺《日出》、巴金《家》、沈从文《边城》里的人物。 |
D.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 |
A.与唐诗、宋词并称的是元曲,元曲又包括杂剧和散曲。杂剧的结构是四折一楔子,杂剧的音乐有宫调和曲牌之分,杂剧的语言为科、唱、白,杂剧的人物角色为末、旦、净、丑。 |
B.《雷雨》第二幕呈现了周朴园与侍萍的相认、父与子的冲突,而将周鲁昔日的婚恋纠葛通过对话逐步透露出,这使故事的时间、地点高度集中,矛盾冲突更紧张,戏剧效果更强。 |
C.有的小说以思想为目的,这类小说在表现主题时是自觉的;有的小说以故事为目的,这类小说在表现主题时是不自觉的。高尔基的《丹柯》就属于后者。 |
D.《三国演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章回体小说之一。作者围绕以刘备为代表的蜀国、曹操为代表的魏国和孙权为代表的吴国,展开了三方角逐的宏大场面,表现了对建立一个仁德爱民、统一强大的政权的向往。 |
A.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杰出的剧作家,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代表作包括其处女作和成名作《雷雨》,还有《日出》、《原野》、《北京人》等话剧。 |
B.《三国演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章回小说之一,擅长描写战争,也塑造了不少性格鲜明的英雄形象,其中最突出的是“三绝”,即曹操的“奸绝”、赵云的“义绝”和孔明的“智绝”。 |
C.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包括90多部(篇)小说,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高老头》是其序幕,表现了“金钱” 取代了门第,成为主宰一切关系的“上帝”的社会现实。 |
D.《炮兽》中,叛军头目朗德纳克侯爵面对炮兽的肆虐,在众人的无能懦弱中,表现出刚毅坚定、指挥若定的一面,最后对炮队队长的奖惩,又表现出赏罚分明、严酷无情的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