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其二)

文天祥

落落南冠自结缨,桁杨卧起影纵横。坐移白日知何世,梦断青灯问几更?

国破家亡双泪暗,天荒地老一身轻。黄粱得失俱成幻,五十年前元未生。

(注)①狴犴(bì’àn):指监狱。②南冠:与“楚囚”意同,指囚犯。③结缨:系好帽带,表示从容就死。④桁(háng)杨:用于颈部、手脚的木制刑具。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用了两个典故,“南冠”自指,“结缨”自励,见出诗人意志的坚定。
B.“影纵横”,写诗人狱中戴着刑具坐卧的情景,表现出苦涩的狱中处境。
C.“坐移白日”“梦断青灯”,写昼观日影、夜不知时的孤寂,凄婉而悲凉。
D.“黄粱得失俱成幻”一句,直斥元朝统治者的美梦不能成真,慷慨激昂。
【小题2】本诗五、六句与《过零丁洋》的第二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比较,在抒发情感和表达技巧上有什么不同?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姚平仲小传

〔宋〕陆游

①姚平仲,字希晏,世为西陲大将。幼孤,从父古养为子。年十八,与夏人战臧底河,斩获甚众,贼能枝梧①。宣抚使童贯召语,平仲负气不少屈,贯不悦,其赏,然关中豪杰皆推之,号“小太尉”。睦州盗起,徽宗遣贯讨贼,贯虽恶平仲,心服其沉勇,复取行。及贼平,平仲功冠军,见贯曰:“平仲不愿得赏,愿一见上耳。”贯愈忌之。他将王渊、刘光世皆得召见,平仲独不

②钦宗在东宫,知其名,及即位,金人入寇,都城受围,平仲在京师,得召对福宁殿,厚赐金帛,许以殊赏。于是平仲请出死士斫营擒虏帅以献。及出,连破两寨,而虏以夜徙去。平仲功不成,遂乘青骡亡命,一昼夜驰七百五十里,抵邓州,始得食。入武关,至长安,欲隐华山,顾以为浅,奔蜀,至青城山上清宫,人识也。留一日,复入大面山,行二百七十余里,采药者莫能至,解纵所乘骡,得石穴居。朝廷下诏物色求之,弗得也。乾道、淳熙之间始出,至丈人观道院,自言如此。时年八十余,紫髯郁然,长数尺,面奕奕有光,行不择崖堑荆棘,其速若奔马。亦时为人作草书,颇奇伟,然秘不言得道之由云。

(注)①枝梧:抗拒。
【小题1】陆游,字__________,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字。
(1)其赏 (__________)  (2)平仲在京师 (__________)
(3)采药者莫能至 (__________)  (4)朝廷下诏物色求之 (__________)
【小题3】下列各组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斩获甚众,贼能枝梧/至青城山上清官,人识也
B.宣抚使童贯召语/他将王渊、刘光世皆得召见,平仲独不
C.(贯)心服其沉勇,复取行/乃解纵所乘骡,得石穴
D.平仲功冠军,见贯日/度采药者莫能至,解纵所乘骡
【小题4】下列选项中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    )
A.平仲负气不少屈B.平仲功冠军
C.一昼夜驰七百五十里D.朝廷数下诏物色求之
【小题5】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
于是平仲请出死士斫营擒虏帅以献。及出,连破两寨,而虏以夜徙去。
【小题6】请结合陆游生平经历,评价他对姚平仲的情感态度。
当前题号:2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高阳台·西湖春感①

〔宋〕张 炎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一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注)①此词是作者在南宋灭亡后重游西湖时所作。
【小题1】从字数上看,这首词是______。
【小题2】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开头一句先以景起,用平缓的笔调写出了春深时的良辰美景。
B.“抹”字,写足了一望无际的荒凉之景,今昔对比的亡国之情于此淋漓出焉。
C.下片起笔以“燕子”为转接之物,化用刘禹锡的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但表达的情感大相径庭。
D.整首词写春天的景色和西湖的荒凉是实写,而写内心的亡国之痛则是虚写。
【小题3】赏析作品中两处问句在推动词人情感发展中的各自作用。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卜算子

张元幹(注)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
【小题1】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或“迷”二字中的一个字作简要赏析。
【小题2】“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①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②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释:①塞上长城,南朝刘宋的名将檀道济,曾自许为“万里长城”。②出师,诸葛亮伐 魏,临行时上表后主刘禅,后人称为《出师表》。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慨叹国事艰难,追述年轻时期盼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
B.颔联集中描写宋军在镇江、南郑两地英雄抗金的战斗情景。
C.颈联抒情悲愤,感叹生平抱负未得施展,却早生华发。
D.尾联饱含诗人对诸葛亮的失望之情,并表达了再次出征的决心。
【小题2】诗歌用典恰到好处,请结合诗句内容作简要赏析。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鹊桥仙

(宋)陆游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小题1】陆游,字___________,号放翁,南宋文学家,爱国诗人。
【小题2】下列选项中与上文内容不符合的一项是( )
A.“一竿风月,一蓑烟雨”,既写出了居所凄凉冷清的自然环境,也写出了写出了渔父悠闲自得垂钓的情景。
B.“家在钓台西住”,这里借用了严光不应汉光武帝的征召,独自披羊裘钓于浙江的富春江上的典故。
C.“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通过细节描写渔夫打渔的日常生活。
D.这首词上下片章法相同,每片都是前三句写生活,后两句写心情,但深浅不同。
【小题3】自选角度,赏析“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秋晚登城北门

陆游

幅巾②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③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④。

(注)①城北门:成都城北门。②幅巾:当时读书人闲居时的一种装束。③杜陵: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诗中用杜陵借指长安,暗喻故都汴京。④梁州:古梁州州治在汉中,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南郑、大散关皆在此地,诗人过去曾在这里驻守。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描绘诗人装束和出游地点,紧扣诗题,写出了诗人闲散的生活和日趋衰颓的状况。
B.颔联巧用“杜陵秋”暗指宋朝故都汴京,寄寓着诗人对已逝美好生活的深情留恋。
C.“搔首”“倚楼”的描写,表现诗人心忧国家安危,感叹命途未卜,抒发了忧国深情。
D.尾联“横槊赋诗”借指诗人戎马生涯,“非复昔”包含着对戎马生涯已成往事的感慨。
【小题2】诗人的“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汉光武讨王郎时,河北皆叛,独巨鹿、信都坚守,议者谓可因二郡兵自送,还长安。惟邳彤不可,以为若行此策,岂徒空失河北,必更惊动三辅。公既西,则邯郸之兵,不肯背城主而千里送公,其离散逃亡可必也。光武感其言而止。东坡曰:“此东汉兴亡之决,邳彤亦可谓汉之元臣也。”彤在云台诸将之中,不为人所标异,至此论出,识者知其然。

②汉高祖没,吕后与审食其谋曰:“诸将故与帝为编户民,今乃事少主,非尽是,天下不安。”以故不发丧。郦商见食其曰:“诚如此,天下危矣。陈平、灌婴将十万守荥阳,樊哙、周勃将二十万定燕、代,闻帝崩,诸将皆诛,必连兵还向以攻关中,亡可翘足待也。”食其入言之,乃发丧。然则是时汉室之危,几于不保,郦商笑谈间,廓廓无事,其功岂不大哉?然无有表而出之者!迨吕后之亡,吕禄据北军,商子寄之出游,使周勃得入。则郦氏父子之于汉,谓之社稷臣可也。寄与刘揭同说吕禄解将印,及文帝论功,揭封侯赐金,而寄不录,平、勃亦不为之一言,此又不可晓者。其后寄嗣父为侯,又以罪免,惜哉!

(《容斋随笔·邳彤郦商》)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识者知其然 ____________ (2)非尽是 ____________
(3)闻帝崩    ____________ (4)商子寄之出游 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1)公既西,邯郸之兵    (2)非死徙尔(《捕蛇者说》)
B.(1)故不发丧    (2)必连兵还向攻关中
C.(1)迨吕后亡    (2)师道不传也久矣(《师说》)
D.(1)不人所标异  (2)平、勃亦不之一言
【小题3】把文中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1)然无有表而出之者!
(2)其后寄嗣父为侯,又以罪免,惜哉!
【小题4】邳彤阻止光武帝西撤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表达)
【小题5】根据文意,概括邳彤、郦商的共同点。
当前题号:8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好事近·席上和王道夫赋元夕立春

辛弃疾

彩胜斗华灯,平地东风吹却。唤取雪中明月,伴使君行乐。

红旗铁马响春冰,老去此情薄。惟有前村梅在,倩一枝随著。

(注)①彩胜:又称幡胜。《续汉礼仪志》有:“立春之日,立青幡于门外。”②“红旗”句:苏轼《上元夜》有“牙旗穿夜市,铁马响春冰”的诗句。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描写了元夕的盛景,青播与华灯交相辉映,大地上春风送来暖意。
B.“唤取”两字赋予月人的情感,让它伴随着州的长官一起欣赏花灯,饶有情趣。
C.在立春这热闹的节日里,年老的词人对红旗铁马的征战生活的向往之情已淡薄了。
D.本词不同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沉郁悲壮,体现了刚柔并济,婉约含蓄的风格。
【小题2】本词最后两句构思巧妙,委婉曲折。请从结构安排和情感表达方面谈谈这两句有什么作用?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诗歌阅读,完成小题。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樱①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②。

[注]①簪樱:古代官吏的冠饰,代指显贵。②扬州:地名,当时为南宋抗金前线。
【小题1】“相见欢”是这篇作品的___________。
【小题2】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清秋” 一词,点明登楼时节,渲染肃杀氛围。
B.“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一句,以乐景写哀情。
C.“倩悲风” 一语,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传神。
D.“吹泪过扬州” 一语,富有动感,极具感染力。
【小题3】画线句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请加以分析。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