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 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 饭否?
A.上片既有对孙权和刘裕两位著名历史人物的赞扬,也隐含着对南宋朝廷苟安求和者的讽刺。
B.下片引南朝刘义隆之史实,忠告当权者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草率出兵。
C.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对比:抒发忧国伤时 的感慨。
D.结尾以廉颇自比,直抒胸臆,表现词人报效朝廷的强烈愿望和不能被重用的慨叹。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
辛弃疾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注]①辛弃疾作此词时被罢官而闲居在江西上饶,时年42岁。②外家:女子出嫁后称娘家为外家。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人平原荠菜花”写荠菜花开满了田野,表现出农村恬静而又充满生机的仲春之景。
B.“新耕雨后落群鸦”写土地耕好了,又适逢春雨,群鸦落在土地上,一片凄凉景象。
C.“闲意态,细生涯”写的是村民的生活状态:村民们悠闲自在,生活井然有序。
D.“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写农家女子趁着大忙前的闲暇赶着去走娘家。
【小题2】这首词在写法上很有特色,词人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什么艺术效果?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蝶恋花•送姚主管横州
张孝祥
君泛仙槎①银海去。后日相思,地角天涯路。草草杯盘深夜语,冥冥②四月黄梅雨。
莫拾明珠并翠羽。但使邦人,爱我如慈母。待得政成民按堵,朝天衣袂翩翩举。
(注)①槎(chá):木筏。②冥冥:深远而不明的样子。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末句是想象朋友“政成”之后朝见天子时的样子,“衣袂翩翩”写出了他的踌躇满志。
B.“后日相思”两句是说作者的思念之情将随着朋友到达天涯海角,运用的是虚写手法。
C.“草草杯盘”表明作者没有精美饭食,未能招待好朋友,四字中隐隐有一种愧疚之感。
D.以“君”称朋友,以“仙”修饰朋友所乘之船,表现了词人对朋友的尊敬与赞美之情。
【小题2】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小题.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2)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3)。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4)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释:(1)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2)绣衣:官服。(3)相如檄:指司法相如所《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4)铜鞮陌:代指襄阳。
【小题1】辛弃疾词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东北看惊诸葛表”,借用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典故,勉励友人报国立功。
B.“赤壁矶头千古浪”。借用苏式游览赤壁的典故,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
C.“蜀道登天”,化用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表达对友人的担忧,望其早归。
D.“儿女泪,君休滴”,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现宦游漂泊的凄苦。
【小题2】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述。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东湖新竹
陆游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①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影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②仍教到处随。
[注]①箨:竹笋外层一片一片的皮、笋壳。②簟:一种轻便细巧的竹席。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
A.“插”“编”“护持”等一系列动词描写出了作者劳动的繁忙和对新竹的喜爱。
B.陶醉在繁茂竹林深处感不到时间的流逝,不觉间赤日西沉,凉风吹起秋天已到。
C.诗人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逼真地再现新竹成长过程,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影。
D.本诗作为七言律诗对仗工整,情景两契,意境双偕;语言简练质朴,清新自然。
【小题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西江月遣兴
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题目是“遣兴”,从字面上来看,本词好象是抒写悠闲的心情,但其实不然。
B.“要愁那得功夫”的意思是“现在哪有工夫发愁啊”,直抒胸臆,表达情感。
C.“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两句是词人对当时现实不满的愤激之词。
D.这首词语言明白如话,文字生动活泼,表现手法新颖奇崛,风格独特。
【小题2】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昨日访子上不遇,徘徊庭砌,观木犀而归,再以七言乞数枝
杨万里
昨携儿辈叩云关,绕遍岩花恣意看。
苔砌落深金布地,水沉蒸透粟堆盘。
寄诗北院赊秋色,供我西窗当晚餐。
小朵出丛须折却,莫教坼破碧团栾。
(注)①木犀,桂花。②水沉蒸透,香气浓郁。
(1)中间两联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请简要分析尾联的涵义。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①本词作于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年),当时作者己被调离南郑前线,在成都就任闲职。师伯浑:陆游友人。②笳:古代军中用的一种管乐器。③雁门:雁门关。④青海际:青海湖边。⑤封侯:班超少有大志,尝曰,大丈夫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以“雪晓清笳乱起”开篇,运用白描手法,视听结合,描写了富有特色的边塞风光,渲染了紧张的战争氛围。
B.“铁骑无声望似水”句,运用比喻,从视觉角度,展现了军队整肃的阵容与浩大的声势,侧面反映出军纪之严明。
C.“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与“梦游处、不知何地”形成照应,在欲扬先抑的跌宕中,凸显自己梦游之所在。
D.“寒灯” “漏声断”“月斜窗纸”,融情入景,以实衬虚,借写梦醒后周遭环境的冷清死寂衬托岀心境的凄苦悲凉。
【小题2】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梅花引①·荆溪阻雪
宋 蒋捷②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注释:①梅花引:古代的词牌名。②蒋捷:咸淳十年(1274)进士。宋亡,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为时人所重。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词首句“白鸥问我泊孤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借白鹭的口,说出了词人孤舟夜泊的境况。
B.“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巧用反问,回答了前句提出的问题,词人泊舟是因为心里愿意留下。
C.“花外楼,柳下舟”一句虚实结合,写了昔日和故友同游的情景,借繁华景物抒发愉悦之情。
D.“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渲染了词人此刻所处的环境之恶劣:天色昏黄,雪花纷飞,冰冷刺骨。
E. “有梅花,似我愁”一句再次运用拟人手法,既写出了梅花愁于寒雪,更烘托出词人心境无限凄凉。
【小题2】本词中,词人的“愁”包含了哪些具体内容?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风雨中诵潘邠老诗
韩淲①
满城风雨近重阳②,独上吴山看大江。
老眼昏花忘远近,壮心轩豁任行藏。
从来野色供吟兴,是处秋光合断肠。
今古骚人乃如许,暮潮声卷入苍茫。
(注)①韩淲(1160—1224),江西上饶人,南宋诗人,从仕不久即归隐。本诗写于庆元四年(1198年)秋。②“满城风雨近重阳”原为江西派诗人潘邠老的名句。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颔联委婉抒情,既有年华渐老的感叹,也有无论入世出世,都意气轩昂的进取。
B.颈联情景交融,寄断肠悲愁的主观情感于本应吟兴的“野色”之上,形成对比。
C.尾联以景结情,以暮色苍茫中江水翻腾的画面收束全诗,有言尽而意无穷之妙。
D.全诗情随景生,景与意合,既显风雨中的气势充沛,又抒面对江山的万千感慨。
【小题2】诗歌颔联传达出诗人的“壮心”,而诗歌的颈联又写出了诗人的“断肠”,这两种情感是不是矛盾的呢?请联系诗歌文本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