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阅读
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小题1】这段话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写的。
【小题2】这一段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方面写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小题3】这段话中“卧薪”指 (_____________);“尝胆”指 (_____________) 。通过这一段描写,我们知道“卧薪尝胆”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画出文中体现“卧薪尝胆”意思的句子。
【小题4】“报仇雪恨”中的“雪”的意思是( )。
A.水蒸气凝结成的晶体。
B.雪白。
C.洗掉。
D.下雪。
【小题5】文中的耻辱具体是指:
【小题6】用三个词语夸夸走越王勾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我向大树走去

走进树的时候,我发现,枝头的每一片叶子都很美。每一片叶子形态各异——你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

无数片不同的叶子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

绿叶为大树而生。春天的时候,叶子嫩绿;夏天的时候,叶子肥美;秋叶变黄;冬日飘零——回归大树底下的根。

大树把无数的叶子结为一个整体。

无数的叶子在树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我们每个人都像叶子,为生活的大树输送着营养。让它茁壮、葱翠。大树站在太阳和土地之间。

【小题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茁壮—________ 葱翠—________
【小题2】写出短文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________ 。
【小题3】理解文章后填空。
春天——叶子________ 夏天——叶子________
秋天——叶子________ 冬天——叶子________
【小题4】我们每个人都像叶子,为生活的大树输送着营养。
这句话是个________句,把 ________比作________。“生活大树”指________。仿写比喻句: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狐狸摇摇尾巴说:“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可就差多了。您的嗓子真好听,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几句吧!”

【小题1】填一填。
①这是狐狸第 次对乌鸦说的话。实际上,乌鸦的羽毛是 色的,狐狸这么夸乌鸦,是为了   
②当狐狸表示对乌鸦和她的孩子表示关心时,乌鸦一直 ,可这一次,乌鸦就 ,结果,她刚一开口,
【小题2】读了《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过了几天,乌鸦又找到了一片肉,这时刚好又碰上了狐狸,会发生怎样的故事么?请你发挥想象,编一个小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读下面的一段话,完成练习。
小松树的话被风伯伯听到了,风伯伯摸着小松树的头说:“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
(1)用“曲线”画出风伯伯说的话。
(2)数一数,风伯伯共说了 句话。
(3)完成填空。
第一句是说         高,第二句告诉小松树他长得高,看得远是  的功劳。
当前题号:4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课内阅读。
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
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1.“履行”的意思是(    )。
A.实践(自己答应做的或应该做的事)
B.服从分配
2.在这紧要危急的时刻,哈尔威船长可以逃生吗?他为什么要选择与“诺曼底”号一起沉入大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将哈尔威船长比作________。这个比喻恰当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描写哈尔威船长动作的词是________。透过这一词语,我仿佛看到了他沉入大海时的神情是________的,他心里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结合上文,可以看出哈尔威船长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当前题号:5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

山上云雾缭绕,山风卷(juǎn  juàn)着雪花迎面扑来,单薄的军衣抵挡不住风雪的吹打,脸上、身上像被无数把尖刀割着。战士们冻得浑身哆嗦,牙齿打战,有的(   )着被子,有的(   )着毯子,有的(   )着老羊皮,可都不顶用。越往上爬,空气越( ),人们头昏脑胀(zhǎng  zhàng)、呼吸困难。体弱的人,走一步站一会儿,喘一阵。这时候,谁只要停步坐下来歇歇,就会再也起不来了。因此,大家都拼尽(jìng  jìn)全身力气,互相搀扶着,艰难地一步一步前进。

【小题1】把这段话补充完整。
【小题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小题3】“像被无数把尖刀割着”“浑身哆嗦”“牙齿打战”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头昏脑胀,呼吸困难”说明红军将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中“拼尽”一词还可以换成“________________”,从“拼尽”可以体会红军将士向_____大雪山______发出挑战,前进的道路_________但不可阻挡_________。
【小题5】画线句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你也来请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认真阅读片断,完成后面的练习。
地球确实得天独厚。它是大自然妙手偶得的杰作。幸运地生活在茫茫宇宙中这块微小绿洲上的人类,当他们认识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拥有光明前途和希望的物种。
【小题1】用“幸”字组成词语填空。 .
( )的人类在茫茫宇宙中这块微小绿洲上(    )地生活。
【小题2】联系上文,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地球?
【小题3】这是课文最后一段,和第一段有 关系,起   作用。
【小题4】“我们只有一球”的道理说明了    
当前题号:7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读下面一段话,完成习题。 

这块化石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吸引力季强,就是恐龙身上长着很短的纤维状皮肤衍生物。科学家高度的敏感性,使季强变得异常兴奋起来。他一下子就想到了赫胥黎和奥斯特隆所缺的证据和环节。“这个标本会不会就是那种由恐龙向鸟演变的过渡性生物?”经过多次实地考察研究后,季强在《中国地质》上发表文章指出:“化石上的皮肤衍生物具有分叉现象,这正是当年赫胥黎没有找到的。”

【小题1】这块化石的一个突出特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季强变得异常兴奋,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从季强身上,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联系上下文,季强证明赫胥黎假说的依据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读课文片段,完成习题。 

1999年6月世界著名的科学刊物《自然》杂志为季强隆重推出了彩色封面文章。文章说:“中国发现的这个东西正是我们要寻找的恐龙和鸟中间的那个过渡性生物。”并作出结论:中华龙鸟的发现是解决鸟类起源问题的新曙光,龙鸟之争已经结束。“鸟是恐龙变的”假说,终于在142年后得到了证明。

【小题1】这段文字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这一部分与课文开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对最后一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小提示:结合“终于”一词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成百上千只雄企鹅挤在狭长的冰岛上,在漫长的黑夜和漫长的严寒中,站立在冰面上,整整64个不能进食的白昼,整整64个不能安眠的黑夜,整整64个日月轮回,换来小企鹅破壳而出的那一刻。爱子如命的企鹅爸爸们,经过整整64天光阴的折腾,几乎成了一尊尊没有知觉的冰雕。

第1自然段为什么连着四次提到“64”?“爱子如命”怎么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