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儿歌,回答问题。

染  发

秋姑姑,会魔法。吹口气,能染发。

给菊花,染金发。给枫树,染红发。

棉花要扮老寿星,给它染成银白发。

【小题1】根据儿歌连一连。
  金色  红色  白色
  棉花  菊花  枫树
【小题2】你觉得秋姑姑还会给谁染发?染成了什么颜色?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读儿歌,回答问题。

秋天

我喜欢秋天。秋天的红叶金灿灿,秋天的果子红艳艳,秋天的谷仓溜溜尖。

啊,天边,天边。就连高飞的大雁,也迎着金色的阳光,飞得金满蓝天。

【小题1】儿歌共有_____句话。
【小题2】秋天的_____金灿灿,秋天的_____红艳艳。
当前题号:2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六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每天清晨,我们迎着朝阳跨进学校的大门,沉寂了一夜的校园,顿时荡漾起我们的欢声笑语。早操开始了,我们排着队进入操场。那整齐的动作,矫健的身姿,还真有几分军人的气概!上课铃响了,我们飞快地跑进教室。在课堂上,我们听得  A   , 读得  B   , 议得  C   , 就像棵棵幼苗尽情地吮吸着知识的甘泉。
【小题1】选择恰当的词填入文中A,B,C处。
①动情  ②热烈  ③专心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小题2】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摘抄本段中的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这段围绕总起句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学习生活的场景,表达了________的思想感情。
当前题号:3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想到明天,就要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心中就涌起了深深的眷恋之情。我还清楚的记得,六年前,我们依偎着爸爸妈妈,怀着对学校的憧憬,对老师的敬仰走进校园。
绿草如茵的操场,窗明几静的教室,天真烂漫的同学,和蔼可亲的老师,散发着油墨香气的课本,一切都是那样动人。
六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每天清晨,我们迎着朝阳跨进学校的大门,沉寂了一夜的校园顿时荡漾起我们的欢声笑语。早操开始了,我们排着队进入操场,那整齐的动作,矫健的身姿,还真有几分军人的气概呢!上课铃响了,我们飞快的进入教室,在课堂上,我们听得专心,读得动情,以人热恋,就像棵棵幼苗,尽情的吮吸着沽沽流来的甘泉。中午十五分钟的写字,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在优雅轻松的乐曲声中,我们一笔一画的描红名帖。从那一个个方块字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每周两次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特别受到我们的欢迎。一到这个时候,我们便奔向各自喜爱的天地:有的学习电脑,有的排练合唱,有的外出写生,有的制作标本。
说说作者从哪些方面表达了对母校的深深眷恋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他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带着他到山东曲阜住了下來。
孔子年少时读书很用功。礼节、音乐、射箭、驾车、书写、计算等他都非常精通,因此,还没到30岁,名声便大了起來。当时有许多人拜孔子为师,他索性办了个书房,收起学生来。后来有人推荐,孔子在鲁国做了官。
鲁定公把夹谷同齐国会盟的事告诉了孔子,孔子说: “齐国屡次侵犯我国,这次会盟,我们要提高警惕。”在夹谷会议上齐景公以礼相迎,还举行盛大宴会。宴会上,齐国礼官给鲁定公奏“四方之乐”。一队武士手持刀剑,在音乐声中蜂拥而上,鲁定公吓得面如土色。孔子见状,说: “两国君主举行友好会晤,为什么要舞戈弄剑?”齐景公自觉理亏,挥手叫武士退下,并换上“宫中之乐”。孔子因护卫有功,鲁定公更加信任他。
夹谷会议后,齐国大夫认为孔子留在鲁国对齐国不利,就劝齐景公选80名歌女送给鲁定公。从此鲁定公天天吃喝玩乐,不管国事,孔子劝也没用,于是就领着学生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
孔子周游列国14年,先后到过卫、曹、宋、郑、陈、楚等国,希望推行他的政治主张。大家都很尊敬他却不重用他。回到鲁国后,他专心编书和教授学生,直到73岁死去。相传他有学生3000多人,有名的72人。他编了好多古代文化典籍,像《诗经》《尚书》《春秋》等。
孔子死后,他的学生继续传授他的学说,形成了一个儒家学派。而他,就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小题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干脆________ 举荐________
敬重________ 侵略________
【小题2】填空。
A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是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言论大都收录在《________》里。写出两句孔子的教育名言: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B文章主要讲了孔子两件事: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小题3】回答问题:
①孔子为什么离开楚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齐国大夫认为孔子留在鲁国对齐国不利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林肯与少女
在林肯竞选总统的那一年,格雷丝坐在自己的小房间里,看着父亲从集市上买来的一张相片。这张相片既无色彩,也没线条,但衣服上的皱纹及根根头发却看得清清楚楚。那是一张林肯的相片。格雷丝第一次看到林肯像,这张憔悴的面容使她有一种难以言状的感觉。
格雷丝屋里那盏昏暗的油灯晃晃悠悠,在林肯的黑白相片上投下一些不规则的影子。有一块投影晃到林肯瘦(xiāo xuē)的脸庞上,哎,他那凹陷的双(xiá  jiá)不见了。对了,连鬓胡子!留连鬓胡子!留连鬓胡子就能弥补林肯瘦削脸形的不足!可他怎么知道要留连鬓胡子呢?得有人告诉他。格雷丝拿起笔,蘸(zhàn)了墨水就开始写信。
亲爱的林肯先生:
我是个11岁的小姑娘,很希望你成为美国总统,所以请你不要认为我写信给你这样一位大人物是胆大包天。
你有没有像我一般大的女儿?如果有,请向她们转告我的问候,就说我爱她们。如果你没有时间写回信就请她们写。我有四个哥哥,他们有的肯定会投你的票。但如果你听我的话留起连鬓胡子来,我会说服其余的哥哥也来投你的票,这样,你就能当上美国总统了。
格雷丝·贝达尔
1860年10月15日
那时候,几乎每天都有50多封信寄到林肯竞选办公室,但只有来自林肯的朋友及一些重要人物的信件才能通过两位秘书约翰和尼卡莱之手交给林肯。那位尼卡莱对信件(kǎ  qiǎ)得特别死。
那天早晨,约翰拿着一包信坐到自己的椅子上:“嗨,这小女孩儿居然也来教老头怎样竞选了。”“扔到纸篓里去。”尼卡莱马上说。“她倒有个很别致的建议,要林肯留连鬓胡子。林肯先生很爱孩子,在街上也常停下来与她们交谈,他管她们都叫‘小妹妹’。”约翰说。“别提什么小女孩儿,也不要再说连鬓胡子。”尼卡莱真的生气了,“你马上给宾夕法尼亚州的那位官员写信,这才是当务之急……”
“怎么啦,尼卡莱你已经不是小孩了,应该学会耐心。”从屋里传出林肯平静的话语。
不久,格雷丝接到下面这封回信。
我亲爱的小姐:
你15日写来的美好的信已经收悉。首先,我不得不抱歉地说,我没有女儿。我有三个儿子,一个17岁,一个9岁,一个7岁。我的家庭就是由他们、他们的母亲和我组成的。至于连鬓胡子,我从未留过。你难道真的认为一旦我留起它,没有人会说这是件傻事吗?
你非常忠实的良好的祝愿者,亚·林肯
1860年10月19日
从此,林肯真的留起了连鬓胡子,并如愿以(sháng  cháng)地(竞 竟)选成为美国总统。林肯那封认真的钢笔回信也一直保存在格雷丝·贝达尔的家里,直到1966年才以1.8万美元的价格拍卖掉。人们极为欣赏这封信,并从“人的情感”这一角度去高度评价它。
【小题1】画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小题2】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①难以说清的感受。  (_______)
②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_______)
③当前急切应办的事。 (_______)
【小题3】从约翰的话中,你能了解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人们极为欣赏这封信”中人们欣赏的是什么?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赞美您,老师
在我的心目中,最敬佩的人就是老师。老师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
老师,您是黑夜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是您给了我们自信  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  是您给了我们力量  激励我们向着科学的高峰不断地攀登  您铸就了我们的灵魂,磨练了我们的毅力。在您的呵护下,我们由不懂事的顽童渐渐长成胸怀远大理想的少年,而您的双鬓却被粉笔的灰尘渐渐染白,您的额头也悄悄地爬满了皱纹。可您却毫无怨言,真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老师,你是辛勤的园丁,培育着我们这些祖国的幼苗。你用粉笔在我们的心灵上插上了航标,您用教棒指点我们走出知识的迷宫,您在我们的心田播下了知识的种子。您的心血没有白费,我们将成为万紫千红的花朵,美化祖国的春天。
老师,您是天使,给我们插上想像的翅膀,把我们带进知识的乐园。在您的谆谆教诲下,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勇往直前,不断进取。您用您的大手笔,为我们描绘出五彩缤纷的明天。
老师,我赞美您!老师,我爱您!
(选自中国科学文艺出版社《真情百年》,作者陈思婕选用时有改动)
【小题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遨游:________
铸就:________
【小题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平凡________ 批评________
伤害________ 鄙视________
【小题3】本文小作者围绕________这个中心,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方面写出了对老师的________。
【小题4】在第二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标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读了本文,你想起哪些赞美老师的诗句或名言,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练习。
回家去问妈妈
毕淑敏
①那一年游敦煌回来,兴奋地同妈妈谈起戈壁的黄沙和祁连的雪峰。说到丝绸之路上僻远的安西,哈密瓜汁甜得把嘴唇粘在一起……一直安静听我说话的妈妈,淡淡地插了一句:“在你不到半岁的时候,我就抱着你走过安西。”我大吃一惊,从未听妈妈谈过这段往事。
②妈妈说,你生在新疆,长在北京。难道你是飞来的不成?以前我一说起带你赶路的事,你就嫌烦,说知道啦,别再哆唆。
③我静静地倾听妈妈的描述,才知道我在幼年时曾带给母亲那样的艰难。才知道发生在安西的感动源远流长。突然意识到,在我和最亲的母亲之间,潜伏着无数盲点。
④我们总觉得已经成人。母亲只是一问古老的旧房,她给我们的童年以遮蔽,但不会再提供新的风景。我们急切地投身外面的世界,寻找自我的价值。全神贯注地倾听上司的评论,字斟句酌地印证众人的口碑,反复咀嚼朋友随口吐露的点滴印象,甚至会为恋人一颦一笑的含义彻夜思索……我们极其在意世人对我们的看法,恰恰忘了,当我们环视整个世界的时候,总有一双微微眯起的眼睛,始终在背后凝视着我们。母亲默默地关注,就像手艺精湛的老艺人,不厌其烦地打磨描绘她们制造的精品。于是我们厌烦了,不客气地说,老提那些过去的事,烦不烦呀?从此,母亲就真的噤了声。
⑤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远远没有长大。我们幼年的顽皮、成长的艰辛、与生俱来的弱点、异于常人的禀赋……从小到大最详尽的档案、每一次失败与成功的记录,都贮存在母亲宁静的眼中。我们曾经满世界地寻找真诚,却不知最想要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
⑥我们像一本没有结尾的书,每一个符号都是母亲用血书写。我们还未曾读懂,著者已撒手而去。从此我们面对书中的无数悬念和秘密,无以破译。我们流落世间,成为飘零的红叶。
⑦趁老树虬曲的枝丫还郁郁葱葱,让我们赶快跑回家,去问妈妈。
⑧一定要赶快啊!生命给我们的允诺并不慷慨,两代人命运的云梯衔接处,时间只是窄窄的台阶。从我们明白人生的韵律,距父母还能明晰地谈论以往,并肩而行的日子屈指可数。
⑨给母亲一个机会,让她重温创造的喜悦;给儿女一个机会,让我们深刻洞察尘封的记忆。
【小题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引发了作者的哪些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如何理解第④自然段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自然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⑦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读了本文后,请你联系一次“问”的经历,写出独特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两角钱》,完成练习。

两角钱

(1)有时只是举手之劳,就能帮助别人,但我们对好多举手之劳的事情却总是熟视无睹,而不愿意伸出手来。

(2)那天下午,我去邮局寄信,人很多,大多是在附近工地干活的民工,才想到是他们发工资的日子,在往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里寄钱。

(3)我寄了一摞子信件,最后算邮费,掏光了衣袋里所有的零钱,还差两角钱。我只好掏出一张百元的票子,让柜台里的女服务员找。她没有伸手接,望了望我,面色不大好看。为了两角钱要找一百元的零头, 这确实够麻烦的,难怪她不大乐意。

(4)我下意识弯腰又翻裤兜的时候,和一个男孩子的目光相撞。他穿着一身尘土仆仆的工装,就站在我旁边的柜台的角上,个头才到我的肩膀,瘦小得像个豆芽菜。我发现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抿着嘴,冲我似笑非笑的样子,有些怪怪的。而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好像那里藏着刺猬一样什么扎手的东西。这更让我感到奇怪了。

(5)没有,裤袋也遍了,确实找不出两角钱。我只好把那张一百元的票子又递了上去,服务员还是没有接,说了句:你再找找,这才两角钱还没有呀。可我确实没有啊,我有些气, 和她差点没吵起来。

(6)这时候 我的衣角被轻轻拉了一下 回头一看 是那个男孩子 我看见他的手从裤袋里掏了山来 手心里攥着两角钱 我这里有两角钱 说完这句外乡口音很重的话 他羞涩地脸红了。原来刚才他一直想帮助我,只是有些犹豫,是怕我拒绝,还是怕两角钱有些太不值得?我接过钱,有些皱巴的,还带有他手心的温热,虽然只有两角钱,我还是谢了他。他微微地一笑,只是脸更加发红了,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7)寄完信,我去附近的超市买东西,破开了那一百元的票子, 有了足够的零钱。我又回到邮局里。我想如果那个孩子还在,应该把钱还他。

(8)他还真的在那里,还站在柜台的角上,那些民工还没有汇完钱,他是在等着大人们一起回去。我向他走了过去,他看见了我,冲我笑了笑,因为有了那两角钱,我们成了熟人,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看到他那样的笑,我打消了还那两角钱。能够帮助人,尤其是帮助一个看起来比自己大许多的大人,心里总会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吧。我当时就这样想,干嘛要打破孩子这样美好的感觉呢? 一句谢谢,比归还两角钱,也许更重要吧?我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头,问了问:“还没有走呀? ”然后,我再次郑重地向他说了声:“谢谢你啊!”他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

(9)以后,我多次去过那家邮局,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孩子,但我怎么也忘不了他。他让我时时提醒自己,    

【小题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举手之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给第(6)小节缺标点的地方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小题3】章写了“我”前后两次在邮局与男孩子之间发生的事情,请分别简要概括。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第(4)自然段中这个男孩子 的样子让我感到奇怪。男孩有这样表现的原因是
(2)短文第(6)小节中“轻轻地拉了一下”表现出男孩 第(8)小节中“轻轻地抚摸”表现出“我”
(3)你对短文第(8)小节划线句子中“干净透明”这个词语的理解是    

【小题5】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他让“我”时时提醒自己什么?在结尾处添上一句恰当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我”原本想把钱还给男孩,后面又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7】请结合全文说说,本文为什么要以“两角钱”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课外类文阅读。

往里走一截荷变疏朗,三五荷叶贴着水平铺开,晶莹剔透的水珠在叶脉间悠闲地滚来滚去,或聚或散。刚从水下钻出来的嫩叶,像单腿站立的鸟儿,一边侧耳倾听我的脚步声,一边缓缓舒展打皱的翅羽。花花搭搭地袒露块块水面了,铜镜似的,可几乎是同时,这巴掌大的水面无一不被大朵的白云抢占。木桥左边,绽放的荷渐渐多起来,系一色的白花,花瓣素洁如少女的纱裙。恍惚间,就见一帮清纯秀丽的女孩子忽地从荷丛里站起,翩翩起舞;再看,她们却隐了形,只剩下了一枝枝亭亭玉立、默默无闻的荷。桥右边的荷也不示弱,这里开一片,那里开一片,彼此呼应,热热闹闹不同的是她们多为粉红色,酷似一盏盏红灯笼。荷们好像是来赴一个盛大的灯会,你比我艳,我比你亮,没有谁做裁判,可她们照样高高地擎着。我叫不出这两种荷的名字,我知道院内的荷多达二百多个品种,其中有“红丹丹”“红妆点翠”“娇容三变”“梨花白”“千堆雪”“宝莲灯”“小舞妃”“合家欢”……但我猜不出她们到底叫什么。

【小题1】你从文中加点的“热热闹闹”一词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我能用“    ”画出一个比喻句。
【小题3】如果把文中画线句子中的“一枝枝”“一盏盏”分别改为“一枝”“一盏”可以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作者是按__________描写景物的,其标志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小题5】你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古诗文中有许多描写“荷花”的佳句,请你写一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