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他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带着他到山东曲阜住了下來。
孔子年少时读书很用功。礼节、音乐、射箭、驾车、书写、计算等他都非常精通,因此,还没到30岁,名声便大了起來。当时有许多人拜孔子为师,他索性办了个书房,收起学生来。后来有人推荐,孔子在鲁国做了官。
鲁定公把夹谷同齐国会盟的事告诉了孔子,孔子说: “齐国屡次侵犯我国,这次会盟,我们要提高警惕。”在夹谷会议上齐景公以礼相迎,还举行盛大宴会。宴会上,齐国礼官给鲁定公奏“四方之乐”。一队武士手持刀剑,在音乐声中蜂拥而上,鲁定公吓得面如土色。孔子见状,说: “两国君主举行友好会晤,为什么要舞戈弄剑?”齐景公自觉理亏,挥手叫武士退下,并换上“宫中之乐”。孔子因护卫有功,鲁定公更加信任他。
夹谷会议后,齐国大夫认为孔子留在鲁国对齐国不利,就劝齐景公选80名歌女送给鲁定公。从此鲁定公天天吃喝玩乐,不管国事,孔子劝也没用,于是就领着学生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
孔子周游列国14年,先后到过卫、曹、宋、郑、陈、楚等国,希望推行他的政治主张。大家都很尊敬他却不重用他。回到鲁国后,他专心编书和教授学生,直到73岁死去。相传他有学生3000多人,有名的72人。他编了好多古代文化典籍,像《诗经》《尚书》《春秋》等。
孔子死后,他的学生继续传授他的学说,形成了一个儒家学派。而他,就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小题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干脆________ 举荐________
敬重________ 侵略________
【小题2】填空。
A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是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言论大都收录在《________》里。写出两句孔子的教育名言: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B文章主要讲了孔子两件事: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小题3】回答问题:
①孔子为什么离开楚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齐国大夫认为孔子留在鲁国对齐国不利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2-12 10:14: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飞翔的信念
多年前,一位穷苦的牧羊人领着两个年幼的儿子替别人放羊。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山坡时,一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的头顶上飞过,很快(消失、绝迹)在远处。牧羊人的小儿子问父亲:“大雁要飞往哪里?”“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度过寒冷的冬天。”牧羊人说。他的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嫉妒)地说:“要是我们也能像大雁一样飞起来就好了,而且我要飞得比大雁还高,去天堂,看妈妈是不是在那里。”小儿子也对父亲说:“做个会飞的大雁多好啊!那样就不用放羊了,可以飞到自己想去的地方。”牧羊人沉默了一下,然后对儿子说:“只要你们想,你们也能飞起来的。”
两个儿子试了试,并没有飞起来,他们用怀疑的眼神(瞅着、瞟着)父亲。牧羊人说,让我飞给你们看。他试了两次,也没有飞起来,但他肯定地说,我是因为年纪大了才飞不起来,你们飞不起来是因为年纪还小,只要不断努力,就一定能飞起来。儿子们牢记了父亲的话,并一直不断努力,等他们长大后(果然、居然)飞起来了。他们发明了飞机,他们就是美国的莱特兄弟。
有人说,一个人能飞多高和多远在于他能够想多远和多深。是啊,信念是一支火把,它能最大限度地燃烧一个人的潜能,指引人飞向梦想的天空。
【小题1】辨字组词。
睛(  )  温(  )  慕(  )  寒(  )
晴(  )  湿(  )  幕(  )  塞(  )
【小题2】文中括号里用“\”划去使用不正确的词。
【小题3】你从“要是我们也能像大雁一样飞起来就好了,而且我要飞得比大雁还高,去天堂,看妈妈是不是在那里。”里读到了哪些信息?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
【小题4】照例子填空。
例:(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    )发明了(    );(   )发明了(    )
【小题5】 “一个人能飞多高和多远在于他能够想多远和多深。”这句话告诉我们:_________。

同类题3

课外拓展阅读。
越谦和越接近高尚
黑格尔是学识渊博的德国大哲学家,也是极谦和的人。 
对黑格尔来说,谦和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有次朋友们聚会,一位朋友问他:“您一贯谦和的习惯是怎么养成的呢?”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讲了小时候的一件事:
有一天上午,父亲邀他一同到林间漫步,他高兴地答应了。
父亲在一个弯道处停了下来。专心地听了一会儿,问黑格尔:“孩子,除了小鸟的歌唱之外,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他仔细地听了一会儿,自信地回答:“我听到了马车的声音。”父亲说:“对,是一辆空马车。”
黑格尔惊讶地问父亲:“我们都没看见,您怎么知道肯定是一辆空马车呢?”
父亲答道:“从声音就能分辨出是不是空马车,因为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
从此以后,黑格尔将父亲的话牢记在心。每当要出现粗暴地打断别人说话苗头的时侯,每当要出现自以为是、贬低别人苗头的时候,他都会想到父亲的提醒:“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
托马斯?杰弗逊是美国的第三任总统,也是一个极谦和的人。
1785年,他接替富兰克林出任驻法全权公使。有一天,他去法国外长的公寓拜访。
“您代替了富兰克林先生?”外长问。
杰弗逊回答说:“不,我是接替他,没有人能够代替得了富兰克林先生。”
外长不解地说:“在我看来,您和他都是美国建国时期的伟大人物。流传千古的《独立宣言》就是由您执笔,经富兰克林先生修改而成的。你们两个人双峰并峙,交相辉映,互相尊重,亲密合作,是分不出高低上下的。”
杰弗逊又回答说:“不,我代替不了他。富兰克林先生除在思想、政治领域之外,在众多的其他领域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这个意义上说,确实没有人可以代替得了他。”
这使我想到了泰戈尔的一句话:“伟人多谦虚,小人多骄傲。”
乔·路易是纵横拳坛、打败众多高手的美国著名拳王,也是极谦和的人。
有一天,他和朋友骑车一起外出郊游,在路上被一辆大货车剐到了。货车司机怒气冲冲地跳下车,强词夺理地把他们痛骂了一顿。
等货车司机走了以后,朋友纳闷地问乔·路易:“你为什么不用拳头修理修理那个无理取闹的混蛋?”
乔·路易微微一笑,幽默地说:“谦和基于力量,傲慢基于无能。如果有人侮辱了歌王卡罗索,你想一想,卡罗索会为他唱一首歌吗?”
谦和与高尚是近邻,谁越谦和,谁也就越接近高尚。谦和就像一件神奇的衣裳,谁穿上了它,谁就会变得更加俊美。
【小题1】写出两组同义词。
(  )-(   )    (  )-(   )
【小题2】填空。
“强词夺理”中的“强”是(  )结构的字,按照部首查字法应查(  ),在这个词中它的读音是(  ),请用这个读音再组个词是(  ),它的另一个读音是(  ),用这个读音组一个词是(  )。
【小题3】文中表述“专心地听了一会”,你可以用哪些词语表现一个人专心的样子?(两个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黑格尔理解“马车越空,噪音越大。”的意思为(  )
A. 马车里没坐人的话,它的声音就会很大。
B. 不要大声讲话,那样有损一个人的形象。
C. 脑子里没有东西的人才会不断地去说、去表现。
【小题5】“接替”与“代替”的意思有什么样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下面是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的理解,你认为对的打“√”,错的打“×”
①有能力与修养的人才是谦和的。(  )
②没有能耐的人才会非常傲慢。(  )
③如果有人侮辱了歌王卡罗索,那他就不会再为他唱歌。(  )
④歌王卡罗索不会因为谁侮辱他就为他唱一首歌来回击他,那么我也不能因为同样的原因而用拳头解决啊。
【小题7】文中举出了几个谦和的人?它们分别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8】下列哪些行为表现可以说谁谦和呢?(多选)(  )
A.不张扬自己的优点B.不要轻易说话C.尊重别人
D.能够去原谅别人    E. 对人和气,不发脾气

同类题5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拐弯处的回头
陈 果
一天,弟弟在郊游时脚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起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与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道:“别生气,大部分老爹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会儿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背影。
爸爸依然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拐弯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花。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有一种想哭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寻找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这个动作写尽了父爱的要义。
(1)查词典,理解下列词语。
①半信半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约而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要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弟弟伤心、委屈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下列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①他( )跷起伤脚给爸爸看,( )哭丧着脸诉苦。
②( )这一切只发生在一瞬间,( )却打动了所有人。
(4)“这个动作写尽了父爱的要义”中“父爱的要义”是指( )。
A.每一位父亲都是爱自己的儿女的。
B.拐弯处回头“代表了父爱的动作”。
C.父爱是深沉的,是不善于表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