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说楼兰的悲剧没有结束?文章用哪些事例进行了说明?
当前题号:1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判断正误。
维也纳森林是指维也纳城市内被绿色所包围的地方。()
当前题号:2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
判断正误。
维也纳人的所有骄傲与福气都来自他们的森林。()
当前题号:3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
判断正误。
维也纳森林的面积是370万公顷,占国土的44%。()
当前题号:4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
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维也纳森林的特点?
当前题号:5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按照原文内容填空。
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 忘情了 没命了 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 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    起的石头 狂舞在你面前 骤雨一样 是急促的鼓声 旋风一样 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 是蹦跳的脚步 火花一样 是闪烁的瞳人儿 斗虎一样 是强健的风姿 黄土高原上 爆出 一场多么壮阔 多么豪放 多么火烈的舞蹈哇 安塞腰鼓
(1)多读两遍,再来加上标点。
(2)在描写安塞腰鼓的舞姿时,用了许多比喻句,如把“斜背响鼓的后生”比作 ,把“急促的鼓点”比作 ,把“飞扬的流苏”比作
,把“蹦跳的脚步”比作 ,把“闪烁的瞳人儿”比作
    ,把“强健的风姿”比作
(3)本文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的排比、句与句的排比和段与段之间的排比。这段话中“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这句话是  的排比,“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这三个句子能点到顺序吗?
(4)排比句的运用使文章气势恢宏,增强了文章感人的力量。请你来仿照文中的排比句来写一写。
 
(5)请你来形容一下你心目中的安塞腰鼓。
好一个  的安塞腰鼓!
当前题号:6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用奇谋孔明借箭”,所谓“奇谋”,奇在何处?
 
(2)草船借箭的成功仅仅是诸葛亮一个人的功劳吗?“草船借箭”的故事,妙在一“借”字,请问:诸葛亮借助了哪些力量 ?

(3)《三国演义》中你最喜欢谁?理由何在?请你评价一下文中这几个人物。
诸葛亮:     周瑜:      
鲁 肃:     曹操:
当前题号:7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凌霄和月季
凌霄和月季一起从地里探出头来。
月季花开了,红艳艳的,大伙赞美她。月季花只是微笑着摇头默默地散着芳香。
凌霄也开花了,一朵朵橙红色的花,像一只只喇叭。它攀上一棵大树,顺着树杆往上攀,一直攀到树顶。凌霄花感到自己上天了,往下看看,花儿草儿多么矮小啊。她嘲笑着伙伴们:“哈哈哈,你们都在我的下面。”
花儿草儿们羡慕地看着这高耸入去的凌霄花,都说:“凌霄花真了不起。”惟独月季一声不响。||
凌霄花听着声声赞美,越加得意,她高傲地对月季花说:“喂!朋友,你怎么一句赞美的话都没有,不想让我采朵云给你吗?”
月季淡淡地说:“我长得虽矮,是靠自己的根立在地上。你凭借了大树的高,炫耀自己,没啥稀奇。”
凌霄花哼了一声,没再理睬月季。||
一天,伐木队选了这棵大树,电锯沙沙沙,大树倒了,凌霄花一下跌落地面。那些为她唱赞歌的花儿草儿又都来讥笑她。
月季花却安慰地说:“朋友,应该学会自立。”凌霄花惭愧地低下了头。
1、 短文已用“||”分成三部分,请你概括各段的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2、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赞美(   )  矮小(   )  讥笑(   )  凭借(   )
3、 当“花儿草儿们羡慕地看着这高耸入去的凌霄花”不住地赞美时,为什么月季花“一声不响”?


4、 当月季花安慰凌霄花时,为什么凌霄花“惭愧地低下了头”?

 
5、 你读了这篇短文,懂得了什么道理?

当前题号:8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连衣裙
那一年,我十岁,是校军乐队里的一名小鼓手。
那是我记忆里最美丽的一个夏天,比赛的日子终于如期而至。乐队的指挥临时要求我们每人必须准备一件粉色的连衣裙。晚上回到家里,当我把想法告诉母亲时,她二话没说,连夜给我缝制了一件粉色的连衣裙。
第二天回到乐队时,我几乎不敢抬头,因为我认为那件连衣裙土得掉渣。可结果却出乎意料:“你的裙子真漂亮,从哪儿买的?”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赞不绝口。那一刻,我心里美滋滋的。
那次比赛非常成功,那次比赛后的合影,我笑得最灿烂,我的脸上始终漾满了幸福。
事隔多年,遇到一位当时一起参加比赛的同学,她半开玩笑地说:“唉,你的母亲可真有意思,那天你穿的那件粉色的连衣裙,那么土气难看,可她却苦苦哀求我们一定要夸你的衣服漂亮,她当时眼里蓄满了泪水,我们都被感动了。”
我一下子如醍醐灌顶,顷刻间,我明白了弱小的母亲是怎样小心地呵护了一个孩子的自尊。那件粉色的连衣裙如同一片温暖的阳光,扫除了我童年时的一切阴霾。
1.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语。
醍醐( tí hú)灌顶:
阴霾:
2.母亲为什么哀求同学们夸“我”的连衣裙?

3.“那件粉色的连衣裙如同一片温暖的阳光,扫除了我童年时的一切阴霾。”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4.你想对这位母亲说什么?

当前题号:9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伞 的 故 事
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冷不丁半路上下起了大雨,便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通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却问:“要有把伞就好了。娘,咱就买一把吧?”
娘沉思良久 最后一字一句地说  买  咱买一把 
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那年月家里的生活十分艰难,她哪能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她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娘织了一夜布。我悄悄地走到娘跟前,颤抖地喊了一声:“娘!”娘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 不自然地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
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割了布。从集市上卖布回来,娘一脸喜气。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喜眉笑目的说:“去吧,你要的伞!”
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一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从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这把伞就仿佛母亲就在我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很久-( ) 困难-( )    落后-( )
(2)给第四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4分
(3)这篇短文主讲 。2分
(4)“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原因是 2分
(5)“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这句话中“黄油布似的脸”说明   这句话标明“我”   。4分
(6)用横线划出写我迫切需要伞和得到伞后激动心情的句子。4分
当前题号:10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