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阅读
(选文一)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选文二)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小题1】解释(选文一)中加点的词语。鼓:__________ 善哉:__________ 少选:__________ 足:__________
【小题2】读(选文一),用“ ”画出表明锺子期听懂了伯牙的琴声的句子;用“~~~”画出表现伯牙推动知音后悲痛欲绝的心情的句子。
【小题3】读(选文二),用“ ”画出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从闰土的外貌中,你看出闰土是一个 的孩子;用“ ”画出叙写闰土和“我”一见如故的句子; 这些词语准确地写出了“我”急切在想见到闰土的心情。
【小题4】出自(选文一)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选文二)写了“我”与闰土_______________的情景。
【小题5】这两段选文的共同话题是_____________,请你以此写一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_____________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________________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日:“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小题1】给下列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志在高山( )A.记 | B.记号 | C.志向 | D.心情 |
A.告诉 | B.说 | C.称为 | D.认为 |
A.伯牙想要什么,钟子期一定想方设法帮他得到。 |
B.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 |
C.伯牙每次想到钟子期,钟子期也一定会想到他。 |
D.不管伯牙念什么,钟子期都能清楚地听到。 |
A.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情。 |
B.恋人间始终如一、忠贞不渝的爱情。 |
C.伯牙精湛的琴技和钟子期高超的音乐鉴赏力。 |
D.伯牙和钟子期志趣高远,情操高尚。 |
伯牙学琴
春秋时期,有一个人名叫伯牙,随成连先生学古琴。他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但是老师感到他演奏时,常常是理解不深,单纯地把音符奏出来而已,少了点神韵,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老师想把他培养成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有一天,成连先生对伯牙说:”我的老师方子春,居住在东海,他能传授培养人情趣的方法。我带你前去,让他给你讲讲,能够大大提高你的艺术水平。”于是师徒两人备了干粮,驾船出发。到了东海蓬莱山后,成连先生对伯牙说:”你留在这里练琴,我去寻师父。”说罢,就摇船渐渐远离。
过了十天,成连先生还没回来。伯牙在岛上等得心焦,每天调琴之余,举目四眺。他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远望山林,郁郁葱葱,深远莫测,不时传来群鸟啁啾飞扑的声响。这些各有妙趣、音响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他不觉心旷神怡,浮想翩翩,感到自己的情趣高尚了许多。伯牙产生了创作激情,要把自己的感受谱成音乐,于是他架起琴,把满腔激情倾注到琴弦上,一气呵成,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
没多久,成连先生摇船而返,听了他感情真切的演奏,高兴地说:”现在你已经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师了,你回去吧!”伯牙恍然大悟,原来这涛声鸟语就是最好的老师。此后,伯牙不断积累生活和艺术体会,终于成了天下操琴的高手。
【小题1】成连先生带伯牙到岛上的原因是什么呢?请用文中的话说一说。【小题2】伯牙来到岛上有什么变化吗?请你说一说。
【小题3】伯牙真正的老师是谁呢?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小题1】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誉之曰(称赞) | B.于物无不陷也(穿透) |
C.吾矛之利(好处) |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句首发语词) |
【小题3】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该怎样来推销你的“矛”和“盾”?
【小题4】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示?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日:“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小题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文章标题中的“戴嵩”是_____代画家.【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字
尾搐人两股间(__________) 笑而然之(____________)
【小题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中,正确的一项是( )
A.“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两句用具体的行动表现了杜处士对于《斗牛图》的喜爱之情。 |
B.牧童见到了《斗牛图》后“拊掌大笑”,可以看出他对杜处士的嘲笑。 |
C.“处士笑而然之”说明杜处士是个知错就改的人。 |
D.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是想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不能随意炫耀自己的宝贝,以免受人笑话。 |
《书戴嵩画牛》片段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斗牛,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1)一日曝书画(_______) (2)处士笑而然之(_____) (3)古语有云(______)
【小题2】下列句子中,括号里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
A.(戴嵩)一日曝书画 | B.(牧童)拊掌大笑 | C.(杜处士)不可改也 |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章最后引用古文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 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C.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