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棵树的10米高的B处有两只猴子为抢吃池塘边水果,一只猴子爬下树跑到A处(离树20米)的池塘边.另一只爬到树顶D后直接跃到A处,距离以直线计算,如果两只猴子所经过的距离相等,则这棵树高__米.

阅读下面的材料
勾股定理神秘而美妙,它的证法多种多样,下面是教材中介绍的一种拼图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

先做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设它们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然后按图1的方法将它们摆成正方形.
由图1可以得到
,
整理,得
.
所以
.
如果把图1中的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摆成图2所示的正方形,
请你参照上述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完成下面的填空:
由图2可以得到 ,
整理,得 ,
所以 .
勾股定理神秘而美妙,它的证法多种多样,下面是教材中介绍的一种拼图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

先做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设它们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然后按图1的方法将它们摆成正方形.
由图1可以得到

整理,得

所以

如果把图1中的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摆成图2所示的正方形,
请你参照上述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完成下面的填空:
由图2可以得到 ,
整理,得 ,
所以 .
如图,圆柱形容器高为18cm,底面周长为24cm,在杯内壁离杯底4cm的点B处有一滴蜂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杯外壁,离杯上沿2cm与蜂蜜相对的点A处,则蚂蚁从外壁A处到达内壁B处的最短距离为( )


A.13cm | B.![]() | C.![]() | D.20cm |
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中,AB=CD=5,BC=AD=3.

(1)如图①,E、F分别为CD、AB边上的点,将矩形ABCD沿EF翻折,使点A与点C重合,设CE=x,则DE= (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CD′=AD=3,在Rt△CD′E中,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可求得CE= .
(2)如图②,将△ABD沿BD翻折至△A′BD,若A′B交CD于点E,求此时CE的长;
(3)如图③,P为AD边上的一点,将△ABP沿BP翻折至△A′BP,A′B、A′P分别交CD边于

(1)如图①,E、F分别为CD、AB边上的点,将矩形ABCD沿EF翻折,使点A与点C重合,设CE=x,则DE= (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CD′=AD=3,在Rt△CD′E中,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可求得CE= .
(2)如图②,将△ABD沿BD翻折至△A′BD,若A′B交CD于点E,求此时CE的长;
(3)如图③,P为AD边上的一点,将△ABP沿BP翻折至△A′BP,A′B、A′P分别交CD边于
A. F,且DF=A′F,请直接写出此时CE的长. |
如图①,△ABC中,∠B、∠C平分线交于O点,过O点作EF∥BC交AB、AC于E、
A.![]() (1)猜想:EF与BE、CF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②,若△ABC中∠B的平分线BE与三角形外角∠ACD平分线CE交于E,且AE∥BC,AE=13,BC=24.求四边形ABCE周长和面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