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长方形ABCD中,AB=8,BC=6,P为AD上一点,将△ABP沿BP翻折至△EBP,PE与CD相交于点O,且OE=OD,求AP的长.

(思考题)如图,一架2.5米长的梯子AB斜靠在竖直的墙AC上,这时梯足B到墙脚C的距离为0.7米,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0.4米,那么点B将向外移动多少米?

(1)请你将小明对“思考题”的解答补充完整:
解:AC=
=2.4(米).
设点B将向外移动x米,即BB1=x米,
则B1C=(x+0.7)米,A1C=AC-AA1=2.4-0.4=2(米),
而A1B1=2.5米,在Rt△A1B1C中,由B1C2+A1C2=A1B12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
解方程得x1=________,x2=________.
∴点B将向外移动________米.
(2)解完“思考题”后,小明提出了如下两个问题:
(问题一)在“思考题”中,将“下滑0.4米”改为“下滑0.9米”,那么该题的答案会是0.9米吗?为什么?
(问题二)在“思考题”中,梯子的顶端从A处沿墙AC下滑的距离与点B向外移动的距离有可能相等吗?为什么?

(1)请你将小明对“思考题”的解答补充完整:
解:AC=

设点B将向外移动x米,即BB1=x米,
则B1C=(x+0.7)米,A1C=AC-AA1=2.4-0.4=2(米),
而A1B1=2.5米,在Rt△A1B1C中,由B1C2+A1C2=A1B12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
解方程得x1=________,x2=________.
∴点B将向外移动________米.
(2)解完“思考题”后,小明提出了如下两个问题:
(问题一)在“思考题”中,将“下滑0.4米”改为“下滑0.9米”,那么该题的答案会是0.9米吗?为什么?
(问题二)在“思考题”中,梯子的顶端从A处沿墙AC下滑的距离与点B向外移动的距离有可能相等吗?为什么?
如图1,有一个面积为1的正方形,经过一次“生长”后,在它的左右肩上生出两个小正方形,如图2,其中,三个正方形围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再经过一次“生长”后,变成图3;“生长”10次后,如果继续“生长”下去,它将变得更加“枝繁叶茂”.
随着不断地“生长”,形成的图形中所有正方形的面积和也随之变化.若生长n次后,变成的图中所有正方形的面积用Sn表示,求回答:

(1)S0= ,S1= ,S2= ,S3= ;
(2)S0+S1+S2+…+S10= .
随着不断地“生长”,形成的图形中所有正方形的面积和也随之变化.若生长n次后,变成的图中所有正方形的面积用Sn表示,求回答:

(1)S0= ,S1= ,S2= ,S3= ;
(2)S0+S1+S2+…+S10= .
如图,长方体的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长方体的高为3,如果用一根无弹力的细线从点A开始经过4个侧面缠绕一圈到达点B,那么所用细线最短的是( )


A.3 |
B.4 |
C.5 |
D.8 |
如图,Rt△ABC中,∠BAC=90°,AC=9,AB=12.按如图所示方式折叠,使点B、C重合,折痕为DE,连接AE.求AE与CD的长.

如图,小明和小华同时从A处分别向北偏东30°和南偏东60°方向出发,他们的速度分别是3 m/s和4 m/s,则20 s后他们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