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与式
- 方程与不等式
- 函数
- 图形的性质
- 三角形基础
- + 全等三角形
-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
-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 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
- 线段垂直平分线
- 等腰三角形
- 勾股定理
- 图形的变化
- 统计与概率
- 观察、猜想与证明
- 实践与应用(暂存)
已知∠AOB=45°,求作∠AOP=22.5°,作法:
(1)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OB于点N,M;
(2)分别以N,M为圆心,以OM长为半径在角的内部画弧交于点P;
(3)作射线OP,则OP为∠AOB的平分线,可得∠AOP=22.5°
根据以上作法,某同学有以下3种证明思路:
①可证明△OPN≌△OPM,得∠POA=∠POB,可得;
②可证明四边形OMPN为菱形,OP,MN互相垂直平分,得∠POA=∠POB,可得;
③可证明△PMN为等边三角形,OP,MN互相垂直平分,从而得∠POA=∠POB,可得.
你认为该同学以上3种证明思路中,正确的有( )

(1)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OB于点N,M;
(2)分别以N,M为圆心,以OM长为半径在角的内部画弧交于点P;
(3)作射线OP,则OP为∠AOB的平分线,可得∠AOP=22.5°
根据以上作法,某同学有以下3种证明思路:
①可证明△OPN≌△OPM,得∠POA=∠POB,可得;
②可证明四边形OMPN为菱形,OP,MN互相垂直平分,得∠POA=∠POB,可得;
③可证明△PMN为等边三角形,OP,MN互相垂直平分,从而得∠POA=∠POB,可得.
你认为该同学以上3种证明思路中,正确的有(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②③ |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cm,BC=12cm,点P从点B出发,以2cm/秒的速度沿BC向终点C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
(1)当t=3时,求证:△ABP≌△DCP.
(2)当点P从点B开始运动的同时,点Q从点C出发,以v cm/秒的速度沿CD向终点D运动,是否存在这样v的值,使得△ABP与△PQC全等?若存在,请求出v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当t=3时,求证:△ABP≌△DCP.
(2)当点P从点B开始运动的同时,点Q从点C出发,以v cm/秒的速度沿CD向终点D运动,是否存在这样v的值,使得△ABP与△PQC全等?若存在,请求出v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MAN=45°,∠MAN绕点A顺时针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CB,DC(或它们的延长线)于点M、N.AH⊥MN于点H.
(1)当∠MAN绕点A旋转到BM=DN时,请你直接写出线段AH与AB的数量关系______.(不需证明)
(2)当∠MAN绕点A旋转到BM≠DN时,问(1)中线段AH与AB的数量关系还成立吗?若成立,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说明理由.
(1)当∠MAN绕点A旋转到BM=DN时,请你直接写出线段AH与AB的数量关系______.(不需证明)
(2)当∠MAN绕点A旋转到BM≠DN时,问(1)中线段AH与AB的数量关系还成立吗?若成立,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说明理由.

(1)如图,以△ABC的边AB、AC向外作正方形ABDE和正方形ACFG,试判断△ABC与△AEG面积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2)园林小路,曲径通幽,如图2所示,小路由白色的正方形理石和黑色的三角形理石铺成.已知中间的所有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是a平方米,内圈的所有三角形的面积之和是b平方米,这条小路一共占地多少平方米.

(2)园林小路,曲径通幽,如图2所示,小路由白色的正方形理石和黑色的三角形理石铺成.已知中间的所有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是a平方米,内圈的所有三角形的面积之和是b平方米,这条小路一共占地多少平方米.

如图,已知矩形ABCD,用直尺和圆规进行如下操作:
①以点A为圆心,以AD的长为半径画弧交BC于点E;
②连接AE,DE;
③作DF⊥AE于点F.
根据操作解答下列问题:
(1)线段DF与AB的数量关系是 .
(2)若∠ADF=60°,求∠CDE的度数.
①以点A为圆心,以AD的长为半径画弧交BC于点E;
②连接AE,DE;
③作DF⊥AE于点F.
根据操作解答下列问题:
(1)线段DF与AB的数量关系是 .
(2)若∠ADF=60°,求∠CDE的度数.

已知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CEFG,M是AF的中点,连接DM,EM.
(1)如图1,点E在CD上,点G在BC的延长线上,请判断DM,EM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并直接写出结论;
(2)如图2,点E在DC的延长线上,点G在BC上,(1)中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证明你的结论;
(3)将图1中的正方形CEFG绕点C旋转,使D,E,F三点在一条直线上,若AB=13,CE=5,请画出图形,并直接写出MF的长.
(1)如图1,点E在CD上,点G在BC的延长线上,请判断DM,EM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并直接写出结论;
(2)如图2,点E在DC的延长线上,点G在BC上,(1)中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证明你的结论;
(3)将图1中的正方形CEFG绕点C旋转,使D,E,F三点在一条直线上,若AB=13,CE=5,请画出图形,并直接写出MF的长.

已知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等腰直角△AEF的直角顶点E在BC上,(不与B、C重合),FM⊥AD,交射线AD于点M.

(1)如图1,当点E在边BC的延长线上,点M在边AD上时,请直接写出线段AB,BE,AM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要证明.
(2)如图2,当点E在边BC上,点M在边AD的延长线上时,请写出线段AB,BE,AM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且证明你的结论.
(3)如图3,当点E在边CB的延长线上,点M在边AD上时,若BE=
,∠AFM=15°,求AM的长度.

(1)如图1,当点E在边BC的延长线上,点M在边AD上时,请直接写出线段AB,BE,AM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要证明.
(2)如图2,当点E在边BC上,点M在边AD的延长线上时,请写出线段AB,BE,AM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且证明你的结论.
(3)如图3,当点E在边CB的延长线上,点M在边AD上时,若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