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范进)走去同丈人商议,被胡鹰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道:“不要失了你的时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来!我听见人说,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如今痴心就想中起老爷来!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是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撤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乙)胡屠户道“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你们不知道,得罪你们说,我小老这一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想着先年,我小女在家里长到三十多岁,多少有钱的富户要和我结亲,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今日果然不错!”说罢,哈哈大笑。

【小题1】胡屠户的话“不要失了你的时了”的意思是:
【小题2】胡屠户骂范进“癞虾蟆想吃起天肉”,后面又改骂“想天鹅屁吃”,表现了胡屠户什么特点?
【小题3】胡屠户骂范进想中老爷是“痴心”的理由有三个,请将其中的两个填写在横线上:
(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3)长相难看
【小题4】在两段文字中,胡屠户对范进的评价判若两人,请一一对照,把相关语句摘录出来
(1)关于学识:(前)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
(2)关于相貌:(前)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
(3)关于嫁女:(前)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个现世宝穷鬼。(后)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今日果然不错。
【小题5】《范进中举》中善用对比表达讽刺意味,请结合甲乙两段文字中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的表现加以分析。
当前题号:1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这篇文章通过叙述邹忌劝齐威王纳谏的故事,强调善于倾听不同意见的好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统治者要治理好国家,必须______;一个人要不断进步,必须有______。(用四字词语填空)
当前题号:2 | 题型:课内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文言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吾孰与徐公美?”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官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服衣冠 晖夕阴
B.时时而进   又何
C.我与城北徐公美 视之
D.吾妻美我者   执策而临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邹忌由“受蔽”到“清醒”过程的叙写,实际上就是对“受蔽”与“除蔽”道理的说明,是紧扣文章的中心来写的。
B.文章未尾写齐王纳谏,进谏者由多而少,一年后,由少而无,用的是夸张写法。
C.文章对邹忌的描写,不仅注重形体的细致刻画,而且注重细节和对话描写,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D.文章虽短,却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写了进谏的缘起,进谏的内容、进谏的结果,环环相扣,结构完整。
(4)你从邹忌进谏、齐威王纳谏中分别得到什么启示?
当前题号:3 | 题型:课内阅读 | 难度:0.99
填空。
(1)《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历史著作《____》。“讽”的意思是____。
(2)文章中写邹忌从妻、妾、客的回答中受到启发的句子是:________。表示威王采取纳谏措施后在国内收到效果的句子是:________。
(3)请列举两个出自《战国策》的成语。__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课内阅读 | 难度:0.99
古代诗词鉴赏。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小题1】以下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转”“低”是指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无眠”表示离情正浓。整句话既写月,也写月下离人。
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两句中,苏轼把酒问天,将青天视为自己的朋友,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C.词的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阕写对月怀人,由伤感离别转化为对离人的祝福。全词以消极悲观的情绪作结。
D.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整首词深沉婉曲,流转自如,以美丽的想象,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远高深的境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小题2】赏析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袭,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A.“老夫聊发少年狂”一句以“狂”字贯穿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狂”虽是聊发,却缘自真实。
B.“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引用典故,以西汉魏尚自况,联系个人处境,设身处地,表达了对魏尚的深切同情和怀念。
C.“天狼”即天狼星,代指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射天狼”刻画出一个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者形象。
D.全词以出猎开始,却以将利箭射向敌人的结局收尾,构思巧妙,自然地表现了诗人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上片写词人把酒问青天,萌发了“乘风归去”飘然高举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下片写词人望月怀人,由伤感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的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的相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小题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包含了什么哲理?试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小题1】下列关于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转”“低”是指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无眠”表示离情正浓。整句话既写月,也写月下离人。
B.词的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阕写对月怀人,由伤感离别转化为对离人的祝福。全词以消极悲观的情绪作结。
C.“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两句中,苏轼把酒问天,将青天视为自己的朋友,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D.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整首词深沉婉曲,流转自如,以美丽的想象,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远高深的境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小题2】词中小序(小记)交代了这首词创作的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词中加点的“此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词的上片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一句把词人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
C.下片紧承上片最后两句的入世情怀和月色描写,仍然写月,写月光移动和月下的不眠之人。写对月怀人,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本意指妇女姿态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此句表达了词人对意中人的思念之情及美好祝愿。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古诗词阅读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小题1】从苏诗的词前小序和杜诗之诗题可以看出两诗的主题都表现了________之情。
【小题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和“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都是月夜感怀的名句,历来被后人所称道,请简析其表达的艺术效果。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