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袭,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A.“老夫聊发少年狂”一句以“狂”字贯穿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狂”虽是聊发,却缘自真实。
B.“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引用典故,以西汉魏尚自况,联系个人处境,设身处地,表达了对魏尚的深切同情和怀念。
C.“天狼”即天狼星,代指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射天狼”刻画出一个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者形象。
D.全词以出猎开始,却以将利箭射向敌人的结局收尾,构思巧妙,自然地表现了诗人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20-02-17 12:49: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①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②,大块③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高谈转清。开琼筵④以坐花,飞羽觞⑤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注释]①逆旅:客舍。迎客止歇,所以客舍称逆旅。逆:迎接。旅:客。②阳春:和煦的春光。召:召唤,引申为吸引。烟景:春天气候温润,景色似含烟雾。③大块:大地,大自然。④琼筵:华美的宴席。坐花:坐在花丛中。⑤羽觞:古代一种酒器,作鸟雀状,有头尾羽翼。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____) 
(2)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___)
(3)幽赏未(______________) 
(4)有以也(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欣起行 后知生于忧患
B.开琼筵坐花 请军礼见
C.念无与乐者 欢几何
D.自康乐以来   独惭康乐
【小题3】翻译下列语句。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小题4】(甲)写夜游,(乙)文写夜宴,结合内容说说其目的有什么不同?

同类题4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记承天寺夜游》) 

(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 未下夕舂,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节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

注释:①为春为月:是春天,是月下。②夕岚:傍晚的山光。③勒:抑制。④夕舂:夕阳 ⑤极其浓媚:把它的浓媚姿态发挥到极点。⑥受用:享受。
【小题1】下列加点字与“止午、未、申三时”中的“止”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蝉则千不穷B.为复有能其奇者
C.对镜花黄D.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念无与乐者    春为月
B.别一种趣味    非木杮
C.山岚设色妙    何陋有?
D.相与步中庭    山门圮
【小题3】请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小题4】翻译下列语句
安可为俗士道哉!
【小题5】两篇同借月抒情,苏轼和袁宏道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