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常见的化学反应
- 运动和力
- 电和磁
- 波
-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 + 能量转化与守恒
- 电功和电功率
- 简单机械
- 功和能
- 机械能
- 内能
- 核能
- 能源与社会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在探究动滑轮使用特点的实验中,各小组按照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每个小组的实验器材都相同(摩擦力可忽略不计)。

甲小组按照实验要求在滑轮上挂上钩码,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每次都匀速提起钩码,如图( a)所示。乙、丙两个小组的同学实验时,没有注意按照要求规范操作,他们偏离竖直方向斜向上拉弹簧测力计,匀速提起钩码,实验情况分别如图( b )、( c)所示。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1)由所学知识我们知道:若不计绳重和摩擦,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根据以上小组的实验,请求出他们所用动滑轮的重力为________ N 。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 、 4 、 7 (或 2 、 5 、 8 或 3 、 6 、 9 )的实验数据和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 。
(3)如果家里安装日光灯,你认为更合理的为图________ (填 “ 甲 ” 或 “ 乙 ” )。

甲小组按照实验要求在滑轮上挂上钩码,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每次都匀速提起钩码,如图( a)所示。乙、丙两个小组的同学实验时,没有注意按照要求规范操作,他们偏离竖直方向斜向上拉弹簧测力计,匀速提起钩码,实验情况分别如图( b )、( c)所示。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1)由所学知识我们知道:若不计绳重和摩擦,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根据以上小组的实验,请求出他们所用动滑轮的重力为________ N 。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 、 4 、 7 (或 2 、 5 、 8 或 3 、 6 、 9 )的实验数据和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 。
(3)如果家里安装日光灯,你认为更合理的为图________ (填 “ 甲 ” 或 “ 乙 ” )。
小科同学在测定标有 “2.5V” 小灯泡(电阻约为 8Ω )额定功率的实验中,除了电流表、电压表、导线、开关、电池组(电源电压为 6V )外,老师还提供了两个变阻器(

(1)在这个实验中,你将选择________ 作为实验中的变阻器(填字母编号)。
(2)连接好电路合上开关后,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一点,电压表的示数为 2.0V ,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还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________ 移动(选填 “ 左 ” 或 “ 右 ” )。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小灯泡 L 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
(3)小科同学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后,发现还能求得小灯泡的电阻,于是他分别算出了所给的三种情况下小灯泡的电阻并取平均值。你认为小科同学的做法对吗?请说明理由________ 。
A.标有 “1750Ω0.3A” 的滑动变阻器; | B.标有 “50Ω1.5A” 滑动变阻器)。他按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实验时,他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观察小灯泡发光的情况,并记录电表的示数(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在这个实验中,你将选择________ 作为实验中的变阻器(填字母编号)。
(2)连接好电路合上开关后,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一点,电压表的示数为 2.0V ,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还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________ 移动(选填 “ 左 ” 或 “ 右 ” )。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小灯泡 L 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
(3)小科同学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后,发现还能求得小灯泡的电阻,于是他分别算出了所给的三种情况下小灯泡的电阻并取平均值。你认为小科同学的做法对吗?请说明理由________ 。
在 “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 实验中:

(1)如图 a 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 旋(选填 “ 左 “ 或 “ 右 ” ).
(2)如图 b 所示,在 A 位置上挂两个相同钩码,应该在 B 位置挂上________ 个同样的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如图 c 所示,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方向逐渐向左转动,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 (选填 “ 变大 ” 、 “ 变小 ” 或 “ 不变 ” ).
(4)使用杠杆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如图 d 所示,下列杠杆能够省距离的是________ .

(1)如图 a 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 旋(选填 “ 左 “ 或 “ 右 ” ).
(2)如图 b 所示,在 A 位置上挂两个相同钩码,应该在 B 位置挂上________ 个同样的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如图 c 所示,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方向逐渐向左转动,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 (选填 “ 变大 ” 、 “ 变小 ” 或 “ 不变 ” ).
(4)使用杠杆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如图 d 所示,下列杠杆能够省距离的是________ .

某兴趣小组利用图甲装置探究电流热效应的影响因素,实验步骤如下:

①交阻值为10欧和20欧的电阻丝分别置于A、B两个盛满煤油的烧瓶中,按图甲所示连接电路。
②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某一位置,记录此进电流表的读数I。通电一段时间,记录A、B烧瓶的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高度分别为Δh1、Δh2。
③断开开关,直至玻璃管中的液面降回各自初始位置。
④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的读数为2I。当通电时间与步骤②相同时,记录A、B烧瓶的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高度分别为Δh3、Δh4,实验数据如表。
(1)步骤②中的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流为______安。
(2)本实验设计串联电路来研究电阻对电流产生热量的影响,可以控制哪些变量相同?________
(3)小明认为:只要选择“Δh1、Δh2、Δh3、Δh4”四个量中的某两个量进行比较,就能说明“对电流产生热量多少的影响,电流比电阻更大”,请比较这两个量的大小关系:______。

①交阻值为10欧和20欧的电阻丝分别置于A、B两个盛满煤油的烧瓶中,按图甲所示连接电路。
②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某一位置,记录此进电流表的读数I。通电一段时间,记录A、B烧瓶的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高度分别为Δh1、Δh2。
③断开开关,直至玻璃管中的液面降回各自初始位置。
④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的读数为2I。当通电时间与步骤②相同时,记录A、B烧瓶的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高度分别为Δh3、Δh4,实验数据如表。
电流大小 | 烧瓶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高度 | |
A烧瓶(RA=10欧) | B烧瓶(RB=20欧) | |
I | Δh1 | Δh2 |
2I | Δh3 | Δh4 |
(1)步骤②中的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流为______安。
(2)本实验设计串联电路来研究电阻对电流产生热量的影响,可以控制哪些变量相同?________
(3)小明认为:只要选择“Δh1、Δh2、Δh3、Δh4”四个量中的某两个量进行比较,就能说明“对电流产生热量多少的影响,电流比电阻更大”,请比较这两个量的大小关系:______。
为探究影响重力势能的大小的因素,小金利用带有四个铁钉的小方桌、沙箱及质量不同的重物设计并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要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高度的关系应选择图哪两个图进行比较?答:________ 。
(2)小金为了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质量是否有关”,选择了b和c进行实验,老师说她的选择是错误的,请你分析原因:________。
(3)本实验中,主要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转换法和________。
(4)图a中的重物被手释放由静止下落到接触小方桌的过程中,下落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在如图丙所示的四个选项中,描述重力对重物做功大小与下落时间关系最接近正确的是________。

(1)要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高度的关系应选择图哪两个图进行比较?答:________ 。
(2)小金为了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质量是否有关”,选择了b和c进行实验,老师说她的选择是错误的,请你分析原因:________。
(3)本实验中,主要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转换法和________。
(4)图a中的重物被手释放由静止下落到接触小方桌的过程中,下落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在如图丙所示的四个选项中,描述重力对重物做功大小与下落时间关系最接近正确的是________。
在农村广泛使用的杆秤就利用了杠杆平衡的原理。下图是一根杆秤的示意图。小云设计了如下测量秤砣质量M的实验方案,请你将②、④两步补充完整。
①刻度尺测量杆秤上的主要刻度的示数m到提扭O的距离x,并作出m-x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②用刻度尺测量挂钩到________的距离l;
③在m-x关系图象中任意读取两组数据x1、m1和x2、m2;
④设杆秤自重G0,重心到提扭的距离l0,据杠杆平衡条件Mgx1=________+G0l0以及________=m2gl+G0l0,两式相减得M=________(要求用l、x1、x2、m1、m2表示)。
①刻度尺测量杆秤上的主要刻度的示数m到提扭O的距离x,并作出m-x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②用刻度尺测量挂钩到________的距离l;
③在m-x关系图象中任意读取两组数据x1、m1和x2、m2;
④设杆秤自重G0,重心到提扭的距离l0,据杠杆平衡条件Mgx1=________+G0l0以及________=m2gl+G0l0,两式相减得M=________(要求用l、x1、x2、m1、m2表示)。
大家都知道: “ 摩擦生热 ” 。那摩擦做功与生热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焦耳等科学家运用多种方法、不同实验,测出做功 (W) 和做功产生的热 (Q) 两者之间的比值关系。其中最经典的是 1847 年焦耳设计的桨叶轮实验:
(1)如图甲,在一个装满水的绝热桶里放入铜制的翼轮,多次用下落的重物带动翼轮上的叶片转动,转动的叶片与水摩擦,产生的热使水的温度升高。焦耳通过测量________ 和重物下落的距离,计算出重物做的功,即翼轮克服水的摩擦所做的功 (W ) ;测量绝热桶中水升高的温度,从而计算出水吸收的热 (Q ) 。

(2)焦耳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
(3)小柯利用刻度尺、温度计、天平、双层真空平底圆柱体保温杯、水等器材,粗略测量做功和做功产生的热之间的比值关系。具体方案是:
① 用刻度尺测量空保温杯内部高度,记为 h 杯。
② 用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水,记为 m 水 , 用温度计测出水的温度,记为 t 1。
③ 将水倒入保温杯中,测量杯中水的高度,记为 h 水。计算出 h 杯- h 水 , 这也就是杯中水下落的高度。
④ 在保温杯盖子上安装一支分度值为 0.1℃ 的温度计 ( 连接处密闭绝热 ) ,盖紧保温杯,如图乙。
⑤________( 填写操作 ) ,计算出水的重力所做的功 (W) 。
⑥ 测出杯中水的温度,记为 t 2 , 计算出水吸收的热 (Q) 。
⑦ 根据 ⑤ 、 ⑥ 数据,得出两者的比值关系。
(1)如图甲,在一个装满水的绝热桶里放入铜制的翼轮,多次用下落的重物带动翼轮上的叶片转动,转动的叶片与水摩擦,产生的热使水的温度升高。焦耳通过测量________ 和重物下落的距离,计算出重物做的功,即翼轮克服水的摩擦所做的功 (W ) ;测量绝热桶中水升高的温度,从而计算出水吸收的热 (Q ) 。

(2)焦耳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
(3)小柯利用刻度尺、温度计、天平、双层真空平底圆柱体保温杯、水等器材,粗略测量做功和做功产生的热之间的比值关系。具体方案是:
① 用刻度尺测量空保温杯内部高度,记为 h 杯。
② 用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水,记为 m 水 , 用温度计测出水的温度,记为 t 1。
③ 将水倒入保温杯中,测量杯中水的高度,记为 h 水。计算出 h 杯- h 水 , 这也就是杯中水下落的高度。
④ 在保温杯盖子上安装一支分度值为 0.1℃ 的温度计 ( 连接处密闭绝热 ) ,盖紧保温杯,如图乙。
⑤________( 填写操作 ) ,计算出水的重力所做的功 (W) 。
⑥ 测出杯中水的温度,记为 t 2 , 计算出水吸收的热 (Q) 。
⑦ 根据 ⑤ 、 ⑥ 数据,得出两者的比值关系。
某兴趣小组提出利用 “ 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 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与所需器材(斜面、木块、不同质量的小钢球)来探究 “ 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 的设想.请你帮助完成如下实验方案:

(1)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 的大小,来判断小球重力势能的大小
(2)本实验中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不能得出结论,原因是________
(3)实验中为了要探究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的关系要选用上述图________ ,具体的操作方法是让小球从________ (选填 “ 相同 ” 或 “ 不同 ” )的高度由静止滚下
(4)要探究重力势能与物体的高度的关系要选用上述图________ ,具体的操作方法是让小球从________ (选填 “ 相同 ” 或 “ 不同 ” )的高度由静止滚下
(5)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1)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 的大小,来判断小球重力势能的大小
(2)本实验中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不能得出结论,原因是________
(3)实验中为了要探究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的关系要选用上述图________ ,具体的操作方法是让小球从________ (选填 “ 相同 ” 或 “ 不同 ” )的高度由静止滚下
(4)要探究重力势能与物体的高度的关系要选用上述图________ ,具体的操作方法是让小球从________ (选填 “ 相同 ” 或 “ 不同 ” )的高度由静止滚下
(5)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选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其中电源电压为6伏,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伏(灯丝电阻约为10欧)。

(1)为能顺利完成该实验探究,下列四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
(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答卷上将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______)
(3)电路连接完成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发现小灯泡始终不发光,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若电路只有一处故障,则故障原因是:_____。
(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至某一位置时,发现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端移动。
(5)多次测量,得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随它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为_____瓦。

(1)为能顺利完成该实验探究,下列四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
A.”10 Ω 0.2A”的滑动变阻器 | B.“10 Ω0.5A”的滑动变阻器 |
C.”20 Ω0.2A”的滑动变阻器 | D.“20 Ω0.5A”的滑动变阻器 |
(______)
(3)电路连接完成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发现小灯泡始终不发光,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若电路只有一处故障,则故障原因是:_____。
(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至某一位置时,发现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端移动。
(5)多次测量,得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随它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为_____瓦。
物理实验复习时,小美和小丽再探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

(1)小美先将杠杆调节至水平位置平衡,在左右两侧各挂如图甲所示的钩码后,杠杆的________ 端下降.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不改变钩码总数和悬挂点位置,只需将________ 即可.
(2)小丽还想探究当动力和阻力在杠杆同侧时杠杆的平衡情况,于是她将杠杆左侧的所有钩码拿掉,结果杠杆转至竖直位置,如图乙所示.小丽在 A 点施加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拉力 F ,却发现无论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将杠杆拉至水平位置平衡.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 .
(3)他们认为(2)问中拉力是做功的.如果水平向右的拉力 F 大小不变, OA 长 L ,将杠杆从竖直位置拉着转过 30° 的过程中,拉力 F 做功为________ .

(1)小美先将杠杆调节至水平位置平衡,在左右两侧各挂如图甲所示的钩码后,杠杆的________ 端下降.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不改变钩码总数和悬挂点位置,只需将________ 即可.
(2)小丽还想探究当动力和阻力在杠杆同侧时杠杆的平衡情况,于是她将杠杆左侧的所有钩码拿掉,结果杠杆转至竖直位置,如图乙所示.小丽在 A 点施加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拉力 F ,却发现无论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将杠杆拉至水平位置平衡.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 .
(3)他们认为(2)问中拉力是做功的.如果水平向右的拉力 F 大小不变, OA 长 L ,将杠杆从竖直位置拉着转过 30° 的过程中,拉力 F 做功为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