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常见的化学反应
- 运动和力
- 电和磁
- + 波
- 声音
- 光和颜色
- 光的反射和折射
- 透镜和视觉
-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 能量转化与守恒
- 能源与社会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_____;琴声是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减弱噪声.
将物体放在焦距为f 的凸透镜主轴上,当物体离透镜 18cm、12cm 和 4cm 时,分别得到缩小的实像、放大的实像和放大的虚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
A.18cm>f>12cm | B.12cm>f>8cm | C.9cm>f>6cm | D.6cm>f>4cm |
某中学举办一次别开生面的“科学体育比赛”,运动员在竞赛之后要说明自己运用了哪些科学知识。比赛中有如下项目:从A点起跑,到XY线上抱起一个实心球,然后跑向B点,要求跑过的距离最短(如图所示)。

某同学在开始前先从终点B径直走向XY线,越过XY线到达某点C后又转头一直走向A,当再次经过XY线时在地面做了个标记D。比赛时他从A跑到D,抱起球后跑到B。别人问他这样做的道理,他只是笑着说受到了光学知识的启发。请你说明C点的准确位置,指出使他受到启发的光学规律,并证明他跑的路程最短。__________

某同学在开始前先从终点B径直走向XY线,越过XY线到达某点C后又转头一直走向A,当再次经过XY线时在地面做了个标记D。比赛时他从A跑到D,抱起球后跑到B。别人问他这样做的道理,他只是笑着说受到了光学知识的启发。请你说明C点的准确位置,指出使他受到启发的光学规律,并证明他跑的路程最短。__________
如图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某位置(图中未标出),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的上的a 点,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缩小倒立的像.将蜡烛从a点滑到b 点后,再移动光屏,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变小,则( )


A.蜡烛在a点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 B.凸透镜位于a点右侧 |
C.蜡烛在b点时,物距在一、二倍焦距之间 | D.凸透镜位于b点左侧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见下表。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第 2 次所成的像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 1 次所成的像。
(2)请补充表格中的数据。
(3)当把蜡烛调到距离透镜 8cm的位置时,小欣发现无论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为了观察到这时所成的像,眼睛和蜡烛应该在凸透镜的_________(选填“同”或“异”)侧。
焦距/cm | 次数 | 物距 | 像距/cm | 像的性质 | ||
虚实 | 大小 | 倒正 | ||||
f=_______ | 1 | 45 | 13 | 实像 | 缩小 | 倒立 |
2 | 20 | 20 | … | … | … | |
3 | a= | 45 | … | … | … |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第 2 次所成的像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 1 次所成的像。
(2)请补充表格中的数据。
(3)当把蜡烛调到距离透镜 8cm的位置时,小欣发现无论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为了观察到这时所成的像,眼睛和蜡烛应该在凸透镜的_________(选填“同”或“异”)侧。
如图所示,人脸识别一体机是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所成的是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某人站在镜头前,屏幕上只显示人脸的一部分,若要在屏幕上显示他完整的人脸,他应离镜头____(填“远”或“近”)些。

2017年4月21日,首汽集团旗下新能源分时租车品牌“GOfun出行”正式登陆宁波。市民租借共享汽车时需通过手机拍照审核,手机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拍摄汽车牌照到摄像头的距离应满足________的条件,(选填“>2f”“=2f”“<2f”),此时手机中所成像的性质是一个倒立、________的实像。(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

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从水面上方看水中的物体变浅了,为了确定水中物体所成像的位置,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1)把一个小灯泡a放在水中某处,观察灯泡所成像的位置(如图)
(2)将另一个相同的小灯泡b放在水面上方,调整其位置,使它的像与灯泡a的像重合
(3)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为h1, 灯泡a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为h2
(4)测量时,如果直接将刻度尺竖直插入水中,使看到的零刻度线与灯泡a的像重合,刻度尺在水面处的示数为h3
则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1)把一个小灯泡a放在水中某处,观察灯泡所成像的位置(如图)
(2)将另一个相同的小灯泡b放在水面上方,调整其位置,使它的像与灯泡a的像重合
(3)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为h1, 灯泡a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为h2
(4)测量时,如果直接将刻度尺竖直插入水中,使看到的零刻度线与灯泡a的像重合,刻度尺在水面处的示数为h3
则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h1﹤h2 | B.h1﹥h2 | C.h3表示灯泡a的深度 | D.h3表示灯泡a的像的深度 |
下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 B.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
C.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 D.丁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 |
正常人的眼睛在水中看物体会一片模糊,因为光从空气射入眼睛折射程度大,而光从水中射入眼睛折射程度就明显减小。关于在水中看清物体,有下列说法:
①高度远视的人在水中裸眼看物体更清晰;
②高度近视的人在水中裸眼看物体更清晰;
③正常人在水中应戴高度老花眼镜;
④正常人在水中应戴高度近视眼镜。
其中正确的是( )
①高度远视的人在水中裸眼看物体更清晰;
②高度近视的人在水中裸眼看物体更清晰;
③正常人在水中应戴高度老花眼镜;
④正常人在水中应戴高度近视眼镜。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