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将物体放在焦距为
f
的凸透镜主轴上,当物体离透镜 18cm、12cm 和 4cm 时,分别得到缩小的实像、放大的实像和放大的虚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
A.18cm>
f
>12cm
B.12cm>
f
>8cm
C.9cm>
f
>6cm
D.6cm>
f
>4cm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7-15 08:10: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假期到了,公园里游人如织。其中四位游客在同一地点,分别用不同型号的甲、乙、丙、丁相机(焦距不同),对着同一景物——亭子各拍了一张照片,如图A、B、C、D所示。我们可以判定:照片______是用甲拍摄的,照片______是用乙拍摄的,照片______是用丙拍摄的,照片______是用丁拍摄的。(填字母)
同类题2
如图是小伟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
v
和物距
u
关系的图象。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cm:当物距为30cm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___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当物体从距离透镜15cm处向60m处移动时,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选填“一直变小”、“一直变大”、“先变小后变大”或“先变大后变小”)
同类题3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把蜡烛和光屏固定在光具上,当移动透镜分别距光屏6cm和34cm均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透镜距光屏34cm时成少缩小的实像
B.蜡烛和光屏的距离为40cm
C.透镜的焦距范围为3cm
D.如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透镜仍可在上述两位置成像,且像的性质不变
同类题4
用手拿着一支铅笔,开始时手伸直,眼睛盯住铅笔。然后慢慢弯曲手臂,让铅笔靠近眼睛,这时你会发现,在一定的位置,铅笔开始由清晰变模糊。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距变小时,象就变大,因而变得模糊
B.物距变小时,到一定程度,成的象变成了虚象,因而变得模糊
C.物距变化时,当超出眼睛能调节的范围时,象就不能落在视网膜上而变得模糊
D.物距变化时,焦距不变,象距就要发生变化,因而变得模糊
同类题5
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观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试通过作图找出该透镜的两个焦点F的位置.
(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波
透镜和视觉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