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材料二:1825年,瑞士物理学家科拉顿做了如下实验:他将一个能反映微小变化的电流表,通过导线与螺旋线圈串联成闭合电路,并将螺旋线圈和电流表分别放置在两个相连的房间,如图。他将一个条形磁铁插入螺旋线圈内,同时跑到另一个房间里,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进行多次实验,他都没有发现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材料三: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用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切割磁感线的时候,发现导体中产生电流,从而实现了利用磁场获得电流的愿望。
材料四:1879年10月,经过对1600多种材料进行几千次试验后,爱迪生制成了第一个可供实用的碳丝灯泡(灯丝由竹丝炭化后制成)。

(1)进行奥斯特实验时,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分别用图甲和乙两种方式放置一根导线。当导线通电时,小磁针发生明显偏转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
(2)科拉顿的实验中,________(选填“已经”或“没有”)满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试猜想法拉第能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改进方法是________。
(3)如图丙所示,当爱迪生把磁体的磁极靠近正常工作的碳丝灯泡时,灯丝上端被磁体吸引,这是因为通电后的灯丝________,若要从图丙现象变为图丁中灯丝上端被排斥的现象,可以改变________方向。
当前题号:1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小金用如图甲电路进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正常工作时的电阻约为10,现有如下器材:电流表、电压表(只有0-3V)、开关、电压恒为6V的直流电源各一个,规格分别为""、""和""的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导线若干。
 
实验序号
U/V
I/A
P/W
1
3.0
0.32
 
2
2.5
 
 
3
2.0
 
 
 
小金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3.0V,于是她就记录下电流表的示数(见表格),之后再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依次测量电压表示数为2.5V和2.0V时的电流,其中当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接着小金继续移动变阻器的滑片至某一位置时,发现小灯泡不亮,但是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有示数且不损坏。
(1)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W。小金所选的滑动变阻器规格是__________.
(2)小金的实验操作过程是否规范,为什么?____________
(3)上述过程中出现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如图所示的电工带电操作中,不会发生触电事故的是()
A.B.
C.D.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由于发现了巨磁电阻(GMR)效应,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来研究巨磁电阻的大小与有无磁场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断开S1,闭合S2,移动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测得两电表的四组数据如下表所示,由此可知,无磁场时GMR的电阻大小为______欧;
实验序号
1
2
3
4
U/伏
1.00
1.25
2.00
2.50
I/安




 
再闭合S1和S2,保持R1滑片位置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测得两电表的四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可计算出有磁场时GMR的电阻大小;
实验序号
1
2
3
4
U/伏
0.45
0.91
1.50
1.79
I/




 
(2)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得出结论后,激发了同学们的探究热情,他们利用刚才设计的电路并保持原有器材不变,进一步探究“巨磁电阻大小与磁场强是否有关”他们接着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在一次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由三节新的干电池串联组成),小刚连接了如图(A)所示的电路。

(1)同组的小明发现电路连接有错。小刚仔细检查后,只改变了某根导线一端的接点位置,电路就能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请在图(A)中将小刚改动的那条导线上画“×”,并画出正确的连接方式_____。
(2)小灯泡上标有“2.5V”字样(灯泡额定功率约为1W),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示数如图(B)所示,则应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3)将电压表的示数调整到2.5V,如果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C)所示,则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W。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在探究“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强度”的实验中,左图是滑动变阻器的示意图,图是实验电路图。

(1)将MN分别接到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AC上,闭合开关前,应把滑片移到________(填“A”或“B”)端。
(2)闭合开关,当滑片P向左(即向A端)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如图所示是探究电磁感应的装置,以下设备中利用此工作原理的是(   )
A.电磁铁B.手摇发电机C.电动机D.扬声器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甲是一种电热膜,在绝缘薄膜表面,经过特殊工艺加工形成的一条条薄的导电墨线,导电墨线两端与金属导线相连,形成网状结构,其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工作时电热膜本身温度并不太高,不易氧化,使用寿命长,不会出现严重发热不均、局部过热的现象。

(1)电热膜取暖器工作时,室内空气温度升高是通过__________方式实现的;
(2)在制造电热膜时,会出现不同区域导电墨线厚度不均匀的现象,导电墨线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电热膜不会因厚度不均而出现局部过热的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
(3)已知一种电热膜每平方米在使用隔热材料情况下的初始满负荷功率220瓦,正常使用功率为102瓦。小明家铺设了60平方米的这种电热膜,一天共消耗电能多少千瓦时________(以一天工作8小时计算,加热时前半小时为满负荷工作)?
当前题号:8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小明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所选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R1=5Ω,R2=10Ω,R3=20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15Ω  1A",电源为2节新的干电池。

(1)按照右边实物图,在左边电路图虚线方框内画出滑动变阻器的电路符号。连好右边电路,将R1接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V,记下I1。_______
(2)用R2替换R1接入电路,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
(3)用R3替换R2接入电路,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时,电压表的示数也大于1.5V,实验无法进行下去。请写出一种能使实验继续进行下去的方法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1、S3,断开S2时电流表示数为1.5A;当闭合S1断开S2、S3时电流表示数为0.5A;当闭合S2断开S1、S3R2消耗功率为2W。求:

(1)电阻R2的阻值. ______________
(2)电源电压是多少?______________
(3)在图中如果将R2换成“50Ω2.5A”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量程为“0~3A”当闭合S1,S3断开S2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值为多少?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