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常见的化学反应
- + 运动和力
- 运动和力
- 机械运动
- 固体压强
- 液体压强
- 浮力
- 大气压
- 电和磁
- 波
-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 能量转化与守恒
- 能源与社会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一个可口可乐瓶,其侧壁有a、b两个小孔并用塞子塞住,瓶内盛有一定质量的酒精,如图所示,把可口可乐瓶放入水中,当瓶内、外液面相平时,拔出a、b两个小孔的塞子,则( )


A.a、b两个小孔均有水流入 |
B.a、b两个小孔均有酒精流出 |
C.酒精从a小孔流出,水从b小孔流入 |
D.水从a小孔流入,酒精从b小孔流出 |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重力不计的圆柱形容器A、B,横截面积均为5.0×10-3m2,A的底面向上凸起,B的底面为平面。在两容器中均加入重为10N的水,则B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Pa,若A、B容器的水中同一高度处压强分别为pA、pB,则pA________p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如图,重为500N的小科沿着竖直的直杆匀速上爬,此阶段他受到的摩擦力为f1;小科停在A处稍作休息,此阶段他受到的摩擦力为f2;之后沿杆匀速下滑,此阶段他受到的摩擦力为f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500N,方向竖直向下 |
B.f2=500N,方向竖直向下 |
C.f3<500N,方向竖直向上 |
D.f1=f2=f3,方向都竖直向上 |
一只手握住甲、乙两个核桃,逐渐增大握力,发现甲核桃碎裂时乙核桃完好。下列有关两核桃相互挤压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核桃相接触部位受到的压强相等 |
B.甲对乙的作用力小于乙对甲的作用力 |
C.甲对乙的作用力没有使乙核桃发生形变 |
D.甲对乙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
汽车在公路上以36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驾驶员发现前方路口信号灯转为红色,经0.5s反应时间后开始踩刹车,汽车车速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0.5s的反应时间内车子前进了5m |
B.从开始刹车到停止,车子滑动距离为5m |
C.开始刹车后1s,汽车的平均车速为5m/s |
D.从信号灯转为红色起到汽车完全静止,车子共前进了5m |
黄蜻蜓翅长而窄,飞行能力很强,既可突然回转,又可直入云霄。

(1)雌蜻蜓在水面上飞行时,分多次将卵“点”在水中,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蜻蜓点水”。蜻蜓点水时,引起水面震动,就会形成以点水处为中心的圆形波纹(水波),并沿水面向四周匀速传播。蜻蜓飞行时,翅膀扇动的频率范围是30Hz~40Hz,我们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2)某同学观察蜻蜓在贴近平静的水面直线飞行时,获得了一张蜻蜓点水的俯视图片如图所示,图片反映了蜻蜓连续三次点水后某瞬间水面波纹的分布情况(每次点水只形成一个波纹),三个波纹刚好在O点内切。蜻蜓每次点水所用的时间忽略不计,请据图片解答下列问题:
①从图片上看,蜻蜓的运动方向是沿x轴______。(填“向右”或“向左”)
②蜻蜒飞行的速度______水波的传播速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③若该同学观测到蜻蜓从第一次点水到第三次点水历时2s,求蜻蜓从第一次点水到第三次点水通过的路程和蜻蜓的飞行速度。____________ (提示:每次都在圆中心点水)

(1)雌蜻蜓在水面上飞行时,分多次将卵“点”在水中,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蜻蜓点水”。蜻蜓点水时,引起水面震动,就会形成以点水处为中心的圆形波纹(水波),并沿水面向四周匀速传播。蜻蜓飞行时,翅膀扇动的频率范围是30Hz~40Hz,我们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2)某同学观察蜻蜓在贴近平静的水面直线飞行时,获得了一张蜻蜓点水的俯视图片如图所示,图片反映了蜻蜓连续三次点水后某瞬间水面波纹的分布情况(每次点水只形成一个波纹),三个波纹刚好在O点内切。蜻蜓每次点水所用的时间忽略不计,请据图片解答下列问题:
①从图片上看,蜻蜓的运动方向是沿x轴______。(填“向右”或“向左”)
②蜻蜒飞行的速度______水波的传播速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③若该同学观测到蜻蜓从第一次点水到第三次点水历时2s,求蜻蜓从第一次点水到第三次点水通过的路程和蜻蜓的飞行速度。____________ (提示:每次都在圆中心点水)
如图(a)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木块的状态如图(b)所示。把木块换成盛有水的烧杯,重复上述过程,烧杯中水面的状态分别如(c)和(d)所示。

由图(a)、(b)或(c)、(d)可知:小车运动状态变化的可能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请将两种可能的情况填写完整)。得到上述结论是利用了木块和水都具有_______的性质。

由图(a)、(b)或(c)、(d)可知:小车运动状态变化的可能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请将两种可能的情况填写完整)。得到上述结论是利用了木块和水都具有_______的性质。
高度、材料相同的实心长方体A和B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大小如图所示。它们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A、FB,压强分别为pA、pB。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FA<FB,pA<pB |
B.FA>FB,pA=pB |
C.FA>FB,pA>pB |
D.FA>FB,pA<pB |
学校机器人兴趣小组进行“精准吊装”实验,n块长短不一的长方体木块均平放在水平试验平台上,机器人将木块按长度从小到大依次吊装并对称叠放,如图所示。已知木块的密度相同,高度均为h=0.2m,密度均为ρ=0.5×103kg/m3,长度分别为a1、a2、a3…an,且长度比为a1∶a2∶a3∶…∶an=1∶2∶3∶…∶n,g取10N/kg。

(1)求吊装前长度为a1的木块对试验平台的压强____________。
(2)若该平台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pm=1.5×104Pa,平台上最多能叠放几块木_______块?

(1)求吊装前长度为a1的木块对试验平台的压强____________。
(2)若该平台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pm=1.5×104Pa,平台上最多能叠放几块木_______块?
如图甲,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和B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_N;若将

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图乙),则推力F2=______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