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常见的化学反应
- + 运动和力
- 运动和力
- 机械运动
- 固体压强
- 液体压强
- 浮力
- 大气压
- 电和磁
- 波
-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 能量转化与守恒
- 能源与社会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图所示,将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中盛有密度为ρ重力为G1的液体,现将重力为GB的物体B放入容器后,物体 B漂浮且有一半体积露出液面,此时液面上升了h.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压力为F1,液体对物体 B的压力为FB.已知容器重力为G2,底面积为S,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2、压力为F2,桌面对容器的支持力为F3.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FB大小为ρghS | B.G1、G2、GB之和与F3大小相等 |
C.G1、GB之和与F1大小相等 | D.F2与F3是一对平衡力 |
(1)单缸四冲程内燃机的四个冲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种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的四个冲程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____。

(2)某四冲程内燃机,飞轮转速为 300 转/分钟,活塞面积为 120cm2,行程 L 是 0.3 米,假如做功冲程中燃起的平均压强是 5×10 5Pa,求
①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力;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个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做的功。__________________

(2)某四冲程内燃机,飞轮转速为 300 转/分钟,活塞面积为 120cm2,行程 L 是 0.3 米,假如做功冲程中燃起的平均压强是 5×10 5Pa,求
①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力;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个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做的功。__________________
图所示,水平桌面的左右两端个固定一定滑轮,轻质小盘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的细绳与桌面上质量为 0.4kg的木块相连。当左边小盘放有重力为 0.5N的砝码,右边小盘内放有重力为1.5N的砝码使,木块未被拉动,这是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N;当右小盘内放有重为1.6N的砝码时,木块正好作匀速运动,当小盘内放上重为1.7N的砝码时,小盘拖动木块运动,当小盘落在地面上后,木块继续运动,此时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N。

小华在做实验时提出了如图所示两个模型,两杠杆均处于平衡状态,甲杠杆上平衡的是两个同种密度但体积不同的实心物体,乙杠杆上平衡的是两个体积相同但密度不同的实心物体,(物质的密度都大于水)。如果将它们都浸没在水中,则两杠杆将( )


A.仍保持平衡 |
B.都失去平衡 |
C.甲失去平衡,乙仍保持平衡 |
D.甲仍保持平衡,乙失去平衡 |
阅读短文,解决文中提出的问题
我国航天事业的里程碑
1970 年 4 月 24 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它围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为一椭圆。“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世界航天大国。
1990 年 4 月 7 日,我国用长征 3 号火箭首次成功发射了“亚洲一号“同步卫星”这表明了我国航天事业又迈上了新台阶。
(1)地面上的人看来,“亚洲一号”同步卫星的运动状态是____。
A.向东运动 B.向西运动 C.静止 D.向南运动
1999 年我国发射的“神舟一号”飞船,在太空中遨游 14 天,行程 600000km,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的外层空间科学实验,最后完好地返回地面。
(2)“神舟一号”在太空飞行时的平均速度约____km/h。(结果保留0.1)
2007 年 10 月 24 日 18 时 05 分,“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在圆满完成各项使命后,
于 2009 年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2013 年 9 月 19 日,探月工程进行了嫦娥三号卫星和玉兔号月球车的月面勘测任务。
(3)探测月壤是探月工程的主要任务之一,因为月壤中蕴藏着丰富的“氦-3(He-3)”。中国探月计划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说“月球上的氦-3 在土壤里约有 100 万吨~500 万吨之多,可供人类上万年的能源需求”。请回答:
①下列有关“氦-3”、“氦-4”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编号)。
A.它们互为同位素B.它们都属氦元素的原子C.它们的质子数与核电荷数相等D.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②“氦-3”是一种安全高效而又清洁无污染的核聚变材料,其发生的“核聚变”是化学反应吗?_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
我国航天事业的里程碑
1970 年 4 月 24 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它围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为一椭圆。“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世界航天大国。
1990 年 4 月 7 日,我国用长征 3 号火箭首次成功发射了“亚洲一号“同步卫星”这表明了我国航天事业又迈上了新台阶。
(1)地面上的人看来,“亚洲一号”同步卫星的运动状态是____。
A.向东运动 B.向西运动 C.静止 D.向南运动
1999 年我国发射的“神舟一号”飞船,在太空中遨游 14 天,行程 600000km,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的外层空间科学实验,最后完好地返回地面。
(2)“神舟一号”在太空飞行时的平均速度约____km/h。(结果保留0.1)
2007 年 10 月 24 日 18 时 05 分,“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在圆满完成各项使命后,
于 2009 年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2013 年 9 月 19 日,探月工程进行了嫦娥三号卫星和玉兔号月球车的月面勘测任务。
(3)探测月壤是探月工程的主要任务之一,因为月壤中蕴藏着丰富的“氦-3(He-3)”。中国探月计划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说“月球上的氦-3 在土壤里约有 100 万吨~500 万吨之多,可供人类上万年的能源需求”。请回答:
①下列有关“氦-3”、“氦-4”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编号)。
A.它们互为同位素B.它们都属氦元素的原子C.它们的质子数与核电荷数相等D.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②“氦-3”是一种安全高效而又清洁无污染的核聚变材料,其发生的“核聚变”是化学反应吗?_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声和电磁波都能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 |
B.“杯弓蛇影”、“如影随形”、“形单影只”中的影都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 |
C.油罐车的下面拖着一条铁链是为了防止静电带来的危害 |
D.冬天路面湿滑,车辆要低速慢行,是为了减小惯性 |
如图所示,悬吊的实心金属球缓慢浸没于倾斜的盛满水的大烧杯中,沉 到底部,则从大烧杯溢出流入小烧杯中的水和此金属球的关系是( )


A.两者体积相等,水的质量较小 | B.两者体积相等,水的质量较大 |
C.两者体积不相等但是质量相等 | D.两者体积不相等,质量也不相等 |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绳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 A 点,使细线处于拉直 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摩擦及其他阻力,小球可在 A、B 间来回摆动。下列描述 正确的是( )


A.小球在 B 处受力平衡 |
B.细线对球的拉力和球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C.当小球运动到 B 点时,如果一切外力都消失,将保持静止状态 |
D.若小球摆到 B 点的同时细线断开,小球将保持静止 |
仁皇山位于我市北面的太湖度假区空气新鲜,风景优美,山体主峰海拔约 211 米。规划建筑总面积约 6 万平方米。小钧同学经常沿盘山公路快步行走,锻炼身体。
(1)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三层,仁皇山所在的圈层是____;
(2)小钧同学地快步行走时,人体产热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
(3)小钧同学重 500 牛,从山下步行到离出发点 100 米高度处,需克服自身重力做多少功?_____
(1)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三层,仁皇山所在的圈层是____;
A. 地壳 | B. 地幔 | C. 地核 |
(3)小钧同学重 500 牛,从山下步行到离出发点 100 米高度处,需克服自身重力做多少功?_____
如图,一个体积是 500cm3 的木块放入容器的水中,木块的 2/5 体积露出水面.已知容器 底面积是 250cm2,现将一金属块 B 放在木块上,木块恰好全部没入水中。求:

(1)金属块B 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面变化的高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容器底部所受压强改变了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金属块B 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面变化的高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容器底部所受压强改变了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