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常见的化学反应
- + 运动和力
- 运动和力
- 机械运动
- 固体压强
- 液体压强
- 浮力
- 大气压
- 电和磁
- 波
-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 能量转化与守恒
- 能源与社会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科技小组的同学利用一个两端开口的金属盒、橡皮膜、两个置于同一个水平桌面的完全相同容器(分别装有A、B两种液体),探究液体压强及浮力等相关问题。

(1)将金属盒的一端扎上橡皮膜,并将橡皮膜朝下。竖直浸入A液体中,缓慢向下压金属盒(未浸没),感觉用力逐渐变大。从上端开口处观察到橡皮膜的凹陷(凸起)程度越来越大,这说明:液体的压强随________的增加而增大,此过程中金属盒所受的浮力__(选填“变大”、 “变小”、“不变”)。松手后,金属盒静止在A液面上,此时分别在金属盒和容器上记下液面所在位置M和P如图甲所示。
(2)将金属盒从A液体中取出,橡皮膜朝下竖直浸入B液体中,金属盒静止时也漂浮在液面上,分别在金属盒和容器上记下液面所在位置N和Q 如图乙所示。
(3)对比标记P和Q,发现两次金属盒漂浮时,两容器中液面高度相同,对比标记M与N,发现金属盒浸入A液体中的体积较大,则橡皮膜在A液体中的凹陷程度_________橡皮膜在B液体中的凹陷程度。(选填:“﹥”“=”或“﹤”)

(1)将金属盒的一端扎上橡皮膜,并将橡皮膜朝下。竖直浸入A液体中,缓慢向下压金属盒(未浸没),感觉用力逐渐变大。从上端开口处观察到橡皮膜的凹陷(凸起)程度越来越大,这说明:液体的压强随________的增加而增大,此过程中金属盒所受的浮力__(选填“变大”、 “变小”、“不变”)。松手后,金属盒静止在A液面上,此时分别在金属盒和容器上记下液面所在位置M和P如图甲所示。
(2)将金属盒从A液体中取出,橡皮膜朝下竖直浸入B液体中,金属盒静止时也漂浮在液面上,分别在金属盒和容器上记下液面所在位置N和Q 如图乙所示。
(3)对比标记P和Q,发现两次金属盒漂浮时,两容器中液面高度相同,对比标记M与N,发现金属盒浸入A液体中的体积较大,则橡皮膜在A液体中的凹陷程度_________橡皮膜在B液体中的凹陷程度。(选填:“﹥”“=”或“﹤”)
百度公司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是智能汽车的一种,主要依靠车内的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来实现无人驾驶,如图所示,一款质量为2t的无人驾驶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了20min,无人驾驶汽车在这个过程中的功率为4×104W.汽车轮胎与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0.16m2,求在这段时间内:

(1)无人驾驶汽车静止时对平直公路的压强;_______
(2)无人驾驶汽车所做的功;_______
(3)无人驾驶汽车的牵引力;_______

(1)无人驾驶汽车静止时对平直公路的压强;_______
(2)无人驾驶汽车所做的功;_______
(3)无人驾驶汽车的牵引力;_______
如图所示,某种自动洗衣机进水时,洗衣机缸内水位升高,与洗衣缸相连的细管中会封闭一定质量的空气,通过压力传感器感知管中的空气压力,从而控制进水量.当洗衣缸内水位缓慢升高时,设细管内空气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则被封闭的空气 ( )


A.内能增大 | B.分子体积变小 |
C.体积增大 | D.压强不变 |
2018 年 1 月 6 日,一艘油船与另一艘货船在长江口以东海域相撞起火,引起该油船装有的 13.6万吨凝析油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然后慢慢沉入海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物质分类角度讲,凝析油属于有机物 | B.油船在下沉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不变 |
C.泄漏的凝析油浮在水面上,是由于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 D.相撞原因可能是两船行驶时距离太近,使两船中间水流的压强小于船外部水流的压强 |
智能手机的发展和普及出现了一些“手机控”。

(1)媒体报道,市民刘先生在开车途中,发现前方出现心仪已久的靓车,便掏出手机拍照准备发微信感叹两句,谁知前车急刹,追尾了。看到前车急刹后刘先生也踩了刹车,可还是发生了追尾事故,这是因为汽车具有_______。
(2)刘先生在行驶时从倒车镜(平面镜)中看到后车 A 侧的转向灯闪烁,如图所示,则该司机判断后面的车准备向_________侧转向(选填“左”或“右”)。刘先生通过手机拍出镜中的像,手机中拍到的像和从倒车镜中看到的像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_。
(3)长期使用手机看文字或图片,会使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造成近视,上图中的_____ (填“甲”或“乙”)可用来解释近视的成因。
(4)利用微信“扫一扫”功能,通过智能手机的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可快速获取网络信息, 手机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二维码到摄像头的距离应满足_________的条件。
(5)如图所示,“自拍神器”给旅行者的自拍带来了很多方便。下列关于“自拍神器”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1)媒体报道,市民刘先生在开车途中,发现前方出现心仪已久的靓车,便掏出手机拍照准备发微信感叹两句,谁知前车急刹,追尾了。看到前车急刹后刘先生也踩了刹车,可还是发生了追尾事故,这是因为汽车具有_______。
(2)刘先生在行驶时从倒车镜(平面镜)中看到后车 A 侧的转向灯闪烁,如图所示,则该司机判断后面的车准备向_________侧转向(选填“左”或“右”)。刘先生通过手机拍出镜中的像,手机中拍到的像和从倒车镜中看到的像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_。
(3)长期使用手机看文字或图片,会使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造成近视,上图中的_____ (填“甲”或“乙”)可用来解释近视的成因。
(4)利用微信“扫一扫”功能,通过智能手机的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可快速获取网络信息, 手机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二维码到摄像头的距离应满足_________的条件。
(5)如图所示,“自拍神器”给旅行者的自拍带来了很多方便。下列关于“自拍神器”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杆柄握把处表面用较粗糙材料制成,可增大手与杆柄的摩擦 |
B.自拍时,增加伸缩杆的长度,拍摄者通过相机镜头所成的像会变小 |
C.自拍时,增加伸缩杆的长度,可增大取景范围 |
D.群体自拍时,当发现有人没进入镜头,此时应增加伸缩杆的长度 |
历时九年,被外媒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于 2018 年 10 月 23 日正式全线贯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桥隧结合跨海工程,不论是在港珠澳大桥的钢架结构桥体上、还是在长达 6.75 公里的海底隧道里,如何实现移动网络信号良好覆盖都是难度极高的挑战。港珠澳大桥是东亚建设的跨海大桥,连接香港大屿山、澳门半岛和广东省珠海市,工程路线起自香港国际机场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岛,向西接珠海/澳门口岸人工岛、珠海连接线,止于珠海洪湾,总长约 55 公里(其中珠澳口岸到香港口岸约 41.6 公里)。设计时速每小时 100 公里。珠港珠澳大桥全长 5664 米的海底隧道,由 33 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沉管对接而成,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沉管隧道。沉管隧道浸没在水中时,每一节的排水量约 75000 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沉管隧道。


(1)一辆行驶在珠港澳大桥上小车的司机在 9:00 看到桥上如上中图所示的标志,小车行驶速度如上右图所示,他能否在 9:10 到达东人工岛?________________
(2)港珠澳大桥的人工岛上配置了 550 个充电桩,服务于公交巴士、长途客车、旅游大巴及通关巴士和电动出租车,提供三地车辆通用、快充为主的充电配套设施,包括直流充电桩 429 个、交流充电桩 121 个。其中 360 千瓦直流快充装置能实现 6 至 10 分钟快充。某电动出租车利用该直流快充装置,用时 10 分钟刚好将耗尽电能的电池充满电。求该电池的容量是多少千瓦时?___________

(3)为达到设计寿命 120 年、可抗 8 级地震的要求,港珠澳大桥设计团队把目光聚焦到一种新型材料——高阻尼橡胶上,采用这种材料制成的支座可以将地震能量隔离、消耗,从而保证桥梁结构在地震中的安全性。针对港珠澳大桥跨度大、地势复杂的特殊工况,大桥建设者自主研制出世界最大尺寸的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支座承载力约 3000 吨,好比为港珠澳大桥抵抗台风、地震及巨轮撞击安装一枚“定海神针”。地震来临时,会同时产生纵向与横向的震动,对建筑最具破坏力的多是横向震动,这时,高阻尼橡胶支座便开始发挥它的作用:竖向通过加劲钢板提供稳定可靠的承载力,有效支撑建筑物;水平方向利用橡胶粘性大、自身可吸收能量、变形能力强等特点,在外力作用下产生一定变形,吸收地震能量。地震发生后,支座通过橡胶的恢复力回到初始位置,这样便不会将全部能量传递给建筑物,还能在地震波的往复活动作中将震动能量转换、消耗,大大降低建筑物承受的地震破坏力。这就像给建筑穿上了“气垫鞋”,一部分能量被“鞋”吸收了,冲击力小了,建筑也更容易站稳。根据以上信息,请你从能量转换的角度解释一下,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是如何吸收地震产生的能量?___________。



(1)一辆行驶在珠港澳大桥上小车的司机在 9:00 看到桥上如上中图所示的标志,小车行驶速度如上右图所示,他能否在 9:10 到达东人工岛?________________
(2)港珠澳大桥的人工岛上配置了 550 个充电桩,服务于公交巴士、长途客车、旅游大巴及通关巴士和电动出租车,提供三地车辆通用、快充为主的充电配套设施,包括直流充电桩 429 个、交流充电桩 121 个。其中 360 千瓦直流快充装置能实现 6 至 10 分钟快充。某电动出租车利用该直流快充装置,用时 10 分钟刚好将耗尽电能的电池充满电。求该电池的容量是多少千瓦时?___________

(3)为达到设计寿命 120 年、可抗 8 级地震的要求,港珠澳大桥设计团队把目光聚焦到一种新型材料——高阻尼橡胶上,采用这种材料制成的支座可以将地震能量隔离、消耗,从而保证桥梁结构在地震中的安全性。针对港珠澳大桥跨度大、地势复杂的特殊工况,大桥建设者自主研制出世界最大尺寸的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支座承载力约 3000 吨,好比为港珠澳大桥抵抗台风、地震及巨轮撞击安装一枚“定海神针”。地震来临时,会同时产生纵向与横向的震动,对建筑最具破坏力的多是横向震动,这时,高阻尼橡胶支座便开始发挥它的作用:竖向通过加劲钢板提供稳定可靠的承载力,有效支撑建筑物;水平方向利用橡胶粘性大、自身可吸收能量、变形能力强等特点,在外力作用下产生一定变形,吸收地震能量。地震发生后,支座通过橡胶的恢复力回到初始位置,这样便不会将全部能量传递给建筑物,还能在地震波的往复活动作中将震动能量转换、消耗,大大降低建筑物承受的地震破坏力。这就像给建筑穿上了“气垫鞋”,一部分能量被“鞋”吸收了,冲击力小了,建筑也更容易站稳。根据以上信息,请你从能量转换的角度解释一下,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是如何吸收地震产生的能量?___________。
物理学中把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计算公式为:速度=路程/时间,即v=s/t。初中物理中还有很多这样定义的物理量,如以后将要学习到的密度、压强、功率、热值等,这种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叫做比值定义法。高中物理中也有很多这样定义的量,如: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变化量的比值叫加速度(注:速度的变化量用△v表示,它等于前后速度之差;时间的变化量用△t 表示,它等于前后时间之差。加速度用字母 a 表示,国际单位是 m/s2)。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

(1)若一个物体开始运动的速度v0=2m/s,经过 5s 后它的速度变为vt=6m/s,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每秒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相等),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_m/s2。
(2)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甲)所示,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以速度v 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时间为 t 时通过的路程s;匀加速直线运动的 v-t图象如(乙)所示,其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速度由v0 到vt,运动时间为 t 时通过的路程s。用v0、t、a 写出s 的表达式,s=_________。

(1)若一个物体开始运动的速度v0=2m/s,经过 5s 后它的速度变为vt=6m/s,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每秒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相等),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_m/s2。
(2)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甲)所示,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以速度v 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时间为 t 时通过的路程s;匀加速直线运动的 v-t图象如(乙)所示,其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速度由v0 到vt,运动时间为 t 时通过的路程s。用v0、t、a 写出s 的表达式,s=_________。
工人师傅用 80N 的水平向前的推力,推着一辆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匀速前进。突然,他发现正前方不远处有一位老人,为了避免相撞,他立即用 200N 的水平向后的力拉车。当车仍水平向前运动时,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A.200N,向前 | B.200N,向后 | C.80N,向前 | D.80N,向后 |
2018 年 12 月 8 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经过长达 110 小时的奔月飞行之旅到达月球附近,并顺利完成近月制动,成功进入 100km×400km 环月椭圆轨道。2019 年1 月 3 日 10 时 26 分,在反推发动机和着陆缓冲机构的“保驾护航”下,一吨多重的“嫦娥四号” 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的预选着陆区。嫦娥四号实现了人类首次月背软着陆,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的新篇章。

(1)由于嫦娥四号降落在月球背面,月球背面始终与地球“背对背”,无法直接与地球通信。为了解决通信问题,科学家找到了一个能同时“看到” 地球和月球的位置——地月拉格朗日 L2 点,该点位于地月球心连线上靠近月球的一侧,距月球约 6.5 万公里,并在这里部署了一颗通信卫星——“鹊桥” 中继卫星。“鹊桥号”已经于 2018 年 5 月 21 日发射升空,目前运行在环绕地月拉格朗日 L2 点 Halo 轨道上,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地球轨道外专用中继通信卫星。你认为地面工作人员在发送信号控制嫦娥四号着陆时,信号的传播路径是怎样的?_______。
(2)探测器着陆阶段,反推发动机工作,可以使探测器缓慢下降。你认为反推发动机工作使探测器缓慢降落,运用了以下哪几种原理:_____。
(3)探测器着陆后,在月球上进行的生物科普试验。科研人员选择了棉花、油菜、土豆、拟南芥、酵母和果蝇六种生物作为样本,将它们的种子和虫卵带到月球上进行培育。根据传回的图片显示,棉花种子开始发芽了,并且在九天的实验时间里嫩芽长势良好,而另外几种种子没有发芽。这是在经历月球低重力、强辐射、高温差等严峻环境考验后,在月球上长出的第一株植物嫩芽,实现了人类首次月面的生物生长培育实验.你认为要让植物种子在月球上发芽并继续生长,至少需要提供哪些条件?并说明理由。_____。
(4)嫦娥四号探测器由着陆器与巡视器组成,巡视器命名为“玉兔二号”。2019 年 1 月 14 日,在第一个月夜降临后,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巡视器陆续进入了休眠状态。在长达 14 天的温度低至零下 180 摄氏度的月夜里,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巡视器成功经受了极低温环境的考验,首次获取到月夜温度探测数据,这组数据显示,月表温度在月夜期间最低达到-190℃。当月背第一缕阳光洒下的时候,玉兔二号已经于地球上北京时间 29 日 20 时完成了自主唤醒。1 月30 日 20 时 39 分,嫦娥四号着陆器接受光照自主唤醒。两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经受极低温环境考验,根据太阳高度角变化择机自主退出“月夜休眠模式”,设备按预定程序相继通电开机。对于以上信息,小柯同学产生了许多问题: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为什么始终是以同一面朝向地球的?为什么进入月夜之后,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巡视器都要进入休眠状态2?019月.2夜的时间为什么长达 14 天左右?月球晚上的温度为什么会这么低?为什么要等月背第一缕阳光洒下时,玉兔二号才能自主唤醒?请你帮小柯解决其中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



(1)由于嫦娥四号降落在月球背面,月球背面始终与地球“背对背”,无法直接与地球通信。为了解决通信问题,科学家找到了一个能同时“看到” 地球和月球的位置——地月拉格朗日 L2 点,该点位于地月球心连线上靠近月球的一侧,距月球约 6.5 万公里,并在这里部署了一颗通信卫星——“鹊桥” 中继卫星。“鹊桥号”已经于 2018 年 5 月 21 日发射升空,目前运行在环绕地月拉格朗日 L2 点 Halo 轨道上,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地球轨道外专用中继通信卫星。你认为地面工作人员在发送信号控制嫦娥四号着陆时,信号的传播路径是怎样的?_______。
(2)探测器着陆阶段,反推发动机工作,可以使探测器缓慢下降。你认为反推发动机工作使探测器缓慢降落,运用了以下哪几种原理:_____。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B.空气的反作用力 |
C.燃料燃烧后产生的气体的反作用力 | D.月球地面的反作用力 |
(4)嫦娥四号探测器由着陆器与巡视器组成,巡视器命名为“玉兔二号”。2019 年 1 月 14 日,在第一个月夜降临后,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巡视器陆续进入了休眠状态。在长达 14 天的温度低至零下 180 摄氏度的月夜里,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巡视器成功经受了极低温环境的考验,首次获取到月夜温度探测数据,这组数据显示,月表温度在月夜期间最低达到-190℃。当月背第一缕阳光洒下的时候,玉兔二号已经于地球上北京时间 29 日 20 时完成了自主唤醒。1 月30 日 20 时 39 分,嫦娥四号着陆器接受光照自主唤醒。两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经受极低温环境考验,根据太阳高度角变化择机自主退出“月夜休眠模式”,设备按预定程序相继通电开机。对于以上信息,小柯同学产生了许多问题: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为什么始终是以同一面朝向地球的?为什么进入月夜之后,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巡视器都要进入休眠状态2?019月.2夜的时间为什么长达 14 天左右?月球晚上的温度为什么会这么低?为什么要等月背第一缕阳光洒下时,玉兔二号才能自主唤醒?请你帮小柯解决其中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
如图是一个足够长,粗细均匀的U形管,先从A端注入密度为ρA的液体,再从B端注入密度为ρB、长度为L的液柱,平衡时左右两管的液面高度差为L/2。现再从A端注入密度为ρC液体,且ρC =1/2ρB,要使左右两管的液面相平,则注入的液柱长度为( )


A.2L/3 | B.3L/4 | C.4L/5 | D.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