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 常见的化学反应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 运动和力
- 电和磁
- 波
-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 能量转化与守恒
- 能源与社会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1)已知
和
的混合物中S的质量分数为a%,求Fe的质量分数________ ;
(2)将3.2克某可燃物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克二氧化碳和3.6克水,据此推断该可燃物中一定含________ 元素。


(2)将3.2克某可燃物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克二氧化碳和3.6克水,据此推断该可燃物中一定含
人们已经知道,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种类是所有元素中最多的。我们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到的含碳物质就有好多种,如①金刚石、②石墨、③
、④
、⑤
,还有很多有机物。随着科学的发展,许多报刊还陆续报道了新发现的:⑥
、⑦
、⑧
、⑨
、⑩
等。分析上述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如果上述某碳的氧化物中含氧量为50%,写出C和
在高温下化合为该碳的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









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成灰,质量减少,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4g碳和16g氧气生成20g二氧化碳 |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一定大于镁条的质量 |
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不存在原子的得失,因此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
在灭火过程中所采取的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A.将燃烧着的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
C.将未燃烧的可燃物与火源隔绝 |
D.使可燃物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
尿素
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B、C、D四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均没有改变 |
D.反应中A、B的化学式为![]() ![]() |
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只含有盐酸和 MgCl2两种物质。小明同学向采集来的废水样品中,慢慢加入20%的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将生成的沉淀物过滤,经水洗、干燥后称重为5.8g。求原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_____。
实验时若被磷灼伤,可用硫酸铜溶液涂抹伤处,这是由于硫酸铜溶液与其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1P+15CuSO4 +24H2O=5X+6H3PO4 +15H2SO4其中X的化学式为
A.CuP3 | B.CuP | C.Cu3P | D.Cu |
已知在相同的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它们的分子数之比。如图所示,带有均匀刻度的密封容器有一个理想活塞(无摩擦且密封性良好,活塞及电热丝体积忽略不计)。在常温下,开始在刻度12 cm的位置,活塞左室为空气,右室为
和
的混合气体。用电火花点燃右室气体时,活塞被推向左边,逐渐恢复到常温下的温度时活塞又逐渐向右滑动,最终停留在容器的中央处,液体体积忽略不计,则原
与
的混合气体中,
与
的体积比可能是①
;②
;③
;④
;⑤
中的哪种组合( )













A.②③ | B.①③ | C.①④ | D.⑤ |
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以及制取各种铜的化合物时,常用到硫酸铜。某工厂用硫化铜(CuS)生产硫酸铜,提出了以下两个生产方案:
方案Ⅰ:硫化铜在硫杆菌的作用下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反应方程式CuS+2O2
CuSO4;
方案Ⅱ:高温煅烧硫化铜,生成氧化铜;氧化铜跟硫酸反应生成疏酸铜。
根据上述信息,请你回答:
(1)在方案Ⅰ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中,硫杆菌起____作用。
(2)高温煅烧硫化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uS+3O2
2CuO+2x,则x的化学式是_____。
(3)注明氧化铜跟硫酸反应类型:____。
(4)上述两个方案中,哪个更合理并回答理由是____。
方案Ⅰ:硫化铜在硫杆菌的作用下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反应方程式CuS+2O2

方案Ⅱ:高温煅烧硫化铜,生成氧化铜;氧化铜跟硫酸反应生成疏酸铜。
根据上述信息,请你回答:
(1)在方案Ⅰ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中,硫杆菌起____作用。
(2)高温煅烧硫化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uS+3O2

(3)注明氧化铜跟硫酸反应类型:____。
(4)上述两个方案中,哪个更合理并回答理由是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