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 pH值的变化
- pH值的测量及方法
- +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 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在水溶液中,乙醇不发生电离,溴化氢电离出氢离子和溴离子(Br﹣),氢氧化钠电离出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这三种溶液的组成判断,医用酒精(含乙醇75%的水溶液)显______性,溴化氢溶液显______性;
(2)写出这三种物质能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3)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_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
(1)根据这三种溶液的组成判断,医用酒精(含乙醇75%的水溶液)显______性,溴化氢溶液显______性;
(2)写出这三种物质能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3)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_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A.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
B.用铜,稀硫酸和氧气为原料制取硫酸铜 |
C.将酚酞试液滴入pH小于7的溶液中,使溶液显红色 |
D.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杂质氯化氢,将其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除去杂质 |
某兴趣小组以“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否发生反应”为课题进行了科学探究。如图1所示,小组同学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稀硫酸。一会儿会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硫酸,并对烧杯内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进行探究。

(1)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不用上述方法,用其他试剂也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于是分成甲、乙两组继续试验。
甲组实验:探究CuSO4溶液是否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实验操作及现象)如图2,向a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硫酸时无明显现象,再滴加CuSO4溶液时没有出现蓝色沉淀。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及现象,你认为用CuSO4溶液 (填“可以”或“不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
乙组实验:探究BaCl2溶液是否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实验操作及现象)如图3,向b试管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时出现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及现象,你认为用BaCl2溶液 (填“可以”或“不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理由是_____。

(1)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在白瓷板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溶液的pH | pH 7 (填“>”、“=”或“<”) | 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且稀硫酸过量了。 |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不用上述方法,用其他试剂也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于是分成甲、乙两组继续试验。
甲组实验:探究CuSO4溶液是否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实验操作及现象)如图2,向a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硫酸时无明显现象,再滴加CuSO4溶液时没有出现蓝色沉淀。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及现象,你认为用CuSO4溶液 (填“可以”或“不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
乙组实验:探究BaCl2溶液是否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实验操作及现象)如图3,向b试管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时出现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及现象,你认为用BaCl2溶液 (填“可以”或“不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理由是_____。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氢氧化钠固体可用于干燥H2、O2、CO2三种气体 |
B.将Fe(OH)3固体加入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溶液显红色 |
C.溶液从饱和状态转变为不饱和状态,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保持不变 |
D.实验室用pH试纸测得洗衣皂溶液的pH=9.7,所以是碱性的。 |
某学校的环保小组准备调查研究纸厂附近的水源污染状况,进行下列实验:
【小题1】你认为在设计方案时拟定的水样采集点应为 。
【小题2】如果测得纸厂向河中排放废液的pH为8,则废液呈 性,该污水中不可能含有大量的离子是 (选填选项字母)。
【小题3】如果用下列方法判断废液的酸碱性,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小题1】你认为在设计方案时拟定的水样采集点应为 。
A.上游居民区用水处 |
B.下游居民区用水处 |
C.造纸厂排污处 |
D.三处都选 |
A.H+ |
B.OH- |
C.Na+ |
D.CO32- |
E.Fe3+ |
A.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则该废液显碱性 |
B.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色,则该废液显碱性 |
C.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无明显变化,则该废液显碱性 |
如图是将硫酸铜溶液滴入烧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示意图。

(1)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2)反应前的自由离子有___种,反应后___种。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pH____(选填“>”、“ <”或“=”)7。
(4)与反应前的烧碱溶液相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__(选填“增大”、“ 减小”或“ 不变”)

(1)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2)反应前的自由离子有___种,反应后___种。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pH____(选填“>”、“ <”或“=”)7。
(4)与反应前的烧碱溶液相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__(选填“增大”、“ 减小”或“ 不变”)
同样是清洁剂,炉具清洁剂呈碱性,而厕所清洁剂呈酸性,有关这两种清洁剂的叙说正确的是
A.炉具清洁剂能腐蚀铁质的菜刀并产生H2 |
B.测得炉具清洁剂pH=3,酸性较强,有可能腐蚀皮肤 |
C.清洗油污时我们常常选用厕所清洁剂 |
D.厕所清洁剂可用于检验某盐溶液中是否含有CO32- |
下表是人体内一些体液的正常PH值范围,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尿液一定呈酸性 |
B.人体的胰液一定呈碱性 |
C.人体的胃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
D.PH 试纸可精确测得以上体液的PH |
在用4% 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分数为4.9% 的稀硫酸进行酸碱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酸碱度变化及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1)当加入溶液的质量是A克时,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_____色,此时溶液中溶质是_____。
(2)求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试说明当加入的溶液质量从A到B克时,为什么PH值会有如图所示的一个突变?_____

(1)当加入溶液的质量是A克时,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_____色,此时溶液中溶质是_____。
(2)求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试说明当加入的溶液质量从A到B克时,为什么PH值会有如图所示的一个突变?_____
向一定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Na2CO3溶液,反映过程中产生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OE发生化学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
B.PF有沉淀生成 |
C.G点溶液的pH>7 |
D.F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两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