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 pH值的变化
- pH值的测量及方法
- +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 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常温下,在20g盐酸和硫酸混合液中,逐滴加入17.1%的氢氧化钡溶液。当碱液滴加至20g,硫酸钡沉淀达到最大值;当碱液加至60g时,溶液pH=7。求:
(1)原混合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
(2)当pH=7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_____________。
(1)原混合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
(2)当pH=7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_____________。
一次趣味化学活动中,王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溶液,
如图所示.要求同学们进行探究:确认这瓶溶液到底是什么溶液?

提出猜想:
王老师提示:这瓶无色溶液只能是下了四种溶液中的一种:①硫酸镁溶液、②硫酸钠溶液、③硫酸溶液、④硫酸铵溶液
查阅资料:
(1)常温下,相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上表:
(2)(NH4)2SO4的水溶液显酸性
实验探究:
(1)通过查阅资料,小明同学认为猜想_______(填序号)不成立,原因是________.
(2)为确定其它几种猜想是否正确,小明同学继续进行探究:小雅同学认为小明实验操作②的结论不正确,她的理由是___________;
(3)请你设计实验方案,确认该溶液是硫酸铵溶液并完成实验报告:
如图所示.要求同学们进行探究:确认这瓶溶液到底是什么溶液?

提出猜想:
王老师提示:这瓶无色溶液只能是下了四种溶液中的一种:①硫酸镁溶液、②硫酸钠溶液、③硫酸溶液、④硫酸铵溶液
查阅资料:
物质 | MgSO4 | Na2SO4 | (NH4)2SO4 | H2SO4 |
溶解度 | 35.1g | 19.5g | 75.4g | 与水任意比互溶 |
(1)常温下,相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上表:
(2)(NH4)2SO4的水溶液显酸性
实验探究:
(1)通过查阅资料,小明同学认为猜想_______(填序号)不成立,原因是________.
(2)为确定其它几种猜想是否正确,小明同学继续进行探究:小雅同学认为小明实验操作②的结论不正确,她的理由是___________;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该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______溶液 | 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 猜想①成立 |
②用玻璃棒蘸取少许原溶液滴在pH试纸上,并跟比色卡对照 | 溶液pH小于7 | 猜想③成立 |
(3)请你设计实验方案,确认该溶液是硫酸铵溶液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该溶液少许于试管中,___ | _____________ | 猜想④成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以下四种实验操作对应的曲线正确的是( )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
B.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
C.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
D.向足量且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铁 |
有关水的知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A.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净物 |
B.酸雨的形成与大气中SO2等酸性污染物增多有关 |
C.水中N、P元素的增多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引起赤潮 |
D.pH=0的水溶液,是中性的溶液 |
位于某著名旅游区的一条母亲河,昔日被严重污染。近年来经过综合治理,河面上已见成群的鸟儿上下翻飞。为确保母亲河的治理成果,某中学环保小组的同学配合环保部门,定期对河水进行取样测试。
(1)除去水样中难溶性的固体,需将水样(填序号)_________;
①加热 ②过滤 ③蒸发 ④冷却
(2)在白瓷板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少量(1)中所得到的液体,滴在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pH大于7,则说明该水样显_______性;
(1)除去水样中难溶性的固体,需将水样(填序号)_________;
①加热 ②过滤 ③蒸发 ④冷却
(2)在白瓷板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少量(1)中所得到的液体,滴在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pH大于7,则说明该水样显_______性;
判断含氧酸(含有氧元素的酸)酸性强弱的一条经验规律是:相同条件下,含氧酸分子的结构中含非羟基(羟基为—OH)氧原子数越多,该含氧酸的酸性越强。

(1)根据以上信息可知,上表中X=______________;
(2)按照下列要求,请从不同的角度比较磷酸和硫酸:
①相同分子数时,物质的质量:磷酸____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硫酸;
②溶液的质量及溶质的质量分数均相同时溶液的pH:磷酸溶液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硫酸溶液。

(1)根据以上信息可知,上表中X=______________;
(2)按照下列要求,请从不同的角度比较磷酸和硫酸:
①相同分子数时,物质的质量:磷酸____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硫酸;
②溶液的质量及溶质的质量分数均相同时溶液的pH:磷酸溶液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硫酸溶液。
电解水实验可以确定水的组成。甲、乙、丙三位同学对电解水后液体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电解水后的液体一定呈中性吗?
(查阅资料)甲图所示装置可用于电解水实验;硫酸钠可增强水的导电性,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讨论)三位同学分别向U形管中加入含有酚酞的硫酸钠溶液,接通直流电,观察现象,电解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
(1)实验中发现管①电极附近的溶液迅速变红,管②电极附近的溶液仍为无色,乙同学用pH试纸测定管②电极附近的溶液,pH小于7。
(2)甲同学将实验后U形管中的溶液按乙图所示倒入烧杯中,发现红色立刻消失。
乙同学、丙同学将实验后U形管中的溶液按丙图所示分别倒入烧杯中,发现红色不完全消失。
经讨论与分析,乙、丙同学的实验中溶液的红色不消失,原因可能是酸 。
(3)甲、乙、丙同学分别用蒸馏水洗涤U形管、电极等,再将洗涤液倒入自己实验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甲同学的溶液仍为无色。
乙同学的溶液中红色仍不消失。
丙同学的溶液中红色 。
(4)甲、乙、丙同学分析了实验现象,为确证溶液的酸碱性,又进行下列实验:甲同学用
来测定溶液,原因是 。
乙同学向溶液中滴加 ,使溶液中红色刚好褪去。因为造成(3)中溶液的红色仍不消失的原因是 。
(解释与结论)用硫酸钠增强水的导电性时,电解后溶液混合均匀,呈中性。
(提出问题)电解水后的液体一定呈中性吗?
(查阅资料)甲图所示装置可用于电解水实验;硫酸钠可增强水的导电性,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讨论)三位同学分别向U形管中加入含有酚酞的硫酸钠溶液,接通直流电,观察现象,电解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
(1)实验中发现管①电极附近的溶液迅速变红,管②电极附近的溶液仍为无色,乙同学用pH试纸测定管②电极附近的溶液,pH小于7。
(2)甲同学将实验后U形管中的溶液按乙图所示倒入烧杯中,发现红色立刻消失。
乙同学、丙同学将实验后U形管中的溶液按丙图所示分别倒入烧杯中,发现红色不完全消失。
经讨论与分析,乙、丙同学的实验中溶液的红色不消失,原因可能是酸 。
(3)甲、乙、丙同学分别用蒸馏水洗涤U形管、电极等,再将洗涤液倒入自己实验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甲同学的溶液仍为无色。
乙同学的溶液中红色仍不消失。
丙同学的溶液中红色 。
(4)甲、乙、丙同学分析了实验现象,为确证溶液的酸碱性,又进行下列实验:甲同学用
来测定溶液,原因是 。
乙同学向溶液中滴加 ,使溶液中红色刚好褪去。因为造成(3)中溶液的红色仍不消失的原因是 。
(解释与结论)用硫酸钠增强水的导电性时,电解后溶液混合均匀,呈中性。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pH与加入水的质量的关系 |
B.向盛有氧化铜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生成氯化铜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 |
C.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溶液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
D.向氯化铜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 |
在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发生如下反应:
3NaOH+AlCl3=Al(OH)3↓+3NaCl,Al(OH)3+NaOH=NaAlO2+2H2O(NaAlO2易溶于水)。下列图象不正确的是( )

3NaOH+AlCl3=Al(OH)3↓+3NaCl,Al(OH)3+NaOH=NaAlO2+2H2O(NaAlO2易溶于水)。下列图象不正确的是( )

A.A | B.B | C.C | D.D |
2011年3月10日,我市某化工企业发生了氢氟酸泄漏事件,经过消防官兵现场处理,泄漏得到了控制。氢氟酸是氟化氢(HF)气体的水溶液,呈酸性,且有剧毒性和腐蚀性,当氢氟酸少量泄漏时,可用砂土和干燥熟石灰的混合物处理。氢氟酸的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能与熟石灰[Ca(OH)2]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氟化钙(CaF2)和水。请根据上述信息分析回答:
(1)氢氟酸的pH_________7(选填“>”、“=”或“<”)。
(2)剧毒性和腐蚀性属于氢氟酸的_________性质。
(3)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35%的氢氟酸溶液4千克,需要多少千克熟石灰刚好能完全反应?_________
(1)氢氟酸的pH_________7(选填“>”、“=”或“<”)。
(2)剧毒性和腐蚀性属于氢氟酸的_________性质。
(3)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35%的氢氟酸溶液4千克,需要多少千克熟石灰刚好能完全反应?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