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 pH值的变化
- pH值的测量及方法
- +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 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酶的催化效率不仅与温度、酸碱度有关,还与离子种类有关,如氯离子(Cl−)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铜离子(Cu2+)能降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钠离子(Na+)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无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究硫酸根离子(SO42−)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小柯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1步:取2支洁净的试管,按下表中从左到右的顺序将药品加入到相应的试管中。
第2步:在2支试管中各加入1毫升稀释的唾液,然后摇匀。
第3步:将2支试管同时进行37℃的水浴加热,观察并记录现象。
(1)小柯的实验还不能确定硫酸根离子(SO42−)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需作如何改进?答:___
(2)如果硫酸根离子(SO42−)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那么小柯改进实验后的现象应是___
(3)第3步操作中,另有一同学小妍把2支试管同时分别握在左、右手心里,也达到了相同的实验效果。请分析小妍这种做法的优点:___.
第1步:取2支洁净的试管,按下表中从左到右的顺序将药品加入到相应的试管中。
试管号 | 1%淀粉溶液 | 1%稀硫酸 | 蒸馏水 | 碘液 |
1 | 2mL | 0 | 1mL | 2滴 |
2 | 2mL | 1mL | 0 | 2滴 |
第2步:在2支试管中各加入1毫升稀释的唾液,然后摇匀。
第3步:将2支试管同时进行37℃的水浴加热,观察并记录现象。
(1)小柯的实验还不能确定硫酸根离子(SO42−)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需作如何改进?答:___
(2)如果硫酸根离子(SO42−)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那么小柯改进实验后的现象应是___
(3)第3步操作中,另有一同学小妍把2支试管同时分别握在左、右手心里,也达到了相同的实验效果。请分析小妍这种做法的优点:___.
某兴趣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在反应过程中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或“先放热后吸热”)。
(2)40s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

(1)该反应在反应过程中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或“先放热后吸热”)。
(2)40s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
结合下表中所列物质的pH判断,在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别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不变色、变蓝的是( )
物质 | 酱油 | 厕所清洁剂 | 血浆 | 牙膏 | 肥皂水 | 橘汁 | 草木灰水 | 柠檬汁 |
pH | 4.8 | 1.7 | 7.4 | 8.2 | 9.2 | 3.5 | 10.6 | 2.5 |
A.柠檬汁、食盐水、厕所清洁剂 | B.牙膏、蒸馏水、肥皂水 |
C.草木灰、蒸馏水、柠檬汁 | D.橘汁、食盐水、草木灰水 |
身边一些物质的pH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试纸浸入溶液中测其酸碱度 |
B.厕所清洁剂不会腐蚀大理石地面 |
C.蚊虫叮咬后涂牙膏可减轻痛痒 |
D.橘子的酸性强于柠檬 |
合理的方法使化学学习事半功倍,巧妙的实验令复杂现象更加明晰!请回答:

(1)控制适当的化学反应速率,对于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一些加快反应速率的示例,请结合图示上述实例进行分类,并完成空白处内容(填一条即可)。①___②___
a 用浓盐酸和碳酸钠溶液制简易灭火器 b 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 c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d 硫在纯氧中比在空气中燃烧的更剧烈 e 火力发电时,将块状的燃煤打成煤粉 f 用过氧化氢溶液和红砖粉末制取氧气
(2)小冰的妈妈在家煮紫薯粥加入食用碱后,发现紫色的粥变成了蓝色。小冰联想到教材中“自制酸碱指示剂”的探究实验,次日在实验室中用紫薯汁自制了指示剂,并进行如图实验,记录如表:
请回答:小冰在实验过程中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

(1)控制适当的化学反应速率,对于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一些加快反应速率的示例,请结合图示上述实例进行分类,并完成空白处内容(填一条即可)。①___②___
a 用浓盐酸和碳酸钠溶液制简易灭火器 b 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 c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d 硫在纯氧中比在空气中燃烧的更剧烈 e 火力发电时,将块状的燃煤打成煤粉 f 用过氧化氢溶液和红砖粉末制取氧气
(2)小冰的妈妈在家煮紫薯粥加入食用碱后,发现紫色的粥变成了蓝色。小冰联想到教材中“自制酸碱指示剂”的探究实验,次日在实验室中用紫薯汁自制了指示剂,并进行如图实验,记录如表:
溶液 pH | 1 | 4 | 7 | 10 | 13 |
滴入相同滴数指示剂后的颜色 | 玫红 | 浅粉 | 紫 | 蓝 | 黄绿 |
请回答:小冰在实验过程中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
下列数据是相应物质的近似 pH ,其中一定呈碱性的是
A.A B.B C.C D.D
![]() | ![]() | ![]() | ![]() |
( 6.5~7.5 ) | ( 4.0~4.4 ) | ( 2.0~3.0 ) | ( 9.5~10.5 ) |
A.饮用水 | B.番茄汁 | C.柠檬汁 | D.液体肥皂 |
A.A B.B C.C D.D
许多植物的果实和花瓣中含有色素。现提取几种植物的果实或花瓣的汁液,用稀酸、稀碱和水逐一检验,现象记录如下表。
(1)上述植物的汁液不能用来区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填植物的名称)
(2)手工制作一朵纸玫瑰花,用pH=12的某种溶液浸泡后晾干,用所提取的玫瑰的汁液均匀的涂在纸玫瑰花上,纸花会变成______色。
(3)与实验中常用的指示剂石蕊的变色原理相似的是_____。(填植物的名称)
植物的汁液 | 在酸性溶液中 | 在水中 | 在碱性溶液中 |
牵牛花 | 红色 | 紫色 | 蓝色 |
万寿菊 | 黄色 | 黄色 | 黄色 |
胡萝卜 | 橙色 | 橙色 | 橙色 |
玫瑰 | 浅红色 | 浅红色 | 绿色 |
(1)上述植物的汁液不能用来区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填植物的名称)
(2)手工制作一朵纸玫瑰花,用pH=12的某种溶液浸泡后晾干,用所提取的玫瑰的汁液均匀的涂在纸玫瑰花上,纸花会变成______色。
(3)与实验中常用的指示剂石蕊的变色原理相似的是_____。(填植物的名称)
某环保监测站取刚降下的雨水,某隔一段时间测定其pH,数据如下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测定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pH | 4.8 | 4.6 | 4.5 | 4.5 | 4.5 |
A.雨水酸性逐渐减弱 | B.雨水的酸性一段时间后趋于稳定 |
C.酸雨会腐蚀机械设备 | D.硫和氮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