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的很多反应可以表示为:甲+乙=丙+丁,其中甲、乙、丙、丁既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甲、乙、丙、丁均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B.若甲、乙、丙分别是酸、碱、盐,则丁一定是水
C.若甲是一氧化碳,乙是金属氧化物,则丙一定是二氧化碳
D.若甲是锌,丙是氢气,则乙一定是稀硫酸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面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准确的是()
A.图①是向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B.图②是用H2还原CuO来测定CuO中铜元素的含量
C.图③是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不断加水
D.图④是用适量的KClO3和MnO2混合物加热制O2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小明设计了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

I.(1)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2)加热之前,先要进行的操作是
(3)实验过程中,A处的实验现象是
Ⅱ.为分离A装置中反应排出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小明又设计了图2所示的装置(铁架台、铁夹等固定用装置已略去,a、b为活塞)。
(4)当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时,可分离得到   (写化学式,下同)。
(5)然后关闭活塞a,再打开活塞b,又可分离得到    
Ⅲ.对于A装置中反应后得到的红色固体(此时氧化铜已全部反应完),小明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氧化铜经一氧化碳还原不仅能生成铜,还可能生成中间产物氧化亚铜(化学式为Cu2O)。
②Cu2O是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在酸性溶液中,可发生反应生成Cu2+和Cu。
提出猜想:氧化铜经一氧化碳还原所得到的红色固体中除Cu外还可能含有Cu2O。
(6)进行实验:小明设计了一个最简单的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取少量该红色固体放入盛有     的试管中,振荡
实验现象及结论

 
 
当前题号:3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以下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

(1)上述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填字母)。
(2)A中可燃物应取过量的原因是 ;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一段时间后,C中的实验现象为    ;D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当前题号: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9分)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就能利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沈括在其《梦溪笔谈》以“曾青得铁化为铜”记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张同学对此很感兴趣,他利用硫酸铜进行趣味实验,将浸泡了蓝色硫酸铜溶液的滤纸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观察到滤纸颜色变白,由湿变干后燃烧。在燃烧后的灰烬中出现红色固体。他很好奇,并进行了相关探究。
提出问题:红色固体是什么物质?它是如何产生的?
查阅资料:
(1)温度达200℃时,CuSO4开始分解生成CuO和另一种氧化物;此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
(2)温度超过1000℃,CuO才分解生成氧化亚铜(Cu2O),Cu2O呈红色。
作出猜想:红色固体①可能是Cu;②也可能是Cu2O;③还可能是
实验探究:
(1)取红色固体观赏,呈亮红色;
(2)取少量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固体不溶解,溶液仍为无色。
分析推理:
(1)请教老师后得知,如有Cu2O存在,加入稀硫酸会发生如下反应:Cu2O+H2SO4===CuSO4+Cu+H2O,同学们结合实验探究的现象,确定亮红色固体为   
(2)滤纸主要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经分析,产生红色固体的原因可能是滤纸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碳与分解产生的CuO发生反应,生成亮红色固体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这说明滤纸燃烧时的温度低于   ℃。
交流讨论:
(1)将浸有硫酸铜溶液的滤纸点燃,刚开始不能燃烧,是因为     
(2)此实验中,CuSO4受热分解生成CuO和  (填化学式)。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月球表面富含钛铁矿,钛因其硬度大、熔点高、常温下耐酸碱、耐腐蚀等优良的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我国四川省有大型钒钛磁铁矿,由钒钛磁铁矿提取金属钛的主要工艺过程如下:

(1)钛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TiO3(钛酸亚铁),其中钛的化合价为 价。
(2)上述生产过程中得到的金属钛中混有少量金属杂质,若在实验室提纯上述金属钛,可将其先加入     (填试剂名称)中,再 (填操作名称)。
当前题号:6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铁的使用非常广泛,但较容易生锈。
(1)工业上炼铁的反应原理是:3CO+Fe2O3=2 Fe+3CO2,该反应中一氧化碳(CO)会夺取氧化铁(Fe2O3)中的氧,这说明一氧化碳具有   性。
(2)根据下图所示实验现象,可以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
当前题号:7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工业上是用氨气还原氧化铜制取铜的。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该反应能否进行并验证其生成物,查阅了大量资料并设计了一系列实验。
查阅到的信息:
(1)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易燃,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氨水显碱性。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晶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
(2)氨气还原氧化铜制取铜的反应原理:2NH3+3CuO===3Cu+N2+3H2O
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
C
试回答:
(1)写出装置A中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装置B所起的作用是
(3)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当前题号:8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根据如图所示关系回答问题: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C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
(2)你推断出A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请写出A物质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1000吨含Fe2O360%的铁矿石,最多可以炼出_____________吨纯净的铁。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某工厂的原料Fe2O3(粉末状)中混入了铜粉,现要测定混合物中铜粉的质量分数,可用多种方法。请按测定步骤依次选择下列所示的实验步骤(填编号字母),要求列举3种方法,并写出其中一种方法所对应的铜粉质量分数表达式(用含有字母的代数式)。
可选择的实验操作步骤有(可重复选用):
A.用天平称取混合物m1(g);
B.在空气中充分加热m1(g)混合物;
C.将m1(g)混合物加到足量的氯化锌溶液中;
D.将m1(g)混合物加到足量的硝酸银溶液中;
E.小心过滤;
F.在高温加热m1(g)混合物的条件下通入充足的CO;
G.根据混合物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进行计算;
H.用天平称量冷却后的混合物质量m2(g);
I.用天平称量洗涤、干燥后的滤出物质量m3(g)
(1)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法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方法____所对应的铜粉质量分数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任意选取一个,但必须与所填写的方法相对应):
当前题号:10 | 题型:None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