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9分)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就能利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沈括在其《梦溪笔谈》以“曾青得铁化为铜”记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张同学对此很感兴趣,他利用硫酸铜进行趣味实验,将浸泡了蓝色硫酸铜溶液的滤纸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观察到滤纸颜色变白,由湿变干后燃烧。在燃烧后的灰烬中出现红色固体。他很好奇,并进行了相关探究。
提出问题:红色固体是什么物质?它是如何产生的?
查阅资料:
(1)温度达200℃时,CuSO
4
开始分解生成CuO和另一种氧化物;此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
(2)温度超过1000℃,CuO才分解生成氧化亚铜(Cu
2
O),Cu
2
O呈红色。
作出猜想:红色固体①可能是Cu;②也可能是Cu
2
O;③还可能是
。
实验探究:
(1)取红色固体观赏,呈亮红色;
(2)取少量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固体不溶解,溶液仍为无色。
分析推理:
(1)请教老师后得知,如有Cu
2
O存在,加入稀硫酸会发生如下反应:Cu
2
O+H
2
SO
4
===CuSO
4
+Cu+H
2
O,同学们结合实验探究的现象,确定亮红色固体为
。
(2)滤纸主要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经分析,产生红色固体的原因可能是滤纸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碳与分解产生的CuO发生反应,生成亮红色固体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这说明滤纸燃烧时的温度低于
℃。
交流讨论:
(1)将浸有硫酸铜溶液的滤纸点燃,刚开始不能燃烧,是因为
。
(2)此实验中,CuSO
4
受热分解生成CuO和
(填化学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5-11-23 09:42: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溶液能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碱溶液能吸收CO气体
B.某物质可以导电,该物质有可能不是金属单质
C.铝不易被腐蚀,是因为铝的金属活动性弱
D.生石灰和氢氧化钠都能与水反应,所以都能用作干燥剂
同类题2
运用酸、碱、盐的性质可以解决工业生产中的许多问题.
(1)工业上常选用稀硫酸来除去铁锈,写出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
。
(2)某工厂向含有AgNO
3
、Cu(NO
3
)
2
的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Zn)以回收金属,充分反应后,得到的金属组成可能由哪几种情况?
__________
.
同类题3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从石灰水中取出,后停止加热,并冷却至室温。则下列相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装置II中出现气泡,说明I中反应已开始
B.反应中,装置1减少的质量是氧元素的质量
C.冷却后,若装置1中有黑色固体,说明碳有剩余
D.冷却后,装置1减少的质量小于生成气体的质量
同类题4
波尔多液泛应用于蔬菜、果树等的病害防治,是由硫酸铜溶液和石灰乳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种保护性杀菌剂。请回答:
(1)配制波尔多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配制过程中不能用铁制容器,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喷洒波尔多液后,不到采摘期的蔬果表面有一些蓝色斑点(一种难溶性喊),蓝色斑点的成分是_____(填化学式),不易用水清洗,可用厨房中的调味剂_____浸泡除去。
同类题5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则硝酸与氢氧化钠也能发生中和反应
B.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能起到保护作用,则铁表面的氧化铁也能起到保护作用
C.碱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则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是碱
D.蔗糖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蔗糖,也一定不能再溶解其它物质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金属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的冶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