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老师演示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试管内壁出现光亮的紫红色。科学兴趣小组重做了这个实验,小明发现试管内壁显砖红色。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颜色呢?是否产生了别的物质? 
小明查阅了相关资料。
资料1:氧化亚铜是砖红色不溶于水的固体
资料2:氧化亚铜能与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CuSO4+H2O
于是,小明往试管中加入一些稀硫酸浸泡一段时间后,根据产生的现象得出结论: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物质中含有氧化亚铜。
(1)得出“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物质中含有氧化亚铜”这一结论,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   
(2)小明与其他几个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交流,发现加热前:第一小组是在潮湿的试管中加氧化铜粉未的;第二小组氧化铜粉末堆积在试管底部;第三小组氧化铜粉末薄薄地平铺在试管内壁。三个小组其他操作都相同且规范。结果是第一、二小组实验后试管内壁都显砖红色,第三小组试管内壁显光亮的紫红色。 
通过比较分析,试管内壁出现砖红色物质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第三小组实验虽然很成功,但是实验后试管内壁不容易清沸。老师告诉他们这是由于氧化铜粉末铺在试管内壁上造成的。如何既让实验成功又不会在试管内壁留下难以清洗的铜?小明经过思考重新设计了一个实验:他选择一束光亮的铜丝,对铜丝进行________ 处理,将处理过的铜丝代替氧化锅粉末进行实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当前题号:1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为探究锌、铜、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学习小组做了如图甲所示实验,实验结束后,将试管①、试管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如图乙所示,则有(  )
A.甲图试管①中反应后固体可能不含铁
B.甲图试管②中反应后固体可能含铁
C.反应后烧杯中的固体一定含有铁
D.烧杯中最后所得固体的质量一定大于2a g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Al和Fe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下列关于该滤渣和滤液说法正确的是(  )
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B.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
C.滤渣中一定含有Ag
D.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 )2,一定不含AgNO3,可能含有Al(NO3)3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胆矾(CuSO4·5H2O)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药品,下列关于胆矾的说法错误的是()
A.CuSO4·5H2O是纯净物
B.胆矾溶液中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电荷总数相等
C.游泳池的池水中往往定期加一些胆矾,是因为铜离子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D.金属钠放入胆矾溶液中有红色的铜被置换出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小明将一定量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
A.ZnB.AgC.CuD.Cu、Zn 和 Ag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酸碱反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有密切的关系。
洁厕灵的有效成分是HCl,不能用洁厕灵清洗铁制品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84消毒液广泛应用于宾馆、医院等的卫生消毒,其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它不能与洁厕灵混用,如果二者混用,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氯气(Cl2),同时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把8.9gMg、Zn合金放入200克质量分数为14.6%稀盐酸中,完全反应,产生0.4g H2 ,在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NaCl的质量为(  )
A.46.8gB.23.4gC.52.5gD.26.25g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等质量的X、Y两种金属分别和足量的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t1时,产生气体的质量:X>YB.t2时,消耗金属的质量:X>Y
C.t3时,消耗金属的质量:X=YD.t3时,消耗盐酸的质量:X=Y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据图示判断X、Y、Z三种金属与氢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H>Y>ZB.Y>Z>X>HC.Z>Y>X>HD.X>H>Z>Y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①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Zn和Fe
B.②向含有少量NaOH的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③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取氧气
D.④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