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为探究锌、铜、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学习小组做了如图甲所示实验,实验结束后,将试管①、试管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如图乙所示,则有( )
A.甲图试管①中反应后固体可能不含铁
B.甲图试管②中反应后固体可能含铁
C.反应后烧杯中的固体一定含有铁
D.烧杯中最后所得固体的质量一定大于2a g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0-25 02:08: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根据下面部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回答:
(1)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的一元硬币为钢芯镀镍(Ni)合金,已知Ni能够发生如下反应:Ni+H
2
SO
4
═NiSO
4
+H
2
↑。根据此材料及金属活动性顺序,写出Ni与CuSO
4
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已知:①X+H
2
SO
4
=XSO
4
+H
2
↑;②Y+2ZNO
3
=Y(NO
3
)
2
+2Z;③Y与稀硫酸不反应,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
同类题2
已知Fe
2
O
3
在氢气流中加热时,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可生成Fe
3
O
4
、FeO或Fe,上述反应利用了氢气的
________
性。为了探究某次实验中氢气与氧化铁反应的产物,某科学兴趣小组将反应生成的固体称量后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已知铁的氧化物不与硫酸铜反应,且不溶于水)。一段时间后过滤,将得到的固体干燥并再次称量,若发现固体质量
_____________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则可认为产物中有Fe。
同类题3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将一个不与盐酸反应的小球放入盛有盐酸和烧杯中,小球悬浮于液面,位置如图。
(1)将从废电池外壳收集来的锌片放入烧杯中,该学生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杯中的盐酸完全反应后,此时小球所处位置与原来相比________(填“不变”、“上浮”或“下沉”)。
同类题4
用数轴表示某些科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的科学知识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同类题5
下列现象和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作合理解释的是()
①金属镁在空气中比铝更容易燃烧,说明镁比铝的活动性强
②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活动性强
③用硫酸铜、石灰水配置农药波尔多液时,不能用铁制容器
④尽管金属的种类很多,但在自然界中,仅有少数金属(银、铂、金等)以单质形式存在.
A.①②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金属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金属的化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