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性质
- 水
- 空气
- + 金属
-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 材料制造与环境保护
- 新型材料
- 材料与人类社会发展
- 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
- 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
- 金属资源的保护
- 铁锈的主要成分
- 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 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
-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 金属的化学性质
- 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的区分
- 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 金属的冶炼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镍氢充电电池有着广泛应用,镍(Ni)及其化合物能发生下列反应:
①Ni+2HCl=NiCl2+H2↑
②NiO+2HCl=NiCl2+H2O
③NiO2+4HCl=NiCl2+Cl2↑+2H2O
对上述反应的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①Ni+2HCl=NiCl2+H2↑
②NiO+2HCl=NiCl2+H2O
③NiO2+4HCl=NiCl2+Cl2↑+2H2O
对上述反应的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A.镍能与氯化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
B.反应②和③都是复分解反应 |
C.NiCl2能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
D.反应①、③中Ni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
铝箔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包装材料,放置久了,其银白色光泽会变 暗淡,故又称假银箔。小柯用放置很久的铝箔与稀盐酸反应,如图横坐标表示反应时间,根据图像判断,纵坐标可以表示的信息是___,并作出解答。

铁粉和硫粉以适当的质量比混合,堆放在石棉网上,然后用烧红的玻璃棒一端接触混合物,这时部分混合物迅速变红热状态,撤离玻璃棒后,反应继续进行,直至全部混合物都呈红热的状态,冷却后得到一种黑色的固态物质。
(1)该黑色固态物质在物质分类上属于______(选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铁与硫的反应是___反应(选填“吸热”、“放热”或“既不吸热也不放热的”)。
(3)可以证实反应中铁已从游离态变成化合态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5)从理论上计算,为使铁粉和硫粉都能全部反应,两者最佳质量比应是_________。
(1)该黑色固态物质在物质分类上属于______(选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铁与硫的反应是___反应(选填“吸热”、“放热”或“既不吸热也不放热的”)。
(3)可以证实反应中铁已从游离态变成化合态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5)从理论上计算,为使铁粉和硫粉都能全部反应,两者最佳质量比应是_________。
某兴趣小组的学生研究过量的炭粉与Fe2O3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的气体产物成分。探究过程如下:
Ⅰ 提出假设:气体产物全部是CO2;气体产物是CO2和CO混合物;气体产物全部是CO。
Ⅱ 查阅资料:a.氮气不能与炭粉及Fe2O3反应。
b.高温下可以发生下列反应:2Fe2O3+3C
4Fe+3CO2↑ C+CO2
2CO
Ⅲ 设计方案:将一定量氧化铁在隔绝空气的环境下与过量炭粉充分反应。用实验中实际测得产生气体的质量,与理论计算得到的气体的质量进行比较。
Ⅳ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Ⅴ 实验操作:
①称量:反应前Fe2O3的质量3.20 g;炭粉的质量2.00g;玻璃管C的质量48.48g。反应后玻璃管与残留固体共52.24 g。
②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氮气,再夹紧弹簧夹T,点燃酒精喷灯加热。
Ⅵ 问题分析:
(1)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
(2)根据题意B试管中应加入的试液是__________________ 。
(3)根据题中所给数据,通过计算得出结论。
若气体产物全部是CO2,理论上应该得到气体质量_______ ;若气体产物全部是CO,则气体质量是_____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气体质量____________ ;
结论:(要求简述获得结论和理由)_________ 。
Ⅰ 提出假设:气体产物全部是CO2;气体产物是CO2和CO混合物;气体产物全部是CO。
Ⅱ 查阅资料:a.氮气不能与炭粉及Fe2O3反应。
b.高温下可以发生下列反应:2Fe2O3+3C


Ⅲ 设计方案:将一定量氧化铁在隔绝空气的环境下与过量炭粉充分反应。用实验中实际测得产生气体的质量,与理论计算得到的气体的质量进行比较。
Ⅳ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Ⅴ 实验操作:
①称量:反应前Fe2O3的质量3.20 g;炭粉的质量2.00g;玻璃管C的质量48.48g。反应后玻璃管与残留固体共52.24 g。
②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氮气,再夹紧弹簧夹T,点燃酒精喷灯加热。
Ⅵ 问题分析:
(1)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氮气的目的是
(2)根据题意B试管中应加入的试液是
(3)根据题中所给数据,通过计算得出结论。
若气体产物全部是CO2,理论上应该得到气体质量
结论:(要求简述获得结论和理由)
物质间反应的规律是继续学习科学的必备知识,在下列物质中按要求选出能相互反应的组合(填物质编号如“①⑥”,如有多种组合,组合间用分号“;”隔开)
①CO2②KNO3溶液 ③Ag
④CuSO4溶液 ⑤稀H2SO4⑥NaOH溶液 ⑦Fe
(1)常温下能发生置换反应的组合有 ;
(2)常温下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组合有 。
①CO2②KNO3溶液 ③Ag
④CuSO4溶液 ⑤稀H2SO4⑥NaOH溶液 ⑦Fe
(1)常温下能发生置换反应的组合有 ;
(2)常温下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组合有 。
下列根据实验所得数据绘制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A.图①是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盐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加入铁粉质量的关系 |
B.图②是用一定量的木炭还原氧化铜,剩余固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
C.图③是向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铝中加入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 |
D.图④是向久置空气中NaOH溶液中加入盐酸,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 |
有A,B,C三种物质,已知A是一种氯化物,B是一种酸,C是一种碱.图甲表示A、B、C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的实验现象,请回答:

(1)D的化学式为 ;
(2)A、B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原因是 ;
(3)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将一定质量镁、锌两种金属同时放入A溶液中充分反应,过滤、滤液为无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为 (写粒子符号);
(5)若M、N分别为铁和锌中的一种,分别与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B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M为 ,反应结束后只有一种金属有剩余,则剩余金属为 。

(1)D的化学式为 ;
(2)A、B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原因是 ;
(3)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将一定质量镁、锌两种金属同时放入A溶液中充分反应,过滤、滤液为无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为 (写粒子符号);
(5)若M、N分别为铁和锌中的一种,分别与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B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M为 ,反应结束后只有一种金属有剩余,则剩余金属为 。
化学与社会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多吃水果、蔬菜补充人体需要的维生素 |
B.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预治缺铁性贫血 |
C.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增加农产物产量 |
D.将金属制成合金提高金属的机械性能 |
黄铜是铜、锌合金,它可用来制造机器、电器零件及日用品。为测定某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现取10g该样品粉碎,加入到5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3.5g。计算:
(1)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现有以下三组物质:
(1)Fe(过量)、Cu(OH)2、H2SO4
(2)Zn、AgNO3(过量)、Cu(NO3)2
(3)Fe(过量)、Cu(NO3)2、AgNO3
(4)Na CuSO4(过量)、 ZnCl2
在各种物质里加水搅拌,待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有一种金属的是 ;有两种金属的是 ;有三种金属的是 ;(填序号)
(1)Fe(过量)、Cu(OH)2、H2SO4
(2)Zn、AgNO3(过量)、Cu(NO3)2
(3)Fe(过量)、Cu(NO3)2、AgNO3
(4)Na CuSO4(过量)、 ZnCl2
在各种物质里加水搅拌,待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有一种金属的是 ;有两种金属的是 ;有三种金属的是 ;(填序号)